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475节

  徐州彭城,纥石烈良弼已经穿上了盔甲,身后的大红色斗篷烈烈飞舞,如同天神降世一般,再配上威武雄壮的亲兵护卫,当真是器宇轩昂,不同凡响,以至于每个路过的士卒都会下意识的看上一眼,随后又低头不敢直视,以示臣服。

  但围绕在纥石烈良弼身边的大将们皆是有些百无聊赖之态。

  示大军以威嘛,寻常的振奋士气手段,他们属实是见得多了。

  目送着萧琦打着神威大旗踏着浮桥,渡过黄河北上,徒单贞在一片寂静中终于出声:“左相,这就是你所谓的谋划?让两万大军在彭城枯坐,以至于耽搁战机?”

  纥石烈良弼依旧是那副云淡风轻的微笑模样:“阿贞如何能这般指责我?所谓谋划与陷阱相似,阿贞难道因为猎物没有踏进去,就觉得不应该布置陷阱吗?”

  徒单贞哼了一声:“但现在兔子没有捉到,反而惊了黄獐,接下来咱们要饿肚子不说,没准哪只大虫反应过来,却要一口将咱们吞个干净!”

  纥石烈良弼终于回头,看向了徒单贞:“阿贞,你又为何觉得我不是为了惊黄獐,让他踏入我早就挖好的另一个陷阱呢?”

  徒单贞闻言却没有戏文中猛张飞面对诸葛孔明计策时的懵逼之态,而是直接拂袖:“我这番来不是为了听左相打机锋的。想要让我率族兵出征,总得给我个说法。”

  纥石烈良弼叹气说道:“非是我想要打机锋,而是如今形势混沌,需要见招拆招罢了。无论宋国是怯懦还是谨慎,我都将邳州让出来了,他们却依旧没有上当。那么接下来我军的去处也只有一个。”

  “踏平东平府,击破天平军!”

  说到这里,纥石烈良弼看向已经有些不耐的徒单贞说道:“左监军,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可以给你许诺,此番随我北上迎敌,无论胜负,你都可以带着族兵,安然回到辽阳府,我绝不阻拦。”

  听到承诺之后,徒单贞眉眼稍缓,还要说一两句场面话,就听到纥石烈良弼沉声说道:“但此战你与徒单部的族兵都得听从我的军令,以压制神威军与武安军,且要拼死作战。若是敢违抗军令,莫怪我临阵处置。”

  徒单贞反而乐了,眯着眼睛瞥向纥石烈良弼,意思很明显。

  我倒要看看你这光杆相公想要如何处置我。

  纥石烈良弼笼着袖子,转头看向了黄河上的浮桥,缓缓说道:“徒单慎思也很大了,该独当一面了。”

  徒单贞寒毛直竖,恶狠狠的看向了纥石烈良弼。

  徒单慎思是徒单贞的二儿子,与大儿子徒单陀补火水火不容。

  而且与大儿子不同,他这个二儿子性情偏激,如果得势肯定会闹得家宅不宁,到时候说不得自家长子会直接被弄死!

  “末将,谨遵相公军令!”徒单贞咬着牙,躬身说道。

  他知道这种威胁十分浅薄,却必定获得了完颜雍的首肯。

  完颜雍可能不知道徒单贞家宅中的破事,在这位陛下看来,重用大臣之子不是天经地义的吗?也就给了纥石烈良弼能钻的空子,偏偏徒单贞也不能拒绝,总不能说自家二儿子是个暴虐之人,不堪大用吧?这也就让纥石烈良弼钻了空子。

  见徒单贞低头,纥石烈良弼不止没有任何欣喜之情,反而越来越烦躁。

  这位金国双料左相的主要才能在治国上,别看他一直在掌管军事,却更像一个救火队长。属于封建主义的一块砖,哪里有需要就往哪里搬。

  可是在纥石烈良弼看来,金国目前的问题根本不是打上一两场胜仗就能解决的,需要深层的改革,国祚才有希望再撑上百年。

  然而汉人豪杰们已经趁势蜂拥而起,如果不将这要命的一波扛过去,莫说百年国祚,说不得这两年大金就要亡国了。

  想到此处,纥石烈良弼只觉得一阵心累。

  就算将宋国打服,将山东收复,然而金国二帝并立的局面又该如何解决?

