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555节

  这些人都是被精挑细选出来的,不仅仅在山东有家有业,更是与宋国有着解不开的仇怨。

  比如其中一名唤作苏宽的,曾经就是宋军,后来加入靖难大军与金军在两淮厮杀。

  战后,按照军中政策,苏宽在淮东分了一块地,可刚刚耕种,就被大户勾结着宋国官府一起夺了过去,甚至连安置流民的村子都屠了个精光。

  此人可以说对宋金两国都没有好感,若不是靖难大军恰逢其会,清理两淮侵占授田的情况,说不定苏宽早就已经在淮东扯旗造反了。

  “苏宽,你的身份是广元商号的大伙计,现在广元商号已经在临安站稳了脚跟,你到了之后,直接到西市去寻广元号的商铺,跟他们的掌柜的说是老家来人,并且将此封书信给他,大掌柜自然会安排你做事。”

  “喏!”

  “不要试图联系别人,自然会有人来联系你。”

  “喏!”

  “还有,正如之前交待的,只有有人拿着这枚令牌来找你的时候,方才是自己人。”

  “喏!”

  苏宽早就已经记住罗怀言手中令牌上的花纹,却还是仔细打量了一番。

  罗怀言点头,将手中的一个包裹放在了舱室的吊床上:“里面有户册还有银钱,一切小心。”

  说罢,罗怀言走出了舱室,左右看看四周无人,来到了另一处舱室,并且推门而入……

  “扬帆!启航!”

  “起锚喽!”

  在水手的船歌号子中,罗怀言只感觉到脚下一动,帆船向着外海而去。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艘舰船将会在十三日之后,抵达临安。

  其上的货物会让几家大户发一小笔横财,而其中的十几名乘客,将会如同墨水落入大海一般,悄无声息的融入宋国之中。

第674章 间谍网罗四方事

  时间进入了五月份,当天气逐渐转热的时候,刘淮埋在宋金两方的暗探,都送来了第一封情报。

  事实证明,有许多情报的缺失并不是因为敌人有多强的保密意识,而是因为传递不及时而导致的。

  就比如之前的完颜亮伐宋。

  这是何等规模的战事,完颜亮发动了全国总动员,调动军队,征收钱粮,打造军舰,这都是遮掩不住的。

  只要将消息汇总,就足以得到这个可怕的事实了。

  可宋国是什么反应呢?

  他们直到完颜亮迁都汴梁的时候,才反应过味来,却依旧是将信将疑。非得等到刀斧砍在脑袋顶上方才有所觉察。

  也因此,刘淮早就想要在宋金两国建立间谍网了。

  然而这个时代的间谍却与后世的谍战片不一样。

  一方面是消息传递速度过慢,间谍不仅很难传递有时效性的情报,更难以实时接到后方大本营的命令。

  这也就得要求间谍的能力、忠诚度与主观能动性更高一些。

  另一方面,间谍也是人,也得需要吃饭,可刘淮又不可能无限预支经费,到时候养出一帮间谍腐败分子来就搞笑了。

  这就需要一些随时能支用的经济路线,来作为间谍的后盾。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商路走私网。

  事实上,哪怕在后世,间谍与商业也是分不开的。而如今更是如此,就比如已经前往幽燕的刘蕴古。他之前在宋国的身份就是一名商贾,也因此被宋国淮西转运使杨抗怀疑上了。

  刘淮在走私商路大概打通了之后,立即着手向着宋金两国派遣间谍。

  幽州那里还只是草创,渐渐铺开摊子,而宋国这边则是直接被下了重注,第一批抵达临安的间谍就有五十多人,由罗怀言亲自带队,开始了潜伏。

  “现在就是检验成果的时候了。”刘淮先打开了刘蕴古送来的情报,看到第一句话时,眉头瞬间就皱了起来。

  这是一封有关草原诸部的情报

  蒙兀乞颜部之前在趁着东金国北疆还没有恢复,主力南下打内战之时,攻打临潢府。

  金军主力随即极速回援,在潢河畔逮住了乞颜部的尾巴,斩首数百,俘获两千人,缴获牛羊马匹共两万余,看起来也算是一场大胜。

  乞颜部的可汗也速该在此战后,仿佛也意识到了此时蒙兀人与金国还是有实力上的差距,直接向金国称臣,并且迅速取代了塔塔儿部的生态位,开始依靠金国,欺压其余蒙兀诸部。

  刘淮看得直嘬牙花。

  这莫非就是父子之间的心有灵犀?

  难道从也速该开始,就要走历史上蒙兀人的成功之路了吗?

  在真正历史上,乞颜部也是先在金国麾下混饭吃,借着金国的势力,一点一点吞并周围部落,最后壮大起来的。

  可这样一来,东金北方的乱局就暂时平定了,会不会立即南下攻打山东?

