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来现代,历史崩了! 第574节
别看金人制造了一个“靖康之耻”。
实际上,在宋金之间的交锋过程当中,双方一直以来也是互有胜负,不是单方面碾压的。
只可惜最终还是因为大宋自己先怂了,这才使得局势逐渐朝着不利于宋朝的方向发展下去。
若是换上你们两个的话,估计就不会出现靖康之耻了。
朱棣听后恍然大悟,不禁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原来如此!
怪不得呢,我说为何大宋对外战争的胜率会比大唐高出不少。
大唐多采取主动出击的战略,而大宋则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的态势,这两者之间自然有着天壤之别。
主动出击哪怕失利了,所带来的影响相对而言也不会太大。
可要是被动防御失败了,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说不定整个国家都会因此覆灭。”
老赵闻听此言,脸上顿时浮现出一丝尴尬之色。
方才他还满心欢喜地认为大宋终于崛起了,没想到实际情况竟然是这般模样。
大宋长期以来总是被外敌攻入国内,只能依靠着高大坚固的城墙以及城中充足的粮食来抵御敌人的进攻。
拥有这些优势,如果胜率依然无法提高的话,那真不如自行解散算了。
刚刚还挺直腰板的几个士兵,满脸通红。
人家大唐是出去揍别人,大宋是被人来揍,确实不一样。
想到此处,老赵愤愤不平地骂道:“都怪那些不肖子孙太不争气!
不过仔细想想,如今在位的皇帝皆是出自赵光义那一脉。
哼!
赵光义那个混账东西,明明自身能力不足,却偏偏非要争抢皇位不可。
也不掂量一下自己究竟有没有那份能耐,瞧瞧他生下的后代,个个都是些昏庸无能之辈。
倘若换作是我这一脉继承大统,说不定此刻你所在之处仍然是繁荣昌盛的大宋天下呢!”
说着,老赵又一次对赵光义破口大骂起来。
朱棣面带微笑地走上前,轻轻地拍了拍老赵宽厚的肩膀,语重心长地安慰道:“得了老赵,别成天像只气鼓鼓的癞蛤蟆一样,小心哪天气炸了自己。
历史上的南宋,除了完颜构那个软骨头之外,其余的不都是你的子孙后代嘛。
可就算这样,他们也没能成功地打回故土去收复失地。
不过呢,现在情况不同,有机会来做出一些改变。
日后你可得多多关注一下后代们的教育问题,如果实在不行的话,那就好好养生,再多苟延残喘几年。”
老赵听后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嘴里无奈的回应道:“你说的对,得养生。这么多操心的后代,还得好好活着帮他们收拾烂摊子、擦擦屁股。
看四周这环境,十有八九应该就是皇宫里头的后花园,要么就是某一处皇家园林。”
朱棣转过身面向身后那三十名身经百战的精锐之士,神情严肃地下达命令:“接下来,都按之前定好的计划执行任务!你们每三人为一组,迅速展开行动。”
话音刚落,只见那三十名精锐如离弦之箭般立刻分散开来,眨眼间便消失在了繁花似锦的花园之中。
朱明挥挥手示意道:“走吧,咱们先回去吧,半天后在过来。”
通道打开。
没过多久,便返回了营地。
朱明将仍处于昏迷状态的宋钦宗像丢麻袋一般随手扔到了老赵面前,并开口说道:“好了,已经用完了,剩下的随你处置就行。”
老赵见状,脸上浮现出一抹冷酷的笑容,冷哼一声说道:“哼,大宋之所以会被世人讥讽为‘妇宋’,这个窝囊废可是功不可没啊!既然如此,先把他变成妇人!”
朱棣开始去调集大军。
东汉末年那边几乎横扫了一圈。
那些割据势力,已经成了昨日黄花。
聚集在一起的大军,正好可以直接传送。
半天时间很快过去。
老赵一直来来回回走动,焦躁不安。
朱明起身说道:“时间差不多了,我先过去看看情况。”
打开时空通道。
朱明消失在几人面前。
出现在一处偏僻的角落。
“罗成、单雄信、秦叔宝见过土豆王!”
