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582节
史浩随即不动声色的说道:“龙提举,你为何要与我来说此事,而不是直接说与官家?”
龙大渊闻言叹气,找了个凳子坐了下来:“还不是虞相公吗?他现在可是深受官家信任。我也是官家宠臣,他人都好对付。只不过若是与虞相公闹起来,就不是比谁更受宠信了,而是要比治国能耐,我……我如何比得过他呢?”
龙大渊说到此处,似有羞赧之色。
史浩直接嗤笑出声:“你是想让本相去跟虞相公打擂台?”
龙大渊再蠢,也知道其中有陷阱,连忙摇头:“怎么会呢?我只是想要与史相公说一声,江淮宣抚使的位置很有可能要空出来,史相公要早做准备。”
史浩却直接摇头:“我可没那么多门生故旧可以安插,也轮不到我来安插此事。龙提举算是想岔了。”
龙大渊闻言摊手说道:“那该如何是好,我为提举皇城司,面对如此重大的消息,总不能装聋作哑,否则到时候东窗事发,我岂不是也成了叶相公的同谋?”
见到龙大渊依旧在打机锋,史浩也懒得再绕弯子。
“龙提举,接下来都是暗室之言,出了这门,本相是不会认的。”
龙大渊立即起身行礼:“还望史相公能给一条明路。出了相公之口,入得我耳,不会有半人得知!”
史浩点头说道:“之所以去年在秋后没有发动北伐,是因为主政两淮的叶、虞两位相公的反对。”
“而如同龙提举这般新晋之人,却是做梦都想要在北伐之中立下功勋,以此来稳定地位,是也不是?”
龙大渊有些难堪,却还是点头说道:“史相公洞若观火,我不如也。”
面对此等浅显的称赞,史浩直接当没听见:“如今既然叶相公病重,那么龙提举就想办法向陛下推荐有资历主政两淮,又有心气立即出兵的,不就成了?”
龙大渊身体前探:“你是说……张浚张相公?”
史浩摇头:“皇城司举荐,陛下圣心独裁的事情,我如何能置喙呢?”
龙大渊却依旧有些犹豫:“可是虞相公那里……”
史浩正色说道:“龙提举,皇城司建立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宿卫官家安全,外加探查消息,不被外朝蒙蔽吗?
你将探知的大事禀报上去,乃是职责所在。若是虞相公对你发火,那反而是他的不是了。
若是叶相公真的病重,那么虞相公就是欺瞒官家的小人,你怕他作甚?若是叶相公安然无恙,你无非就是低头向官家与虞相公认错,顺带处置下皇城司信口胡言之人,能有什么后果?”
龙大渊沉默片刻,重重点头:“史相公果真真知灼见,来日必有厚报!”
说罢,龙大渊又风风火火的离开了宰相府衙,到宫中求见赵眘去了。
史浩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来。
第二日,宫中传来消息,召右相史浩,进宫奏对。
入得宫中,行礼完毕,赵眘就将屋中的宫女宦官全都撵了出去,殿中瞬间只剩下他与史浩两人。
史浩就坐在了锦墩上,看着脸色难看的赵眘问道:“官家有何要紧事,需要臣来分忧?”
赵眘伸手将一封文书递给史浩:“皇城司的文书,你且看一看。”
史浩只是草草翻阅了一下,就对赵眘说道:“官家,若是此事,昨日龙提举已经与我说过了。”
赵眘微微一挑眉:“那先生如何说的?”
史浩:“照实说的,皇城司不应该对官家有隐瞒。”
赵眘长叹一声:“可叶相公与虞相公二人,也不应该对朕有隐瞒的。”
史浩此时反而为虞允文说起话来:“臣说的皇城司不该对官家有隐瞒,是让他们有什么说什么,可不是保证皇城司探查出来的一定是对的。”
赵眘刚刚还对虞允文有些恼怒,此时闻言也犹豫起来:“那……那是皇城司无用?”
史浩看着自己这位仁弱的傻学生,心中暗自摇头,也将话说的更明白了一些:“官家,确实不能以皇城司的一言来治国家大臣之罪。官家可派遣太医,到淮东去探望两位相公。
若一切安好,那就开一些安神药物即可;若叶、虞两位相公真的有所隐瞒……到时候再斥责也不迟。”
赵眘闻言连连点头,怒火似乎也变小了一些。
“朕只是不明白,叶相公与虞相公是想要干什么,难道真的只是贪恋权位吗?”
赵眘烦躁的摆了摆手:“算了,不说他了。叶相公病重之事大概不是空穴来风,江淮宣抚使,先生可有人选?”
史浩摇头:“臣不知兵。”
赵眘知道自己这个老师此时属于主守派,闻言也不见怪:“先生觉得张浚如何?”
面对与昨日龙大渊相同的问题,史浩却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回答:“万万不可!”
“哦?”
