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498节
耿京看向了李铁枪,脸上震惊与失望并存:“大铁枪……你……你怎么也想叛俺?孔端起叛了俺,邵进叛了俺。王友直也叛了俺,还有叶师禅跟梁阿泰也都逃了,现在怎么你都要叛俺了?!你可是俺起兵的老弟兄啊!”
说着,耿京愤恨交加,大声说道:“滚!都给俺滚!你们不都是想要投刘大郎吗?!现在就去!现在就去啊!”
面对耿京的怒骂,李铁枪一开始还想要辩驳,到最后脸色灰败,难以言语,只能双拳紧握,任由眼中泪水扑簌而下。
“大哥!”贾瑞咬着牙说道:“孔端起和邵进叛了你!但其余人都是为大哥你效死了!”
“大哥你真的糊涂了吗?!今日北清河北岸一直没有金贼现身,咬着咱们的金贼真的被挡在了博州!王友直是真的在拼死阻挡!”
“梁阿泰带着几百人杀穿了两阵金贼!最后杀到了邵贼身前,方才让咱们有机会逃出生天!”
“叶师禅叶二哥跟他几百亲卫,阻挡金贼万人大军的合围,必然凶多吉少!”
“这么多人死了,为大哥你死了!难道就换来一句人人皆叛吗?”
贾瑞一口气说完,也是悲愤难言。
耿京如遭雷击。
他今日被孔端起与邵进的叛变弄得过于疑神疑鬼了,看谁都像是叛徒,以至于口不择言,连这些跟着自己一直坚持下来的心腹将领们都骂了一顿。
“阿泰……还有叶二,他们……他们都……”
一名裨将由于出言说道:“叶二哥那里我不晓得,却遥遥看到了梁将军被乱箭射翻……俺……”
说到这里,裨将也是愤恨难当,却不知道是对谁发作,声音也变得哽咽:“梁将军因为节度言语所激,为先锋撼贼军军阵,此时哪怕已经身死,却也换不回来一句忠义吗?”
耿京伸出手来,想要说些什么,却有立即剧烈咳嗽起来,不一会口鼻就已经渗出了鲜血。
张安国连忙上前,抚着耿京的后背,对辛弃疾等人低声劝道:“五哥,你们先去整备兵马,让节度歇一歇。今夜无论如何都要逃向济南府的,我……我在此再劝一劝节度。”
见张安国这名耿京心腹已经发话,辛弃疾等人也是无奈,却知道现在时间紧迫,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他们互相对视了一眼,就在愤愤然中转身离去了。
李铁枪站在当场,知道所有人都离开后,方才艰难挪动脚步。
走到门口,他方才回头说道:“大哥,你还记得,咱们是为什么要起兵造反的吗?”
李铁枪没有等待耿京的回答,问完之后,立即转身离去了。
耿京咳嗽了许久,方才躺在了床榻上。
片刻之后,直到张安国也离开之后,耿京方才抱着被子,蜷缩起身子,痛哭出声:“俺起兵……起兵是想要让你们……让你们都活下来啊!”
半个多时辰之后,整个镇子方才平静下来,所有人都在抓紧时间歇息,并且寻找木料油料来制作火把。
天平军所有将领都知道今夜不会平静,甚至会有大战。
因为如果按照寻常做法,金军此时应该会有一支精骑前突,驱赶着天平军,不让败军歇息,待天平军彻底离散之后,再一举击溃。
然而此时除了游骑与探骑之外,镇子周边竟然没有任何金军兵马出没,可以看出,金军是打着毕其功于一役的主意,根本不想让天平军与汉军接上头。
下一次接战的时候,说不得又是金军重兵压来了。
对此,辛弃疾十分忧虑,只能一边啃着干粮,一边巡视大军,催促各部兵马作准备。
当然,既是夜间,又是败兵,开小差的自然是不少,但在人心惶惶手忙脚乱之时,谁也管不到这么多了。
“辛五哥,节度有令,要有军议!”就在辛弃疾忙得昏头暗地的时候,有军使前来传令:“所有大将都被召集了,节度说他已经有决定了。”
辛弃疾精神一振。
到这种时候,有决断,哪怕是错误的决断,都要比没有决断要强。
很快,众将再次汇聚到镇子中的院落中,与事先有人担心的鸿门宴不同,此时耿京已经振作起来,并且身上已经披甲,虽然脸色依旧苍白,却还是坐在了床榻上,显得神采奕奕来。
仿佛虎倒不死威一般,即便是在病中,耿京身上还是露出了几分豪杰风采。
然而此时诸将有人已经心寒,有人强行振奋精神却依旧疲惫,所以行礼的姿势都有些有气无力起来。
耿京却是没有在意这些事情,他扫视了一圈方才说道:“如今天平军败到这种程度,都是俺的错。东平府成了这副模样,也是俺的错;诸位离心离德,自然也是俺的错。”
听到这里,有人想要拱手出言,却被耿京摆手制止。
“俺知道现在诸位还没有离散,无非是因为有刘大郎那里作为去处。”耿京不顾有人色变,直接说道:“俺都准了。”
“金贼追来,咱们是无法全须全尾的逃脱的。须得有人断后。刘大郎二十多岁的毛孩子,俺不愿屈居他之下,就由俺率亲卫来做此事吧。”
此言既出,天平军诸将中却没有任何激愤与劝阻的声音,只是各自犹疑起来。
辛弃疾更是抬头,目光复杂的看着耿京。
因为按照耿京这些时日的表现,他说不定是要让天平军大部兵马吸引金军的注意力,他好借此带着心腹,逃出生天。
这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王友直、梁阿泰、叶师禅这三人都是为耿京拼命之人,属于耿京的绝对基本盘,却还是被怀疑上了,更何况其余人呢?
