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3节

  “陛下让人将消息传出来,必然是有用意的。”杜楚客看向阎立本,问道:“阎公,你觉得陛下这是何意?”

  阎立本略微沉吟,说道:“此事要看陛下想怎么处置吐蕃,吐蕃在大唐西北,中间又有吐谷浑,党项,苏毗,羊同相隔,就眼下来讲,征伐吐蕃并不现实,而且如今吐蕃又来请婚,只是吐蕃人的诚意又有所欠缺……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自知有失,然后自己弥补,所以,这东西,或许是陛下让我等传给吐蕃人,让他们警醒的。”

  “告诉他们太子在盯着吐蕃,大唐在盯着吐蕃,吐蕃最好最快和公主生出一个子嗣出来,若是不能,那么就别怪大唐用手段了。”杜楚客微微点头,同意了阎立本的看法。

  皇帝现在还不想和吐蕃撕破脸,但是吐蕃的险恶用心,又被太子给挑明了。

  太子不满吐蕃,甚至提防吐蕃。

  若是吐蕃不能早日和大唐公主有子嗣,那么太子便会推动对吐蕃用手段,甚至是用兵。

  在极短的时间内,阎立本和杜楚客,就将所有的一切全部都推了出来。

  “陛下在用太子,来逼迫吐蕃人,偏偏又让殿下将此事透露给吐蕃人,那这样会不会让吐蕃人觉得我大唐内斗不休,从而让他们越发的放肆,小觑我大唐。”杜楚客说完,皱着眉头看向阎立本,也看向李泰。

  原本还有些窃喜日后会让吐蕃人仇恨太子,而为自己所用的李泰也顿时清醒了过来。

  “吐蕃狼子野心。”阎立本轻轻的敲敲桌案,然后说道:“陛下何尝不是在考验魏王,所以此事,我们只能这么做,将消息透露给吐蕃人的同时,严厉的告诉他们,若是吐蕃人真的有别样的心思,魏王和太子一样,都不会放过他们。”

  说完,阎立本看向李泰,严肃的说道:“通完这则消息后,魏王府要切断一切和吐蕃人的联系,日后任何吐蕃人来见,一概不见。”

  “先冷他们一段时间,太子那里他们是得不到好脸色,到时候还是得来求殿下,那个时候,他们便只能由殿下来拿捏了。”杜楚客将后续的手段补充了出去。

  阎立本点点头,说道:“但殿下需要记住,吐蕃人在贞观十二年敢突袭松州,若是日后真的和大唐公主没有子嗣,那么他们就很有可能再突袭大唐,那个时候,这一切可能就是殿下的事情了。”

  李泰面色凝重的点点头。

  将来如果吐蕃人真的再突袭大唐,和吐蕃人有往来的他要承担极大的责任。

  更甚至于如果他做了皇帝,吐蕃突袭大唐,就是在突袭他。

  需要应对的,就是他的事情了。

  “本王记住了。”李泰认真的点点头,心中对于和吐蕃人的交往已经划下了准线。

  阎立本和杜楚客相互对视一眼,都能看到对方的轻松之意。

  “不管怎样,太子也好,吐蕃人也罢,对殿下而言,都不是最重要的,对殿下来讲,最重要的,是将《括地志》编修完成,这样,殿下才能够说其他,不然机会可能就会落到其他人的手里了。”阎立本最后叮嘱了一句。

  “是!”李泰肃然拱手。

  ……

  不知道什么时候,阎立本和杜楚客已经离开,书房之中只剩下李泰一个人。

  将李承乾和吐蕃人的事情再次清理出一个清晰的头绪之后,李泰才稍微松了口气。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出现在门外:“殿下。”

  李泰下意识的抬头,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府中的内侍令魏福,面色冷漠了下来,冷声问道:“查的怎么样了?”

  魏福拱手道:“殿下,府里是查出了几个吃里扒外的家伙,但和太子有关的一个都没有。”

  “没有,是没查出来吧,继续查。”李泰的神色不由得一狠,今日李承乾说他府里死了人,李泰心里顿时就是一个咯噔。

  “是!”魏福沉沉躬身,然后小心的开口道:“殿下,有些事情,不一定是府里的人做的,也有可能是外面的人,最近入府的外人,着实不少。”

  李泰的脸色顿时沉了下来,如果说问题不是出在他府里的人身上,那么很有可能是出在这些时日进入府里的外人身上。

  自从李泰开始编修《括地志》,来往他府里的文人墨客不知道有多少,要是有那么一两个钻入后院……

  “先查,然后将前院往后院的门封住几处,然后盯住进入后院的外人。”李泰的拳头紧紧的握了起来。

  “是!”魏福轻轻躬身。

  “还有,去少府寺找个人,将太子用少府寺调用藤甲制作机关的消息传出去,然后找人猜太子究竟拿那些东西做什么。”李泰的嘴角带起一丝冷笑,太子的事情,他不能亲自去做,不代表他不能找别人去做。

