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王业不偏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81节

  这也让他松了一气。

  蜀寇能参与夜袭的精锐甲士既然在后部,那么便不会再有时间去袭击主要由民夫辅卒与粮草组成的中部辎重营。

  他们已远离此地四五十里,几乎要进入陈仓道了。

  而且今日已是十七,月色开始越来越暗淡,夜袭变得不再容易。

  再过两日,等他后部全部走出这片矮山丘陵区域,进入崇山峻岭夹道的陈仓道,就彻底安全了。

  “府君还是不要下山的好,既然已经守了两个月,又何妨再多守一两个月?”张郃觉得此城值得一守。

  “诸葛亮前几日之所以一直对我大军衔尾追击,不过是不知我已经派郭淮、游楚、费曜率一万五千战卒回天水固守罢了。

  “但按时日来算,大概也就是这两日,消息就能从祁山堡魏延处传到他那里。

  “说不准今日中午之所以停止了追击,就是他刚刚收到了消息,准备挥师去天水拔城呢?”

  那位大书法家一阵恍惚:“郭使君竟是回天水了?一万五千战卒?那诸葛亮还要再去攻天水?”

  还以为诸葛亮来拔下辩呢!

  先前郭淮跟他说过,守上邽的时候守卒也不过六七千人,诸葛亮大军一个多月不能拔。

  如今一万五千战卒守天水,那不是绰绰有余?

  张郃道颔首:“我暂且分一千石粮食给韦府君,派都尉率五百战卒与郭府君一并驻守,两个月后,蜀寇自退。”

  如今大军总共有粮四万石,省着点吃,够吃二十天了,能撑到他杀下关中即可。

  诸葛亮现在必去天水无疑,进攻这座下辩城的可能性不大,派五百人把守,顺道修缮下城墙,疏通下护城河。

  一两个月后,这座城当也修缮得像模像样了。

  等他再回陇右,这五百人说不得还能当做奇兵。

  大书法家脸上愈喜:“那小臣就谢过右将军了!”

  虽然粮食没比原来多,但是至少多了五百人帮忙守城啊!

  “右将军是准备下了陇山后再打回来吗?”其人再次问道。

  张郃摇了摇头:“下了陇山又打回来,那我大军为何还要下山?

  “蜀寇堵在散关,我斥候无法探知他们在关中有多少人马,必须先下陇右与长安通消息再做决定。

  “好了,时间紧迫,夜长梦多,便不与府君多聊了。”

  张郃与韦诞道别,点出一名军司马与五百甲士,留下一千石粮食,吩咐了他们修缮城池之后,便勒马随大军继续向前走去。

  路上,他又叫来数名亲卫,让他们骑马去前方送信,让中部辎重营在进入陈仓道前务必保持警惕,再多添两百精锐负责夜守,莫要在最后关头让蜀寇夜袭得逞。

  傍晚,行军至河池县界。

  诸葛亮军果然没有再向东追来,而是选择拔军西撤。

  张郃安下心来,安营扎寨。

  入夜。

  月升。

  月落。

  凌晨。

  张郃刚刚睡下,却忽然跑进来一名在山上负责夜守之人,神色慌张。

  “何事惊慌?”张郃皱眉不已。

  “右将军,东面的天边好像有很大火光!”

第59章 建功立业,就在今日!

  一脸惊疑的张郃跑出营帐。

  却见东边不知二十还是三十里远的地方,火光冲天而起,把仍处于黑暗中的丘陵矮山轮廓勾勒出来。

  火光映照下,虽是凌晨昏暗,却也能看见滚滚浓烟氤氲天地。

  “怎么回事?”张郃惊疑不定,鼻子嗅探。

  由于武都全境是四面崇山峻岭,中间草甸丘陵的盆地地貌,加上仲春时节正是东风,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焦糊味。

