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第345节
首先便是刑部,根据朱慈烺的命令,要发配囚犯去南方大陆,进行生产开发。
经过刑部内部的商议,他们决定将刑期在五年到二十年的罪犯,全部发配。
这部分罪犯,总数约占全部犯人的六成,大约是四十万人。
得到朱慈烺这个皇帝的同意后,他们决定将这些囚犯分成十二批,一个月发送一批。
以后有了新的囚犯,则是三个月发送一批。
而户部,也开始了针对移民南方大陆的宣传。
当然了,由于南方大陆也要发配囚犯,他们着重说明了,移民与发配囚犯的不同。
移民去得地方,都是土地肥沃,降雨充沛,气候宜人的地方,堪比苏杭地区,随便种植一点作物都能大丰收。
而囚犯去的地方,都是一些荒漠戈壁,勉强能生存的地方。
移民的收成,除了交税以外,都是自己的。
囚犯的劳作产出,除了口粮部分,以及对于部分积极劳改的罪犯赏赐外,其余的全部归朝廷。
总而言之,百姓去了依旧是百姓,囚犯去了依旧是囚犯,而且双方不会再同一片区域生活。
不过即使这么宣传,报名参加移民的百姓并不多,平均下来一天两百人都不到。
毕竟南方大陆,离着大明太远了,想回来一趟太麻烦。
更何况,就算向移民,安南八省,倭岛五省,还有南北吕宋省这些地方,都还有大量的移民缺口,他们完全可以去这些地方。
不过这都在朱慈烺的意料中,反正囚犯才是开发南方大陆的主力,普通百姓移民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
而由户部负责铁路总公司,也很快就成立了,里面的管理人员,基本都是从六部抽调而来的。
至于技术人员,一部分从工部直辖的工匠中划拨,此外还要从科学院借用一部分。
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铁路总公司的架子也就搭建起来了。
而陈锐和一众官员,也在商议着,这铁路的规划。
他们一开始想着,直接大刀阔斧,先修建从京城到北平的铁路,把大明的两个都城连接下来。
不过,随后这个方案就被否决了。
因为他们压根没(王了的)有修铁路的经验,而且全程近两千里,路况复杂,还需要经过黄河,难度实在太大了。
所以,他们决定从三个方向同时动手。
一部分人前去勘测路线,搞清楚路况,为接下来建造的两京铁路打好基础。
另一部分人手,则先修一条短途铁路练手,积累经验。
当然,最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完成蒸汽机车的制造了。
没有合格的蒸汽机车,就算铁路修建好了,也只是一个摆设。
科学院研制的三百斤蒸汽机,只是一个试验品罢了。
想要带动数十万斤的人和货物,必须要有动力更为充足,性能更为稳定的蒸汽机车才行。
最终,经过几天的讨论,他们决定将第一条铁路,定在京城和镇江之间。
神武三年十一月初一,京镇铁路正式开工县.
第403章 蒸汽机的商业应用
第一条铁路选在京城和镇江之间,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
首先便是距离,差不多一百五十里,不算长也不算短,刚好合适。
毕竟是第一条铁路,带有试验性质,很多可能遇到的问题都需要摸索。
如果太短了,有些问题可能检测不出来,到时候全面建设时暴露出来,再想调整就困难了。
早在开工前,铁路总公司的技术人员,便已经勘定好了线路。
铁轨间距,路基高度,转弯半径,线路坡度等一些列参数,也都初步制定了。
当然,这只是一开始的设想,未必是最合理的参数,后续肯定还需要经过调整。
开工后,人员和物资也相继就位,浩浩荡荡的京镇铁路建设开始了。
这次建设铁路的劳动力,全是俘虏的倭人男丁。
朱慈烺灭倭国后,定下的方针是把所有倭人男子阉割,然后运送到各个需要劳动力的地方,一辈子当免费苦力。
等到这一批倭人男丁老死,累死,病死后,就彻底灭亡这个种族620了。
从七月下旬开始,就有一批批的阉割倭人被送到釜山港,然后送往蒙古草原,营建城池。
截至目前,已经有上百万倭人,被送到了蒙古草原上。
不过,还有一大批,被关押在九州岛北部,等待着被分批运走。
而计划修建铁路后,朱慈烺就下令,在还关押在九州岛北部的倭人中,挑选十五万用于铁路的修建。