“此人志大才疏,绝不可为具体事务,若是官家坚决要用此人……”史浩起身,将头上官帽摘下,放在锦墩上:“还请罢臣的宰相之职。”
赵眘万万没想到史浩会做出如此激烈反应,他慌忙起身,拉着史浩的手说道:“先生何至于此,朕……朕再考虑考虑。”
赵眘好说歹说,终于安抚住了史浩。
而史浩也用公务繁忙为借口,离开了宫殿。
走出皇宫之时,史浩回望着宫墙,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
张浚一定会当上江淮宣抚使的,只要叶义问再也无法任事,张浚就会成为最好的人选。
速胜派需要张浚立即来发动北伐。
主战派需要张浚来举起主战赤帜。
暗中的主和派需要用张浚的无能来破坏北伐。
张浚堪称众望所归,以赵眘优柔寡断的性格,如何能违背众意?
但是史浩还是要当着赵眘的面,坚定又激烈的提出了反对,就是因为史浩要在前线大败,诸臣无能的时候,如同未卜先知的救世主一般,出现在赵眘的面前,从而获得总揽宋国朝堂事务的权利。
最终成为独相,主政天下。
史浩想到此处,心头一片火热。
他连忙压住心中的欲望,再次深深看了一眼宫城的朱墙,随后转身离去了。
第704章 生生死死皆命也
事实也正如史浩所想。
叶义问病重的消息不胫而走,而所有人的注意力却没有放在这名老人身上,而是放在了江淮宣抚使的职位上来。
此时身为枢密使的张浚立即获得了各方的支持,声势变得十分浩大,一时间风头无两。
虞允文在朝中的盟友也只能暂避张浚的锋芒。
赵眘数次召见张浚,询问北伐之事。
在张浚口中,北伐自然就是天兵到处,所向披靡,百姓箪壶提浆,以迎王师,一副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场景了。
赵眘本来耳根子就软,听到这番话之后简直是心花怒放,恨不得立即就发动北伐,收复中原,立不世之功。
二月十日,就当春耕全面开启的时候,赵眘干脆命令张浚前来探望据说已经病入膏肓叶义问,并且暗中给了他一张旨意,若是叶义问真的病重不堪用的话,那么他就可以以枢密使的身份,成为权江淮宣抚使,总领两淮军政。
对此,张浚自然是心花怒放,他立即亲身来到庐州,并且一刻不停,直接来到宣抚使的府衙之中。
原本张浚认为,临安的传言有些不实,叶义问最多也就是得了一些病,无法视事之余又贪恋权位,以至于瞒着中枢,想要拖延一些时间。
但直到张浚与虞允文见面,并跟着对方来到府衙的后堂,闻到浓烈的药味之后,方才感到一丝不对。
如果这是演的,那也太真的一些。
张浚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虞允文,大踏步的向前,推开了房门,走进了后堂最大的一间屋舍之中。
叶义问面如金纸的躺在床上,虽然容貌形销骨立,身体虚弱,却还是挣扎着睁开眼睛,转头看向了门口。
待到看清楚张浚的身影之后,叶义问惨笑两声:“张相公,我真的不想是你出现在这里。”
张浚搬来凳子,坐在叶义问床前:“叶相公,如何不愿意是我?”
所谓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叶义问直接回应:“因为张相公与我一样,都是废物。”
张浚闻言怒火中烧,可见到叶义问的模样,还是压住了火气。
然而叶义问却不想放过张浚,继续说道:“只不过我还要比张相公强一些,因为我有自知之明。”
听到这里,张浚终于不耐起来,他直接起身踹翻了凳子以示愤怒,身手矫健,根本不像是个年过六旬的老人。
“叶相公,我是来探望病人的,为何要恶语相向?”
叶义问艰难摇头:“我已经要死了,可身为国家重臣,面对张相公,却又如何不去谈公事呢?”
“张相公,且听我一句劝,回家安享晚年,莫要掺和北伐之事了。到时候一身功名毁于一旦事小,耽搁了国家大事,方才悔之晚矣!”
张浚的怒火再也压制不住,他指着沉默不语的虞允文大声说道:“叶相公,你是想说他是吗?国家未来的安危就靠此一人是吗?就是因为我打败了富平之战,而他打胜了巢县之战?”
“可当日富平之战是何等情况,众将勾心斗角,怯懦避战,金贼锋芒正盛,若是虞相公去了,也未必能胜。”
“而在巢县,各路名师大将汇聚,金贼后路被断,又是强弩之末,若让老夫来,也未必会败。”
“你们为什么就因为富平之败,就认定老夫没有军略?就认定老夫发动北伐必然会失败?!”
张浚最后几句话声音巨大,乃至于有些放声嘶吼的意味。
叶义问睁着眼睛,艰难的看着张浚,嘴角扯出一丝笑容:“张相公,你这番话说的如此纯熟,是不是已经在心中演练过许多次了?是不是在午夜梦回,想到西军之时,就是这般说服自己的?”
“自己没有错,全是别人的错误,全是天气太热,是风沙太大,是地势太差。”
“张相公,你有没有想过,当日虞相公麾下只有一些残兵败将,外加山东义军罢了。他能做出此等大事来,张相公真的可以吗?”
张浚闻言愈加愤怒,却在喘了几口粗气后,沉静了下来:“我不想与一将死之人作口舌之争。”
上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下一篇:三国:神级选择,我召唤千古一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