  仔细想了想,刘淮觉得这种可能性还是比较小的。

  金国也是连年征战,早就元气大伤了,完颜雍又不像是失了智的战狂,怎么想都该休养生息一段时间才对。

  想到这里,刘淮不由得想起老朋友完颜亮。

  这厮是个做事不计后果的疯子,与完颜雍相比,这种人才更加值得警惕。

  可如今间谍网草创,依仗的还是海运系统,这也就导致了汴梁的间谍网组建起来更加艰难,现在还没有情报发回来。

  草草的看完有关幽燕物价的情报之后,刘淮将文书递给申龙子:“归档吧。”

  “喏!”

  间谍网建立起来之后,自然会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刘淮倒也没有制度创新,而是直接照搬了明朝的锦衣卫来给这个机构命名。

  申龙子就是第一任锦衣卫指挥使。

  当然,此时锦衣卫也是草创阶段,连个正经的衙门都没有,只是跟节度府挤在一起,同时干着刘淮随身秘书的工作。

  不过锦衣卫已经开始从军中招募良家子,充当校尉与文书了,这个部门未来必将是权力重大。

  “罗二郎,但愿你能给我一些惊喜吧。”刘淮打开了第二个包裹,拆开最后的一个信封后,仔细阅读起来。

  片刻之后,刘淮放下了手中文书,表情随之变得复杂。

  宋国可真的是不让人省心啊。

  且说宋国的朝堂争斗是瞒不住人的,这不是说有人去专门打听这事,而是宋国无论皇帝还是官员,都没有这方面的保密意识。

  而且宋国百姓的参政意识也很高,尤其是士大夫阶层或者预备士大夫阶层,伏阙之事层出不穷,用民意来倒逼政事决断也屡见不鲜。

  这还是南宋,北宋之时宫闱之事都瞒不住人,在樊楼的最高层就能一览皇宫大内的风采,堪称离谱至极。

  也因此,罗怀言仅仅抵达临安不到一个月,就得知了许多重要消息。

  这些消息根本就不用打探,整个临安已经传得到处都是了。

  首先,虞允文的报捷文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宋国朝廷已经把此次大胜当作了赵眘继位后的开门红,主战派声势大振,北伐之声也愈加盛大。

  虞允文也随之升官,现在是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依旧是江淮宣抚副使,算是以正经宋国宰相的身份,来总揽两淮军政事务。

  叶义问不仅仅是能力差,在去年冬日的一场风寒之后,身体也弱了许多。此时他也彻底息了夺权的心思,变成了一个人形图章。

  形势不是一片小好,而是一片大好啊!

  在这般形势之下,另一种思潮慢慢抬头。

  金国已经不堪一击,现在趁机立即北伐中原,必然可以一鼓而克,到时候克复中原,还于旧都,岂不妙哉?

  对此,赵眘似乎也有些意动,连连召唤张浚、陈康伯、张焘、辛次膺等人,询问北伐举措。

  其余人还有些持重,张浚干脆当场自请为兵马大都督,催促赵眘立即发动北伐。

  对此,刘淮的评价是,投降派与速胜派是一体两面,此言诚不欺我。

  当然,与那些脑子里全是官位的废物官员不同,虞允文还是能稳得住的。

  他一边上书劝阻冒进,两淮还没有准备好,宋军也还没准备好,此番出兵,败多胜少。另一边发动自己派系的官员,想办法在朝堂上进行阻拦。

  虞允文倒也不敢用力过猛,到时候把赵眘雄心壮志打击没了,那就惨了。

  他主要运用的办法,就是向赵眘哭穷,不仅仅自己哭穷,而且拉上了山东一起哭。

  两淮山东经历了数场大战,已经残破不堪,还得要两年的时间作恢复。

  虞允文在赵眘心目中还是有些地位的,他费尽心机,终于敷衍了过去。

  但刘淮也知道,虞允文也不可能拖很久了,因为主和派现在已经集结在了赵构身边,这名太上皇可是人老心不老,到时候还指不定要出什么乱子。

  别的不说,杨沂中此时依旧在统率殿前司,掌握着临安最大的一支军事力量,聪明人都能看出其中意味。

  如果赵眘不能通过北伐胜利再进一步夺权,进而聚拢自己的班底,最后宋国发生政变都不奇怪。

  情报到这里还没完。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刚刚压下去速胜派,赵眘这个宋国现任官家又开始作妖了。

  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赵眘既然已经登上了皇位,也该让自己的犬马获得好处了。

  要说赵眘的近臣并不少,除了史浩这名被主战派着重盯防的参知政事之外,还有曾觌、龙大渊、张说、王挕⒏蕰c等人。

  曾觌与龙大渊算是正经科举出仕,而其余的人都是小吏、外戚、宦官之流,属实是上不得牌面。

首节 上一节 555/6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下一篇:三国:神级选择,我召唤千古一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