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侠请住手 第385节
皇后冷哼一声,又说道:“还有,肃王为落到这步田地,跟你的纵容难道没有关系?肃王多疑,就因为他对秦亦印象不好,便怀疑是秦亦要杀他,并且还派了人去杀秦亦——刘贵妃知道此事,为何不将他拦下?你不仅不拦,眼睁睁看着他做出不符皇子身份之事,说到底,是你自己害了他!”
“奴婢没有…奴婢没有…”
刘贵妃呢喃起来。
皇后还没有结束,又说了起来:“当初那个刺客到底是谁,不过是冷锋的一面之词,谁都不清楚。”
“可有一件事是清楚的,那就是杀肃王之人便是他最信任的冷锋!那冷锋既然敢杀肃王,说明他在之前便有了这种想法,并非突然为之!”
“既然如此的话,他之前说刺客是秦亦的话是真是假?谁能保证,他不是为了故意混淆视听,才编造出了这么一个借口?”
“……”
这下,刘贵妃彻底哑口无言。
盛平帝也开口道:“爱妃,刚才朝堂之上,你所说的问题,齐太师都问过了,秦亦没有任何问题,爱妃是伤心太过,才会这般,不要多想了,回去好好休息吧!”
于是乎,皇后便命令后宫下人,带着刘贵妃回去了,其他妃子见状,也跟随而去,唯独岚汐公主没有一同离去。
————
第373章 轮守制
看到后宫妃子皆数离去,盛平帝松了口气。
盛平帝虽然贵为一国天子,可他还是男人,依然会有男人的担心和顾虑,就比如刚才。
其实自从肃王被杀之后,他就有点不敢单独面见刘贵妃了,因为他知道若是单独见面,刘贵妃肯定会让他查凶手、给交待云云,毕竟,肃王是刘贵妃的亲生骨肉,也是刘贵妃的唯一倚仗。
这些年来,刘贵妃也在私下里替肃王拉过不少关系,刘贵妃对肃王寄予厚望,希望他能取太子而代之,倘若肃王真的成了太子,那刘贵妃日后便会成为大梁太后。
年轻的时候,刘贵妃被皇后压了一头,她就只能寄希望于儿子,希望母凭子贵,有朝一日,在皇后头上出一口恶气!
可肃王却突然死了,刘贵妃自然不会那么轻易就善罢甘休!
而他又非常清楚,其实现在已是最好结果,找不找到凶手,结果不能改变,而且现在找不到,大概率也不会再找到凶手了。
至于原因,他心里都清楚的很。
所以刚才看到刘贵妃的时候,他非常担心刘贵妃当着那么多人的面撒泼——哪怕贵为天子,对这种事情也是惧怕的。
好在皇后出面,解决了麻烦,这也能看出皇后不愧为一国之母、后宫之首来。
随后,众臣陆续离开御花园,准备离宫。
秦亦慢慢的跟古月容靠在一起,准备跟古月容一起离开皇宫,只不过他经过盛平帝时,直接被盛平帝给喊了下来。
“秦亦,你留一下。”
随后盛平帝又对太子说道:“太子也留一下。”
“是,陛下(父皇)。”
秦亦和太子同时答道。
结果等所有大臣离开之后,盛平帝才发现岚汐公主也没离开,遂问道:“岚汐,为何没有跟着你母后回去?”
岚汐公主摇了摇头,说道:“父皇,儿臣最近在皇宫憋得厉害,想等会跟着皇兄一起出宫,去东宫逛逛,不知可好?”
岚汐公主是盛平帝的心头肉,他也清楚自己这唯一的女儿是什么脾性,最近肃王被杀,岚汐公主的痛苦和难过都写在脸上,因此对于岚汐公主的这个请求,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好呀,你也该出宫散散心了,若是你想,可以在东宫多住几日。”
随后盛平帝又对太子道:“仪志,若是岚汐去了东宫,无论在哪,都要保证她的安全。”
虽然肃王被杀是偶然事件,但也足以说明,他们身边并非那么安全,因此太子听完之后,一脸郑重的点了点头:“父皇放心,儿臣定会派人时刻保护岚汐的安全!”
