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第573节
“大人息怒,小的们真的一直在尽心尽力地看守啊,绝无半点疏忽之处。请各位大人明察!”两名护卫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求饶。
皇帝丢了可不是一件小事。
尤其是在自己眼皮子底下丢了。
“哼,如果你们现在如实交代实情,本官或许可以考虑网开一面,不再追究此事。但若是你们执迷不悟,继续隐瞒真相,一旦查明属实,定当严惩不贷,满门抄斩!”为首的大臣冷冷地说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之色。
两名护卫急忙对天发誓。
保证自己所说的都是真的。
“哼,来人,大刑伺候!”
两个大活人在眼皮子底下突然消失。
放在谁身上,都难以相信。
接着,两个皇帝的贴身护卫被带了下去。
一个营帐中。
朱棣惊讶的看着被朱明提在手中的人。
“老赵,这就是你们大宋之耻的中一个?”
老赵苦笑:“没错,就是他,宋钦宗赵桓。”
“这次你可终于遂愿了,以前我每次读史书,看到靖康之耻,心里就发堵。”朱棣有些感慨。
十几分钟后。
三十多名士兵来到营帐外。
朱明再次打开通道。
眨眼间,众人来到一处凉亭,周围布满各种花草。
第347章 大宋战争胜率不输大唐
赵匡胤缓缓地转动着身子,目光扫视着四周。
入眼之处,皆是各种各样名贵的花草,它们或娇艳欲滴、或素雅清幽,错落有致地点缀在这片土地上。
远处,一座精致无比的凉亭矗立其中,四根石柱支撑起整个亭子,而那石柱上的雕刻更是巧夺天工,栩栩如生,仿佛随时都会活过来一般。
再往旁边看去,几座形态各异的假山巧妙地分布着,与周边的景致融为一体,增添了几分自然之趣。
“哼!”
赵匡胤忍不住冷哼一声,眼中满是不屑之色。
“瞧瞧这满园的奢华景象,一看便是那贪图享乐之人所营造出来的。如此奢糜之风盛行,难怪会被金人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每逢战事必定落败,简直就像儿子见了老子似的!”
老赵一边说着,一边愤愤不平地摇着头。
站在一旁的朱明却是轻轻一笑,反驳道:“话可不能这么说,其实仔细算起来,大宋在战争中的胜率还算不错呢,甚至比大唐还要高一些。”
“噗!”
听到这话,朱棣被自己的口水呛了一口,连连咳嗽。
“咳咳咳……”
老赵迈出去的腿仿佛踩空了一般,差点晃到老腰。
两人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朱明,好半天才缓过气来,结结巴巴地说道,“你……你莫不是在开玩笑吧?”
朱棣一脸惊愕,满脸的不相信。
要知道,大唐在历史上可是赫赫有名,其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令人瞩目。
短短数年之间,便将突厥一举歼灭,威震四方。
周边的那些国家,只要敢搞事情,大唐便会毫不留情地出兵征讨。
反观大宋,自建国以来直至灭亡,连燕云十六州这块重要的领土都未能收复。
以至于后世有些人并不认可大宋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王朝,只把它当作一个实力较强的割据势力罢了。
周围的各个国家都对大宋虎视眈眈,时不时就要上来咬上一口,占点便宜。
金人更是嚣张至极。
想打哪里就打哪里,还一路长驱直入,直接杀到了大宋的国都。
且不说别的,单是被俘虏的皇帝就多达两位,还有那后宫里的三千佳丽、满朝的文武大臣以及无数无辜的黎民百姓们,更是不计其数地沦为了金人的阶下囚。
令人痛心疾首!