  完颜亮与完颜雍两个皇帝,哪个是能安生退位的主?

  说不得到最后还会有一次惊天内战。

  而在这场注定要来的大战中,他又要站在哪一方呢?

  望着黄河,纥石烈良弼竟然呆呆出神,以至于在一众金国重臣的环绕之下默然不语。

  “我率军走后,此地军事由郭安国郭总管负责。”良久之后,纥石烈良弼方才继续说道:“郭总管,蒲察总管,且近前来。”

  郭安国与蒲察世杰不敢怠慢,纷纷上前聆听相公钧旨。

  纥石烈良弼却是再次沉默下来,许久之后方才说道:“我知道你们二人在想什么,无非就是前路茫茫,此时又被我放在徐州,有些惶恐。”

  蒲察世杰不语,郭安国却是苦笑摇头:“左相说的正是,我等……我等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纥石烈良弼却并没有具体军令下达,事实上,对于一军总管这种等级的军官来说,左相这等大人物在眼前的时候,自然要蛰伏一二。

  但一旦没有人管辖,那么他们的自主性就太大了。

  一万正军,哪里去不得?

  所谓天高皇帝远,皇帝远了都不怕,何况是左相呢?

  所以纥石烈良弼干脆只下达了个备战备贼的军令了,其余竟然允许两人自由发挥。

  另一方面,二人的确是迷茫。

  武捷军身为金军战斗序列中十分靠前的大军,在合扎猛安被重新组建之前,是长期充作完颜亮的禁卫的,其中各级军官不乏完颜亮的死忠,即便不是,他们也在金国的先军政治中获得了极大好处。

  为首的郭安国与蒲察世杰,一个是三姓家奴郭药师的儿子,名声臭了行市,没有完颜亮的破格提拔,现在全家还在沧州牢城吃螃蟹呢;另一个则是完颜亮的亲卫出身,属于心腹中的心腹。

  总的来说,武捷军是很难背叛完颜亮的。

  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回到汴梁的确是个很好的选择。

  但金国如今的情况两名大将也都门清,说一句内忧外患,势若累卵绝对错不了。

  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想要报效主君,难道不应该将为君父解忧,在边疆建功立业吗?

  而且纥石烈良弼的命令同样是让武捷军坚守徐州,岂不是两名悍将只能待在徐州不得动弹?

  纥石烈良弼看到二人的行状,笑着说道:“二位莫要这副表情,我既然率大军去东平府,那么南边的防务也就交于二位了。我也知道二位在恐惧何事,这里却也只有一句话相告。”

  “你我为国家重臣,身负家国重任,当一切为国事为重。”在周围大臣或惊愕或怀疑的目光中,纥石烈良弼竟然缓缓说出一番冠冕堂皇的话来:“两位只要能坚持住这一句,即便之后再艰难,也会有回转余地;可一旦三心二意,首鼠两端,那么莫说国家崩沮,就连二位的前途也将混沌难明,望二位好自为之。”

  说罢,纥石烈良弼竟然转身欲走。

  一直沉默的蒲察世杰此时终于开口阻拦:“左相,末将还是想要请一封军令,若是局势诡谲,末将该如何去做?”

  纥石烈良弼止住了脚步,欲言又止,思量片刻之后,只能说道:“到时候你们自然就能想明白了。”

  徒单贞听到这里,再次不耐,转身就走。

  这厮是不是信了佛?今日没完没了的打机锋!恁的啰嗦!

第588章 攻城拔寨寻常事

  大名府元城。

  天平军都头潘槐花咀嚼着干茶叶,试图将嘴里的铁锈味驱散一二,却约嚼约不是滋味,竟然从茶叶中品出一丝霉味来,不由得皱眉将茶叶吐了出来。

  “辎重官越来越不像话了,小米有些陈也就罢了,毕竟只是陈粮,终究还是能吃的。”潘槐花发着牢骚:“可其他军资都是他娘的什么玩意?”