盛平帝点了点头,随后看向秦亦。
看着眼前这年轻的少年,盛平帝又想起了当初的秦立新,不得不说,虽然都长相英俊,可秦立新跟秦亦的性格却截然相反。
比起秦立新的正直,秦亦远远不如,而且他从不吃亏,哪怕面对自己,他都要找补点东西。
想到这,盛平帝不免有点头疼。
“秦亦,你能拿出祖传暗器用来防御北疆,朕感激不尽,朕也替大梁天下苍生,尤其是素城的老百姓感谢你!”
说着,盛平帝对秦亦微微躬身,虽然幅度不算很大,但依然看得出来,尤其他还是天子之身,这一鞠躬的意义就不用多说了。
“父皇!”
太子和岚汐公主都震惊了,赶忙去扶。
“陛下,这可使不得!”
秦亦同样伸手去扶,但也只是做个动作,因为盛平帝此时已经直起身子,看着秦亦道:“倘若你说的机枪能够将北疆重骑兵团打退,彻底平息北疆多年的战事,朕这么做也完全值得。”
随即,盛平帝又道:“秦亦,你想要何奖励?”
其实,这才是盛平帝最头疼的事情。
倘若秦亦只是一个普通人,或者是大梁官员的话,那这一切就好说了。
到时候,盛平帝奖励他官职爵位,或者只是稍微提拔,就可以让他位极人臣,可秦亦偏偏是四大宗门的人,他并不稀罕官职爵位。
除了封官之外,就是赏引了,可是盛平帝知道秦亦手下还有个锦绣布坊,听说锦绣布坊一个月挣的银子都上万两了,秦亦缺钱吗?完全不缺啊!
更何况,盛平帝这次直接给了秦亦三十三万两的银票,虽然秦亦口口声声说,这些银票只是支付无相玄铁的挖掘以及铸造机枪的人工费云云,但以盛平帝对秦亦的了解,他知道,这些银子,最后肯定有一大部分都要进入他的腰包,这才符合秦亦的性格,而这银子一拿,秦亦更不缺钱了。
因此,盛平帝唯一能赏的两样东西,秦亦都不稀罕,所以他才发愁。
这也是许多皇帝觉得自己手下的大臣,有贪念比没贪念好的原因,因为他贪,就好控制,若是一个人无欲无求的话,那就很难把握了。
很显然,秦亦便是这第二种人。
果不其然,秦亦听完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我也是大梁百姓,所以帮大梁抵御北疆,不过是分内之事罢了,哪里敢要什么奖赏?”
盛平帝瞥他一眼,说道:“好好说话。”
秦亦搓了措手,讪笑道:“如果陛下当真要赏我的话,我只想求陛下答应我一件事。”
“何事?”
盛平帝淡然说道,心中却高兴非常,因为秦亦只要有求于他,他心里才算平衡些。
这个时候,秦亦说道:“陛下应该也听说过我跟宁将军的事情…”
不等秦亦说完,盛平帝就猜到是什么了,于是笑着说道:“朕不止知道你跟宁将军,还知道你跟古舍人之间的事。说起来,宁将军和古舍人都乃名门之后,一个是当朝国公之女,自己还是云骑卫上将军,可谓大梁第一女将军。而古舍人则是大梁宰相之女,自己又是才女,还是大梁第一女文官。”
“宁将军和古舍人应该算是京城女子中的翘楚人物了,没想到都跟你有斩不断的关系,也算是你的福气,两人甚至在朝堂之上,不惜押上自己的声誉为你作证,就冲这份勇敢,你也不能辜负他们。”
盛平帝说的自然是之前京城流言四起、传扬秦亦起不来的时候,宁莞言和古月容当着盛平帝和众位大臣的面,赌上声誉,替秦亦作证的事。
秦亦闻言,点了点头,说道:“宁将军和古舍人对我的情谊,我都记在心中,所以这一世,无论如何我都不会负他们。”
盛平帝微微颔首,随后问道:“刚才你说有事要求朕,不知是什么事啊?”