三个年轻小将出现在面前。
“原来是你们三人,看你们的样子,应该来自开皇大隋吧,现在是什么情况?”
“土豆王,我们几人打听到,现在金人已经出现在城外,将汴京围困,历史上的靖康之耻还没有发生。”
“听说金人正在逼迫皇帝去谈判,宋朝朝廷乱作一团。”
朱明之前查过资料,大概知道现在是什么时间点。
“既然还没有发生,那么历史的靖康之耻,就不会在这里重现了。这周围环境怎么样?”
秦叔宝说道:“城中的兵力,几乎都被金人吸引,这里地处偏僻,周围几乎很少有人出没,适合传送。”
“那好,你们稍等一会,我这就回去拉人。”
说完,朱明消失在三人眼前,回到万朝联军的营帐中。
见到朱明回来,老赵急忙问道:“小朱,那边情况怎么样?”
朱明笑着说道:“现在金人正等着皇帝去谈判呢,按照历史,这次宋钦宗去了就回不来了。”
“原来是这个时间段。”
朱棣起身说道:“咱们出发吧,将靖康之耻变成靖康大胜!”
第348章 送礼就送‘靖康之耻’
开封城内城。
由于金人的逼迫,靖康大宋正在全城搜刮百姓。
历史上。
靖康元年八月,金太宗完颜晟毅然决然地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军队,如汹涌澎湃的潮水一般,向着宋朝席卷而来。
这支金军可谓是气势如虹,锐不可当,其中完颜宗翰被任命为左副元帅,完颜宗望则担任右副元帅,他们分别统领着东西两路大军,浩浩荡荡地向中原挺进。
九月初,秋风萧瑟,凉意渐浓。
完颜宗翰率领的金军犹如猛虎下山,一举攻破了坚固无比的太原城。
这座曾经坚不可摧的城池,如今也在金军的猛攻下沦陷了。
而此时,远在金军阵营中的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得到了一个令他喜出望外的消息——他一直惧怕的李纲竟然被罢黜了官职!
这个消息无疑给了完颜宗翰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于是他立刻与右副元帅完颜宗望商议,决定合兵一处,共同南下,直捣宋朝的腹地。
十月初的时候,金军势如破竹,成功攻下了真定府。
然而,他们的脚步并没有因此停歇,反而愈发急促起来。
没过多久,金军左副帅完颜宗翰带领的西路金兵再次大规模出击,一路高歌猛进,势如破竹,顺利地向南侵略而去。
他们的目标直指宋朝的京城——开封。
靖康元年闰十一月二十二日,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一场巨大的风暴即将来临。
金军如饿狼扑食般,猛烈地攻击着通津门和宣化门。
守城的宋军虽然奋勇抵抗,但无奈金军来势汹汹,宋军最终出战失利。
至此,金国完颜宗翰率领的西路军与东路军成功完成了对开封的合围,将这座繁华的城市紧紧围困在了中间。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宋钦宗赵桓心急如焚。
万般无奈之下,他派遣自己的弟弟、康王赵构前往金军统帅完颜宗望的营帐,试图通过谈判求和来化解这场危机,金人并没有理会。
闰十一月初,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恶劣的天气丝毫没有影响金军攻城的决心。
金人架起云梯,推着投石车,不断地向开封城发起一轮又一轮的猛攻。
城内的宋军将士们浴血奋战,拼死抵抗,但双方实力悬殊,开封城的形势已经变得岌岌可危。
为了鼓舞士气,赵桓穿甲戴盔,亲自登城巡视,还把御膳房为皇上做的饭食赏给士卒们吃。
赵桓又乘马踏着雨水、烂泥,到宣化门慰劳军队。
可惜这些做法也没起到多大作用。
外城被破。
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两位金军将领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没有急于攻克内城。
上一篇:红楼:开局入错洞房,娶妻王熙凤
下一篇:大秦:我发动兵变,请父皇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