  周围几人都是自家兄弟,倒也不担心这话被传出去。

  其中一人笑着说道:“耿大头领说了,等到攻下大名府就犒赏三军,每人都分财帛女人,到时候大哥莫说吃些茶,就算天天将茶叶当饭吃都行。”

  数人哄笑起来,也不知道在笑些什么。

  潘槐花却是皱起了眉头。

  他是跟着辛弃疾一路转战南北的,也见识过靖难大军的军纪与战力,他虽然当时不理解靖难大军的一系列政策,却本能的觉得如今天平军这一套不太对。

  靖难大军也艰难,尤其刚刚抵达江南的那几日,别说陈米,就连粮食都不太够。

  但当时靖难大军没有出任何乱子,就是因为都统郎君带头,一起少吃饭食乃至于将粮食省下来留给战马。随后宋国的粮食运来之后,也是有什么大家就一起吃什么。

  当然,飞虎军、选锋军这种精锐自然是吃的要好一些,军饷要高一些,但这些都在布告上白纸黑字写着的,若是眼红,你觉得自家有本事,也可以去参加选拔。

  怎么能像如今天平军这般,上头人吃得越来越好,底下人吃得越来越差?

  这也就辛将军依旧稳妥,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跟大家一起啃陈米,才算让踏白军中所有人服气。

  潘槐花读书不多,自然不知道有句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他只是觉得心中有些憋屈。

  可如今想这些也没用了,潘槐花紧紧看着前方十余步外的令旗,等待着出击的命令。

  “都他娘的闭嘴!”潘槐花大声说道:“除了伍长什长副都头,其余人往嘴里塞铜钱!”

  他这个百人都已经披甲完毕,弓上弦刀出鞘,就等着一声令下就参与攻城。

  而潘槐花身侧,还有其余五个百人队做着同样的动作,他们的都头同样在等待军令。

  没有让军士们多等,一阵鼓声响起,杏黄色的令旗挥舞了几下,随后向前一指。

  随后,在一片沉默中,六百精锐迈着整齐的步伐,在令旗的指挥下,从营寨的缝隙蜂拥而出。

  此处已经是围城营地,距离城墙不过二百步,潘槐花出动之后继续就立即进入了城墙远程攻击的打击范围。

  “刀盾在最前面!盾牌护住头脸!”潘槐花大声下令:“于老七,你带着神臂弩手,莫要上前。封四,与你十名刀盾,掩护于老七。”

  说罢,潘槐花就觉得盾牌上传来巨力,将他推了个踉跄。

  百忙之中,潘槐花探出头去,只见城头上有几名金军正在缩回头去,他们手中的物什却是被潘槐花看了个清楚。

  “神臂弩!金贼也有神臂弩!”

  潘槐花扫了大盾一眼,只见包着铁皮与牛皮的大盾已经被射穿,箭头突出一寸,险而又险的擦着他的披膊错了过去。

  “于老七!快去!压着城头!”

  潘槐花再次下令,这次干脆回头,恶狠狠的看着那什长。

  于老七不敢怠慢,顶着时不时射下的冷箭,指挥着二十多名神臂弩手就地分散立定,向着城头压制射击。

  攻城步卒身前,几名轻骑奔驰而过,胡乱用手中的骑弓向城头抛射,为步卒的前进创造机会。

  这段的护城河虽然已经填平,却终究不太稳当,其中一名轻骑马失前蹄,战马嘶鸣着摔倒下来,马背上的骑士跟战马一起在地上翻滚了几圈,随后一条腿就被战马压在了身下,一时间难以动弹,只剩惨叫连连。

  惨叫声并不明显,尤其是在如此混乱的战场上,仅仅潘槐花面前的就有三十余伤亡,有的躺在地上已经没有声息,还有的在嘶吼着什么。

  这些人大部分是架设云梯,推着井阑的民夫,以及上一波进攻的天平军士卒,其中有几个甚至是从城头跌落的金军。他们活着的时候以死相搏,死了之后却不分敌我,血肉模糊的混在一起。

首节 上一节 475/6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下一篇:三国:神级选择,我召唤千古一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