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556节

  赵眘也知道这个道理,所以一开始也没想过提拔其余人,只想要让龙大渊与曾觌升官。

  官职也不大,只是任命他们二人为干办皇城司与枢密副都承旨,算是稍稍占了一点情报与军事的边。

  这个任命立即得到了朝臣的一致反对,奏疏如同雪花般飞来,直接将曾、龙二人打为了奸佞,甚至有人要诛杀他们。

  这立即引起了赵眘的警惕与愤怒。

  朝臣可能在嫉妒二人一飞冲天,但对于赵眘来说,这就是某种危险的信号了。

  此时殿前司还由杨沂中执掌,一方面是因为杨沂中的确恭谨,不仅仅对赵构忠心耿耿,同样对赵眘礼敬有加,哪怕在秦桧的压迫下,杨沂中也没有对赵眘出过手。

  另一方面则是赵构与赵眘的心照不宣。

  赵眘毕竟不是赵构的亲儿子,赵构也得留下一点后手才行,普通人是可以用社会舆论与官府来监督的,但是对于皇帝来说,这两点是完全没用的。

  赵构对此深有体会,他亲爹的尸骨还在五国城埋着呢!

  为了赵构的安全感,赵眘可以将殿前司让出去。

  但皇城司与枢密院这两个要害部门,都不让当今官家安插心腹,相当于不让赵眘获得一点安全感,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赵眘盛怒之时,甚至喊出了:“太上皇的时候,这些都是小事,如今你们怎么就敢逼迫我?!”

  因此,赵眘展示出了不同寻常的刚愎自用,将劝谏之人,无论是尚书还是言官,全都贬斥出朝。

  你们不是不想跟奸佞同朝为官吗?

  现在就给我滚出去!

  不止如此,赵眘原本还想着慢慢给心腹升官,现在也不用等了,直接以去年山东大捷为借口,让他们进入朝廷当官。

  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立功的。

  如今,朝廷官员算是不敢劝了,但私底下的内斗却是免不了的。

  这就是在历史上,孝宗朝持续十七年的宫府之争的开端了。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那么赵眘近臣与朝廷重臣,将会以地方财权为抓手,开始一轮又一轮的斗争。

  但是如今,两者的争端一开始就有些走歪。他们没有立即开始争权夺利,而是同时将目光投向了如今最容易立功升官的军国重事上来。

  也就是北伐了。

  看着罗怀言总结出来的情报,刘淮再次露出了复杂的表情。

  这么多的投机分子参与了进来,宋国的北伐还靠谱吗?

  刘淮赶紧摇头。

  一不小心就要犯大错。

  怎么能有宋国军事行动靠谱的错觉呢?

第675章 西军大将西川老

  六月,陇右。

  此时正是一年中最为闷热的时候。

  吴璘端坐在德顺军城的城头,看着关西连绵的群山,心中思绪万千。

  吴璘今年已经六十有二,一生经历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一时间,他竟然也理不清自己心中究竟在想什么。

  吴璘在年少之时就追随父兄与西夏作战,并且早早就闯出了声名,累迁閤门宣赞舍人。

  但这些声名在风起云涌的两宋之交却是没什么用的,面对新崛起的金军,就连西军老大哥韩世忠也只有狼狈逃窜的份,更何况是他呢?

  后来在决定关中归属的富平之战中,虽然吴玠吴璘兄弟二人拼死作战,却依旧大败。

  西军中的大将逃的逃,死的死,降的降。

  从此之后,天下再无西军。

  再后来,完颜兀术试图从关中入蜀,吴玠吴璘在大散关、仙人关一线与金军厮杀,在无比绝望中,终于迎来了第一次大胜。

  在这场被后世称为和尚原之战中,吴玠展现了自己的指挥能力,不仅仅一举将金军主力精锐打垮,更是将金军第二代将领中的佼佼者完颜撒离喝打得痛哭流涕,将啼哭郎君的诨号牢牢安在了这厮身上。