“陛下,其实这次之所以要拿出机枪,帮助大梁打退北疆重骑兵团,除了是不愿看着大梁无辜百姓遭到北疆骑兵脚踏之外,我也有些私心。”
秦亦一脸真诚,娓娓道来:“我喜欢宁将军,恨不得每天都见到她。可她却是云骑卫大将军,心系素城战事,身上的担子太重,以至于她每年大部分的时间都要驻守在素城,别说是跟我见面,就连回家的机会都屈指可数。”
“而上次从江陵一别之后,我也有快两个多月的时间没有跟她见面了,最近还时常梦到她,这种相思之苦,实非常人所理解。”
“我对宁将军的担心,一来是北疆战事激烈,打斗中难免受伤,毕竟他是一军之首,冲锋陷阵自然不在话下。再者就是,哪怕北疆不爆发战事,可只要北疆人出现在素城外,云骑卫也不能掉以轻心,宁将军依旧回不了京城。”
“所以我的私心便是,拿出机枪,把北疆重骑兵团彻底打退,让他们再不敢骚扰素城——或者可以让他们安静上几年的时间,让云骑卫众将士都有一个歇息的机会。”
盛平帝瞥他一眼,问道:“也好让你跟宁将军团聚,是吧?”
秦亦也不否认,点头道:“只不过,就算团聚也不会太久,毕竟宁将军是云骑卫大将军,只要云骑卫还驻扎在北疆,那她大部分时间必须留在那里。”
“那你想呢?”
盛平帝又问道。
“陛下,大梁境内,最骁勇善战的军队是谁?”
“……”
盛平帝沉默片刻,开口道:“最骁勇善战的军队自然是云骑卫了,另一支应该是定国公长子、大将军魏宏平麾下的平溪卫了。”
“陛下,大梁治下最勇猛的两支军队,一支驻扎在跟北疆接壤的素城,一支驻扎在跟南楚毗邻的江陵,盖因北疆和南楚战力强横,也容易发生战事。”
盛平帝听完秦亦的分析,点头道:“朕当初之所以这么安排,正是这个道理。”
“陛下这么安排自然是极对的,把优势兵力安排在最关键之处,无论换成是谁,都会这么做。可陛下有没有想过,整个大梁十六卫中,云骑卫和平溪卫战力最强,而他们又要应付最复杂的战况,云骑卫和平溪卫的实力会越来越强。”
“反观剩余的十四卫,他们平日里遇不到任何艰难战事,军队实力也会一落再落,若是等到真正发生战事之时,大梁恐怕只会剩下云骑卫和平溪卫两个能打仗的军队!可云骑卫和平溪卫加起来也不过四万余人,即使战力再强也不顶事啊!”
盛平帝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看向秦亦:“那你有什么想法?”
秦亦说道:“陛下,我只是提个建议…大梁十六卫军队能否实行轮守制?”
“何为轮守制?”
不止是盛平帝,太子和岚汐公主都好奇起来。
“轮守制,其实就是不让一支军队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而是定期让军队调换地方,而轮守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军队的活力和战斗力,通过定期更换城市,可以避免长期在同一地方上操练导致的疲劳和懈怠,同时也可以让军队通过调换更加复杂战事的地点而增加军队实力,此外,轮守制也有助于培养更多的军事人才,确保军队的持续发展和战斗力提升。”
秦亦款款而谈,实际上大都是把后世他所知道的军队轮换制度给换了个说法而已,虽然后世的轮换制度放在这里并不一定适用,但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好多了。
之前跟宁莞言在一起时就听她说过,现在大梁的军队除了云骑卫和平溪卫,其他军队简直如同散沙一般,倘若云骑卫和平溪卫被攻破,那其他十四卫军队将会如同虚设,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秦亦就在考虑,若是用轮守制的话,大梁军队的实力不说有质的提升,但增强一些总归是没问题的。
“轮守制…”
盛平帝喃喃细语,随后看向太子,问道:“仪志以为这个提议如何?”
上一篇:大明:清军入关,我抄了满清老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