无论怎么看,大宋与当年辉煌无比的大唐简直就是天壤之别。
一起跟过来的三十名精锐。
听到朱明所说,也是满脸的惊讶。
三十人来自各国朝代。
来自大秦王朝、大汉王朝的士兵暂且不说。
那些来自大唐的士兵,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经常去各个朝代打仗,加上不少战友来自大明大清。
自然知道,论打仗,大唐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
想打谁就打谁,谁不听话就打谁。
大宋又是什么样的。
谁想打就来打。
大宋有什么能耐碰瓷大唐。
对外战争胜率怎么可能超过大唐。
就算是那些来自大宋的战友,都不敢这么吹大宋。
全都带着怀疑的目光看着朱明。
赵匡胤老脸发红,重重地拍了拍朱明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朱啊,你也别费心思去给大宋的脸上贴什么金子,大宋如今到底是个啥模样,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清清楚楚呢!瞧瞧人家都咋称呼大宋的,‘大怂妇宋’,光听听这名字就能猜到咱们有多软弱无能。”
听到这话,朱明立刻反问:“你们真觉得我会是那种自欺欺人的人吗?”
朱棣和老赵一下子愣住了,他俩可是头脑精明得很呢,自然深知朱明的脾气秉性。
其他士兵,也非常好奇。
过了一会儿,朱棣像是突然想到了什么,若有所思地开口道:“不会吧,难不成我所看到的那些关于大唐的史书全都是伪造的?也是,大唐向来就有修改历史的癖好。找个时间,我非得派些人手去把大唐时期的坟墓好好挖掘一番,从地下反推一下大唐真实的面目到底如何。”
而此时的赵匡胤则显得有些情绪激动,想起这么多年来,每回跟李渊那一大家子坐在一块儿的时候,总觉得自己矮人一头,连抬头挺胸的勇气都没有。
“哈哈哈哈,我就说嘛,我亲手建立的大宋怎会如此羸弱不堪呢!待到他日聚会之时,定要好好嘲笑一番李渊一家子。整日里吹嘘他们的大唐如何强大,却不曾想其胜率竟然还不如我的大宋!”老赵得意地嘿嘿一笑,脸上满是自傲之色。
跟过来的三十名精锐中,几个来自大宋王朝的士兵,不由得挺了挺腰板,原来我大宋比大唐还牛逼啊。
朱明见状,轻咳一声说道:“依我之见,你还是省省吧,免得再次被怼的体无完肤。虽说大宋对外战争的胜率确实高于大唐,但二者之间还是不能一起比较的。”
“哦?究竟有何不同?”朱棣闻言,不禁面露好奇之色追问道。
实在想不明白,同样是对外战争,难道还能有天壤之别不成?
老赵此刻也是一脸疑惑地道:“都是与外敌交战,难不成其中还藏着什么玄机不成?”
朱明见状微微一笑,缓声道:“其实你们俩只要静下心来细细思量一番,便能知晓其中缘由。只不过如今猛然提及此事,与你们平日心中所想略有出入,故而一时之间才会感到有些茫然无措罢了。
你们想想,大唐的对外战争和大宋有什么区别。
大唐对外征战,大多采取主动出击之势,军队皆是长驱直入,深入敌境作战,乃是实打实的进攻方。
在古代那种充满硝烟与烽火的战争岁月里,远离自己国家的疆土去作战可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这里面所要面对的种种艰难险阻简直超乎人们的想象!
光是后勤补给这么一项工作,就已经成为了一个极其棘手的大难题。
庞大的军队开赴到远方征战时,所需的粮草、军需以及各类物资都必须一刻不停地从国内运输到前线战场上去。
这之间的路途漫长而又曲折,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在运输途中还会产生巨大的损耗。哪怕只是出现一点点小小的失误或者疏忽,都极有可能让整个战局瞬间陷入极为不利的被动局面。
环境和气候因素同样会给战事造成重大的影响。
比如说恶劣的天气条件可能会阻碍行军速度,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也许会增加部队行进的难度等等。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其他因素。
即便存在着如此众多的困难和挑战,但唐朝时期的军事战绩仍然堪称辉煌耀眼。
先后剿灭了突厥、高昌、高丽、百济、龟兹、疏勒等多达二十余个国家或部落。
相比之下,宋朝则有所不同。
大多数时候,宋朝采取的战略基本都是以防御为主,属于典型的被动防守类型。
由于是处于守势,所以在后勤补给方面所承受的压力自然就要小得多。
再加上拥有坚固的城池以及各种完善的防御工事作为依托,倘若这样的情况下胜率还很低的话,那可真是说不过去啦!
上一篇:红楼:开局入错洞房,娶妻王熙凤
下一篇:大秦:我发动兵变,请父皇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