  太子,皇兄,弟弟我要你的麻烦,是永远不会停下来的。

  ……

  “呃!”一声惊呼在黑暗的房间里响起,躺在床榻上的苏淑下意识的睁开了一眼,然后就看到李承乾满身大汗,一下子直接坐了起来,甚至身体有些颤抖。

  “殿下,怎么了?”苏淑紧了紧身上的薄纱,跟着坐了起来,看着不时的李承乾,下意识的抓住了他的左臂,满眼担忧。

  “没事,孤只是做了个噩梦!”李承乾有些面色苍白的转过身,眼中满是血丝。

  这就是我们的女主了

第15章 承乾,你在长安,为父不安啊!

  月光横斜,窗影斑斓。

  中堂两侧,火炉微光。

  李承乾抱着明黄绢被,坐在短榻之上,耳中闪过内室苏淑有些不安的轻微动静。

  李承乾有些苦涩的笑笑。

  梦啊,噩梦。

  李承乾用力的咬牙。

  他有些记不住梦里的细节了,但是他父皇带着凶狠,又带着怜悯的声音不停的在他耳边响起:“承乾,你在长安,为父不安啊!”

  梦里依稀他的父亲穿着金色明光铠,手里握着锐利的长剑,剑刃抵在李承乾的面前,森寒的刃光照进了他的眼底。

  李承乾将自己的头埋进了被子里。

  他只感觉头脑一片的沉重。

  就连呼吸在这一时间都停顿了下来。

  真是一场荒唐的梦啊!

  如今仔细回想,虽然很多细节想不起来了,但大体的故事,他还是记得的。

  似乎是他的父皇要出征高句丽,但在出征高句丽之前,却亲自提着宝剑来到了东宫,要亲手杀了他。

  就在李承乾惊恐的难以理解的时候,他的父皇,太宗皇帝李世民,冰冷又凶狠的说出了那么一番话。

  承乾,你在长安,为父不安啊!

  为什么,为什么会不安呢?

  李承乾不过是刚刚计划,要趁着皇帝亲政高丽的时候,开始触及军权。

  他刚刚有了这个想法,夜里,他的父亲就已经在他的梦里提着剑来杀他了。

  李承乾尽力的让自己平静下来。

  虽然说日有所思也有所想,但这么快,怕也是有些不对。

  低头之间,梦里最后闪烁的一角,出现在了李承乾的脑海中。

  一道人影已经倒在了东宫门外的血泊之中,而那个人赫然正是李泰。

  他的父亲是在杀了李泰之后,再来东宫杀他的。

  ……

  李承乾轻轻的拍拍脑袋,夜梦虽然荒唐,但有的时候,也不是完全的没有道理。

  很多时候,那都是一个人潜意识深处经过了无数思想碰撞之后得出的结果。

  现在的李承乾,不仅是从在被废后度过了日夜反思的两年时光,甚至从后世人李乾的脑海中,获得了许多后人对他们这段时间的历史记载和评价。

  之前的大半年时间,李承乾都在琢磨这些。

  至于说他今日之所以会有此梦,恐怕只是因为今日他和他的父皇终于再度见面了。

  许修《考工志》,为东征高句丽做准备。

  只是他父皇的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李承乾并不怎么相信。

  他只是看到了在几年之后,利用他父皇亲征,能够夺取一二兵权的机会,但今夜,他的这个梦,或许是在告诉他,这条路行不通。

  如果他真的有这个准备,那么或许他的父皇绝对会在出征高句丽之前,就废了他。

  原因只有一个,皇帝亲征高句丽,李承乾坐镇后方,皇帝不安!

  呵!

  李承乾嘴角闪过一丝冷笑。

  他自己夜间的一场梦,让李承乾窥见了他的父皇心里深处最不安的想法。

  他害怕在他亲征高句丽的时候,李承乾会在后方作乱。

  甚至于这个想法,不只出现在李承乾断腿之后,很有可能在李承乾断腿之前,就已经出现在了他父皇的脑海中。

  所以,在李承乾断腿送回东宫的时候,他的父皇才会因为一根箭矢而迟疑。

  若他那位英明果断的父皇心里没鬼,那掌控宫廷一切的他,就不应该在出事之后,封闭玄武门,而是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派人出玄武门察查一切,但他没有。

  他在担心,他在害怕。

  当年他的那位表叔,隋炀帝杨广,东征高句丽,三次全部都失败了。

  尤其是三征高丽之后,大隋因此而灭亡。

  更是让他心悸。

  所以在出兵之前,他要清理一切后患,而这些后患,其中之一就包括李承乾。

首节 上一节 13/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