开工时,就已经有七万倭人奴隶就位了,很快便投入了铁路的建设。
这些倭人已经被阉割,阳刚之气消散了一大截,自然不敢反抗,老老实实的遵从技术人员的指挥,干起了苦力。
平整路基,搬运和铺设枕木,架设铁轨,铆钉固定等等体力活,基本都是由倭人来干。
至于铁路总公司的技术人员,则是负责技术指导,质量检测,以及其他一些技术性的工作。
如果这些倭人偷奸耍滑,或者完成的质量不合格,就会迎来一阵毒打。
而毒打他们最(acdd)狠的,往往都是从倭人俘虏中选出来,比较机灵和听话的那些倭人监工。
基本上每一百个奴隶,就会配备一名监工,每十个监工设立一个小组长,是个小组设立一个大组长。
小组长和大组长,自然是由从神武军中挑选的人担任,普通监工中,有三分之一的倭人监工。
有人可能会以为,这些倭人监工,会同情同为倭人的劳工奴隶,从而手下留情。
事实上,这些倭人监工皮鞭抽起来,可比大明监工要狠多了。
这就是典型的皈依者狂热,他们为了与曾经的奴隶身份划清界限,就比大明监工表现的更加卖力。
如此一来,就能让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认可,从而继续担任监工,而不是和那些奴隶一样去做苦力。
这种事情,在整个历史上时时刻刻都会发生。
有些时候,这些倭人监工对倭人奴隶施暴,让大明监工都有些看不下去,出来制止。
否则让他们继续打下去,有些奴隶可能就被活活打死了,这是大大的浪费行为。
有这些奴隶当苦力,铁路的修建,就能节省很大一笔人力成本的开支了。
不过即使如此,这铁路的花销依然庞大。
区区一百里的铁路,初步估算的成本就高达一百万两,算下来一里铁路就要一万两银子。
毕竟单单是钢铁方面,消耗量就非常巨大,平均一里的双轨铁路,就要消耗近七十吨的钢铁。
而初步的射击,便是双向铁路,钢铁消耗直接翻倍到一百四十吨。
整条铁路一百五十里,需要的钢铁超过两万吨。
此外,铁路沿线的居民需要迁移,而迁移补偿又是一大笔支出。
当然,铁路配套的车站,人员密集区的隔离网等,再加上一些其他杂七杂八的支出,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总的算下来,这第一条铁路,成本应该不低于一百万两。
……
随着第一条铁路的开建,大明朝报对铁路的介绍,民间对这件事情也纷纷开始了讨论。
有些人觉得,这铁路修建好了,以后去外地就能更加方便了。
有些人就在猜测,这铁路的速度究竟又有多块,能不能比得上马车的速度。
更有一些所谓为民请命的知识分子,认为这修建铁路,乃是朝廷好大喜功,浪费黎民百姓的民脂民膏,对百姓没有半点好处。
但这种言论,老百姓无不嗤之以鼻,甚至准备动手,吓得这帮人悻悻的跑掉,临走时还念叨着百姓愚昧,被朝廷洗脑之类的言论。
毕竟神武皇帝登基一来,老百姓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了,文化水平也提高了不少,对于这些假借为民请命,实则为自己博名声的货色,早就不屑一顾了。
相比于只是谈论铁路的百姓们,商人们的态度,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尤其是那些购买了蒸汽机专利使用权的商人们,很多都已经制造出了小型蒸汽机,并且投入了商业应用。
比如纺织业的商人,就用蒸汽机提供动力,取代人力让纺纱车转动。
虽然问题出了一大堆,比如有些时候锅炉中的煤炭烧的太旺盛,飞轮转速过快,导致把纱线拽断,或者蒸汽机质量不合格而爆炸,烫伤操作人员等等。
但毫无疑问,这东西的效率,可比手工纺织的高多了。
而且,一台蒸汽机可不止驱动一台纺纱车,只需要多加几个活塞,多连接一个连杆,就能驱动多架纺纱车。
于是,这些纺织商人,便安排人手,研究,改进蒸汽机,想要搞出专门用于纺织,性能更稳定,效率更高,安全性更高的纺织蒸汽机。
此外,经营采矿,造纸,锻造等行业的商人,也纷纷造出蒸汽机,试图取代人力。
虽然也是各种问题不断,但毫无疑问,这东西比人力好用多了。
当然,也有一些目光狠辣的商人,意识到蒸汽机在交通方面的作用,甚至开始了试验.
第404章 严禁私人修建铁路
上一篇: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