  是草木被焚烧的气味。

  虽不刺鼻,却令人呼吸不畅。

  而他既然能闻到气味,那么此地大寨接近三万兵民必然也能。

  只由于下了死令,夜间喧哗及擅自出帐者斩,一时倒也没人敢闹出什么动静。

  但过不多时,当空气中的烟味越来越浓,开始有轻微的咳嗽声此起彼伏从黑夜中传来。

  “右将军,这大概是小股蜀寇在借火攻虚张声势,惊扰牛金、牛盖兄弟所统中部辎重营,想利用民夫辅卒制造混乱吧?”张郃亲兵统领张玉出言相问。

  牛金、牛盖兄弟跟着曹仁与曹真南征北讨十几年,沙场宿将,又有右将军这几日耳提面命,不可能营寨不稳而遭袭营火攻。

  倒是蜀寇以大火截其后路或前路,以惊扰之的可能性更大。

  张郃望着火光思索再三,微微颔首,表示认同。

  武都盆地四周被崇山峻岭所围,但这片山间盆地却与汉中盆地不同,并非是平原,而是由千沟万壑起伏不定的草甸丘陵构成。

  这也是为何十年前此地会有五万余落羌人聚居的原因,实在是此地很适合放马。

  但此番撤军,张郃顾不得什么放马不放马,只担心千沟万壑起伏不定的草甸丘陵太遮挡视线,又可供小股部曲行军,所以其人这几日一直小心提防蜀军可能发动的埋伏与夜袭。

  先是斥候前出二十里,后是对诸将耳提面命,再又是在全军挑选视力本就颇好的年轻青壮三四千人夜里轮换巡营,

  最后更是不惜代价杀牛宰羊屠马百余头,取肝脏牲血熬粥供两千多精锐食用,做资源倾斜,以使精锐在夜里拥有更好的战力。

  夜袭本就是小概率事件,毕竟夜间再怎么精锐也视力受限,一旦打起来就无法以旗帜指挥,注定只能以少数精锐发动。

  昨夜四五百蜀寇精锐来袭就是明证,但因早有防备,轻易便被驱逐。

  “右将军,咱们要不要组织人马截住他们?”亲兵统领张玉问话。

  “蜀寇大军在西在北,此地四面环山,他们想与蜀寇会军,只能是向西而行,又或从北面高山之间仅有的几条河谷北奔!

  “再看火光位置,咱们现在迅速组织人马往东北去,必能在几条河谷前把这支蜀寇精锐拦截!”

  张郃沉吟片刻,摇头否定:

  “算了,最多几百人罢了,不值得大动干戈浪费时间,先进陈仓道回关中要紧。”

  先前郭淮所领五千部曲,便是穿过武都盆地北面高山险峰中间的河谷缝隙,往天水北走的。

  不过,他亲兵统领刚说的往东北去必能拦截,事实上倒未必。

  此地沟壑纵横,千遮万掩,几百精锐从盆地中间的丘陵缝隙里行军偷偷撤走,并非难事。

  张郃朝远处冲天火光盯了一会,又命精锐持火把前出一里巡视,以防此地也出现蜀寇偷袭。

  黑暗仍然笼罩着这片长三里宽一里的营盘,好在除了此起彼伏的轻微咳嗽声外,并无别的喧哗。

  一夜未怎么入眠的张郃安下心来,回营睡下。

  空气中的焦糊味让他呼吸困难。

  然而就在他迷迷糊糊即将入睡之时,一阵急促细碎的脚步声传入耳中,把他再次惊醒。

  赶忙和衣起身,见进帐来人是亲兵统领张玉。

  “怎么了?”张郃眯着眼,有些惊疑。

  那亲兵统领张玉一脸的惊惶与焦急,嘴唇上下开合却几乎说不出话,好几息后才终于出声:

  “右将军…牛金飞马来报,中部辎重营出现大批蜀寇甲士,不知到底几千!

  “巡营守寨的将士先是被声东击西引到寨北,之后蜀寇竟从最不可能出现的南面杀出!

  “牛金只有三百余人守在南面,面对好几千蜀寇,便是依靠营寨工事也完全抵挡不住!

  “说蜀寇冲入寨后分成了几十上百股,先是烧了辎重粮草,后又开始焚烧营帐,驱逐民夫辅卒乱营!

  “民夫辅卒四散狂奔,牛金、牛盖二将在寨中难以维持秩序,最后只能带着本部精锐跑到营寨外面结阵以对!”

  张郃艰难地消化着消息。

  “几千人…确定是几千人?”

  “禀右将军,我家牛将军说至少四五千!”张玉身后那位一脸熏黑的信使气喘吁吁,“还请右将军发兵拦截!”

  张郃先是大惑不解,片刻后怔怔开口:“四五千人夜袭,蜀寇所有精锐尽出怕都不够吧?”

  然而话音甫一落地,其人便已是须发皆张,怒不可遏:

  “我五万战卒,才将将挑选出那么五六千青壮精锐夜守!

  “蜀寇如何敢孤注一掷,把所有精锐部曲全部撒到远离主力五六十里外的地方搞夜袭?!

  “难道就不怕回不去?!”

  这位右将军真真完全没想到,诸葛亮竟拿精锐部曲如此弄险玩命?!

  “哼!葛贼如此胆大妄为,视我张郃为何等人也?!我必教他有来无回!!!

首节 上一节 81/15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