  如今想来,那场大胜竟然已经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

  后来,兄长吴玠没有看到反击回到故乡的那一刻,在绍兴九年含恨离去。

  就在吴玠死后的第三年,也就是绍兴十一年,金国撕毁和议,大军南侵,而吴璘也终于看到了一丝回到家乡的希望,几乎是迫不及待的请战。

  当时的吴璘只是四十岁出头,正是一名大将的黄金年纪,无论是军略还是武勇,都到达了人生的巅峰。

  吴璘率军一举攻入陇右,势如破竹,终于在剡家湾遇到了金军主力,一战将金军五万兵马击溃,吴璘趁势东进。

  可谁成想到,就在胜利在望之时,朝中竟然下令撤军了。

  北伐功败垂成,岳飞被冤杀,次年,‘绍兴和议’达成。

  吴玠吴璘兄弟拼死守卫的和尚原,竟然就这么轻易的割让给了金国,一时间,西川宋军军心士气萎靡,就连吴璘也颓唐。

  吴璘原本以为此生就这么囫囵过去了,可命运仿佛在跟他开玩笑一般。吴璘竟然在六十岁的年纪,还能有北伐的机会。

  想到这里,吴璘低头看着布满皱纹的双手,只觉得有些好笑。

  这贼老天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让他在最勇敢的年纪遭遇大败?为什么让他在最稳重的年纪被弃置不用?又为什么让他在天人五衰之际,又有了如此机会?

  如果这贼老天果真有识,性子是不是有些过于恶劣了。

  就在吴璘胡思乱想的时候,一股烟尘出现了山岭之间,并且似缓实急的靠近了城池。

  为首之人是一名雄壮大将,身后的旗手打着一面‘吴’字大旗。

  “少郎君来了!”

  “少郎君来了!”

  无论是城头,还是城下,都有士卒百姓大声欢呼起来。

  就连吴璘也面露微笑,缓缓点头。

  此人正是吴璘的第五子,也是文韬武略最为出众的一个儿子,吴挺吴仲烈。

  别看吴挺今年才二十六岁,却已经是屡立战功,已经官拜武昌军承宣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熙河路经略安抚使中军统制。

  而且吴挺的官位也不是靠着父亲恩泽,是真的一刀一枪的拼出来的。

  之前在与徒单合喜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率领轻兵直冲敌阵,差点就将徒单合喜阵斩马下。

  “父亲,孩儿回来了!”

  吴挺摘下头盔,咧着大嘴笑道。

  吴璘恢复了不苟言笑的姿态,淡淡点头:“一路上可还安生?”

  吴挺点头:“金贼兵马已经不够了,他们只能缩回去,一路上莫说游骑,连探马都没遇见一个。”

  这倒是实话。

  完颜亮发动南侵的时候,徒单合喜属于偏师中的偏师,只有武威、武定、威略、威果、威勇五个万户正军。

  这些兵马虽然战力还算可以,但人数少了一些,在一开始的时候还可以凭借战争的突然性,打宋国一个措手不及,攻破散关,抵达黄牛堡。

  可一旦宋军反应过来,吴璘发动了反击之后,金军兵力捉襟见肘,只能撤往了陇右关中,以作防守。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在完颜亮死在瓜洲渡,完颜雍继位之后,就会派来援军,从而止住金军的颓势。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两个将领,一个唤作完颜守道,一个唤作完颜璋。

  但是如今,完颜守道自不必多说,在大名府与山东义军厮杀。

  完颜璋也没有率军去支援。

  这厮曾经是完颜撒离喝的部下,在完颜亮大开杀戒,将完颜撒离喝杀掉之后,他就一直被完颜亮闲置,只能寓居在在中都大兴府。

  有这层政治立场在,完颜璋是绝对与完颜亮尿不到一壶里去的。

  也因此,完颜雍正式在辽阳府称帝后,完颜璋立即杀掉了中都留守蒲察沙离只,向完颜雍投诚。

  但完颜璋的政治操守实在是太差了,他投靠了完颜雍之后,先自摄中都留守,方才被完颜雍任命的。

  因此,完颜璋总是觉得完颜雍会对自己不满,想要趁机联络一些官员,趁着完颜雍祭祀祖先的时候,将他杀掉,立兵部尚书完颜可喜为皇帝。

  但完颜璋游说到渤海万户高松的时候,高松并不愿意反叛。

  完颜璋见事情将要败露,干脆带着其余人出首告发完颜可喜,直接把他坑死。

  但不管完颜璋的政治操守如何了,他的军事能力还是值得肯定的。

  在历史上,完颜璋率领一路兵马,在与吴璘的对战中颇有斩获。

  但如今完颜亮还没死呢,关中还在完颜亮的治下,完颜雍吃饱了撑得向关中派遣援军?

  因此,完颜璋现在依旧在河北训练军队。

  没有这两支来援的兵马,徒单合喜的处境就可想而知了。

  金军只能不断的收缩防线,以至于如今连探马游骑都撒不出去许多了。

  吴璘对此倒也不奇怪,只是平淡说道:“这倒是一件好事,你看最近的邸报了吗?”

  面对父亲的询问,吴挺点了点头:“回禀父亲,看了。”

  “父亲是要说山东刘大郎吗?”

首节 上一节 556/62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下一篇:三国:神级选择,我召唤千古一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