更何况耿京刚刚已经说明白了,所有大将皆欲叛他,难道耿京会为了一群叛将断后吗?
唯独耿京说的冠冕堂皇,更是让天平军都去投奔刘淮,也算是光明磊落。
片刻之后,竟然是李铁枪带头,拱手说道:“大哥……一路保重,俺再为大哥拼一次命。”
言语中的意思就是之后两不相欠了。
其余大将也是纷纷拱手应诺。
简单的军议开完之后,众将离开之后,耿京依旧坐在床榻之上,抚摸着那杆跟随自己许久的长刀,对张安国说道:“俺的亲卫,可都挑选出来了?”
张安国重重点头:“有二百一十三人,皆是大哥的死忠,愿意为大哥赴死之人,哪怕到了南朝,俺们一定会护着大哥东山再起的。”
耿京笑了一声,随后又是一阵剧烈的咳嗽。
然而人一旦下定决心,就连精神都放松下来,耿京只觉得头也不像之前那么痛了,咳出些血痰后,反而神清气爽起来。
咳嗽完了之后,耿京方才说道:“老七,你也跟着五郎他们一起走吧。”
张安国整个人都愣住了,随后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竟然当场哭出声来。
“大哥……你……”
耿京侧过身去,不再看张安国的眼睛,缓缓说道:“你也要收收性子,刘大郎那边规矩大,以后也没人护着你了。”
第612章 一追一逃一赴难
子时过半(0点)。
月上中天。
辛弃疾心中暗自盘算,此时已经算是十一月二十四日了。
军使已经派了出去,此时也应该已经到济南府境内的,不知道刘淮率军抵达了何处,还来不来得及接应。
“将军!咱们该出发了!”有军官大声禀报:“李将军已经列好了队列,咱们再不走,好不容易齐整的队列就又要散了。”
辛弃疾点了点头,随后又回头看向了官道上那条火把长龙:“那就开始出发吧,不要掉队。”
军官大声应诺,随后带着亲卫奔向队列,去寻自家兵马去了。
夜间行军就是这般麻烦,旗帜已经完全失去了作用,军官只能靠火光与呼喊来指挥军队。
“刘大郎已经攻下了济南府!咱们再往前走上十几里,靖难大军就会来支援!到时候咱们就能好好歇息了!”
有军官前后奔驰,来来回回说着囫囵话,用刘淮来激励军心士气。
这自然是有利有弊的。
天平军中有太多人跟着刘淮打过仗,知道靖难大军的战力,甚至对于刘淮有一种盲目的迷信,这番言语,自然能提振一些士气。
但若是抵达济南府,却没人来接应,那么这支经历大败后的兵马很有可能会立即溃散。
刘淮会不会来呢?
虽然没有确切的信息,但辛弃疾还是有些莫名的信心。
因为刘大郎从不负人!
大军开始行动之后,辛弃疾发现,有一股骑兵打着火把从镇子中冲出,向着东南山中狂奔而去。
这引起了天平军的一阵骚动,有些人似乎想要跟着这股马军离去,却又被各自军官阻拦下来。
辛弃疾回头看着那二百余骑兵渐渐离去,直到火把的光芒变成一豆,方才转过头来,微微叹气。
这可能是对所有人都最好的结局了,天平军可以没有任何心理压力的侍奉新主,而耿京也可以逃出生天,或者到宋朝有个前途,或者干脆隐姓埋名,当个富家翁。
东山再起?
不可能的。
如今又不是什么兵马崩溃到彻底无救的地步,耿京却已然放弃了大军。
唯一的可能,就是耿京因为此战彻底丧失了志气,想要找个地方,了却残生了。
如此想着,辛弃疾再次叹了一口气,对那股骑兵离开的方向遥遥拱手,随后就将一切抛之脑后,统领兵马,向着东北方快步离去。
与此同时,萧琦的面前,孔端起与邵进二人连连哀求。
“萧总管,儿郎们实在太疲惫了,能不能再歇息一个时辰?”
在时明时暗的火把光芒中,萧琦直接不耐:“你当我神威军不疲惫?你以为我想连夜出兵?这是左相军令,你知道军令是什么意思吗?!军令如山!你若不想遵从,莫要与我撕扯,现在就去跟左相分说!”
孔端起无奈:“那可否发一部精锐兵马,将大部分留在此处。我军全军八千,耿贼也已经成了疲兵,对付他们如何要全军一齐出动?”
萧琦冷笑两声,指着孔端起大声呵斥道:“孔老狗,你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无非是想要占据一条后路,以拿捏乃公。但是老子告诉你,你若是不提,我还可以网开一面,但你既然提了,为了全军安危,你们所有人必须全都上路!”
上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下一篇:三国:神级选择,我召唤千古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