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8节

  李治登基之后,房遗爱却要谋反,以李治的性格,问题一定不是在李治身上,那么就是房遗爱的问题的。

  隐患深藏,绵延经年。

  或许,他们在李泰谋储的时候,就已经计划过要谋反了。

  毕竟李泰是次子,极像皇帝。

  有心效仿玄武门也不奇怪。

  李承乾的眼睛微微的眯了起来。

  上一世,他谋反的时候,便是将李安俨,李元昌、赵节、杜荷以及侯君集他们几个人召集起来,歃血为盟。

  他都如此,李泰的手脚一样少不了。

  李承乾太了解他的这个弟弟了,大聪明没有多少,但小聪明,却多的很。

  和房遗爱商量谋反,甚至写下血书,然后用这封血书去威胁房玄龄。

  这样事情听起来荒唐,但却极有可行性。

  被威胁的房玄龄难道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或许有吧,但他更加清楚皇帝的冷血。

  李泰是皇帝的次子,这些年皇帝不止一次说过魏王类我这种话,恐怕房玄龄的脑海中,玄武门的血腥味已经再度扑面而来了。

  但房玄龄对皇帝更加了解。

  李泰真要谋反是不会成功的,反而以皇帝的手段,哪怕房玄龄是玄武门功臣,他也会雷霆手段的灭了整个房家。

  所以,这种情况下,他才会选择对李承乾下手。

  因为这样对房家最好。

  所以,李承乾的对手,不仅是李泰,还有站在他后面的多谋的房玄龄。

  但这对李承乾来讲不是坏事。

  因为房玄龄的介入,会让时刻盯着东宫的皇帝警惕起来。

  ……

  崇教殿中,沉默许久之后,李承乾终于再度开口:“明日让太子仆寺寺丞卢护,去崇文馆协助搬运东西去吧,顺带,砸断他的腿,两条一起砸断。”

  “是!”李安俨脸上满是凶狠,然后又小心的说道:“这样会不会太便宜他。”

  李承乾抬起头,笑笑,说道:“派人将他的家人全都接到宫里来,东宫在他伤病之时,允许他在宫里养伤,同时让太医给他治疗,一直到他伤好为止。”

  “是!”李安俨眼皮忍不住的跳了起来。

  “明日下午,孤要去立政殿去看晋王和晋阳公主,一切就安排在下午吧。”稍微停顿,李承乾冷冷笑笑,说道:“让通事舍人高真行主持下午记录诸事。”

  “喏!”李安俨惊讶的看向李承乾。

  高真行可是中书令申国公高士廉的儿子啊!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东宫虽然到处都是父皇的眼线,但是这种事情,在没有确凿的证据之前,父皇是不会轻易介入的,所以我们需要有个人站在我们面前来抵挡来自梁国公的试探。”

  “所以是申国公。”李安俨顿时就明白了过来,能挡住当朝尚书左仆射的,只有当朝中书令,如此一来,日后朝中恐怕就不会安宁了。

  “还有一件事,让张思政从今往后,只负责夜间驻守。”李承乾有些艰难的从内设机关的主榻上站了起来,藤木甲让他的腿一直笔直的卡在下面的凹槽里,这才没有让别人看出异样。

  李安俨赶紧过来搀扶李承乾。

  李承乾侧头,冷冷的说道:“派人盯死他,若他有任何不轨之行,直接杀了他,然后……昭告整个东宫,乃至于整个朝堂!”

  “喏!”李安俨凛然应命。

第21章 手足情深李承乾,忠厚正直李义府

  宫室重重,戒备森严。

  刀槊如林,凛冽寒光。

  穿过献春门的宫禁,坐在步辇之上的李承乾,侧身看向脸色微微有些苍白的苏淑,握住她的小手,低声问道:“无恙吧?”

  “妾身无恙。”苏淑看向对面的万春殿,还有后面的立政门,立政殿,轻声说道:“妾身已经很久没有来这里了。”

  李承乾抬头,看向立政殿。

  在他的母后还活着的时候,立政殿便是他母后的居所——皇后寝宫。

  李承乾小的时候,还没有入东宫之前,他也有很长一段时间生活在立政殿里。

  直到后来他搬去东宫。

  至于苏淑,她来这里的次数也不少。

  皇后还没有过世之前,苏淑便经常陪李承乾前来立政殿请安。

  虽不至于晨昏定省,但每日基本都要来一次。

  尤其是后来皇后病重,她还不止一次的贴身照顾。

  但自从皇后过世之后,皇宫和东宫之间森严的壁垒,立刻就坚不可摧的竖了起来。

  她就再没来过这里了。

  “一切其实都还好。”李承乾轻叹一声,轻轻笑道:“稚奴和兕子一直住在这里,父皇其实很少到这里来的,反而是薛婕妤经常来这里照顾稚奴和兕子,不过今日薛婕妤不在。”

  很多人一听婕妤,就下意识的以为薛婕妤是李承乾父皇李世民的后妃,但根本不是,薛婕妤其实是李承乾祖父李渊的妃子。

  因为薛婕妤无子,所以在高祖李渊还活着的时候,她就常常被皇后叫到立政殿,照顾刚刚出生没多久的李治和晋阳公主。

  “其实还是他们两个这样好,躲在宫里,也不用接触外界的风雨。”苏淑满脸关心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轻轻笑笑,低声道:“谁都有那么一天,不过……天地造化,命途有争而已。”

  “嗯!”苏淑重重的点头。

  ……

  宫室简朴,宏大沉稳。

  立政殿前,数人肃然站立。

  步辇落下,李承乾在苏淑的搀扶下站了起来,然后稳稳的落在地上。

  这个时候,李承乾才看向站在一旁的身穿一身紫色袍服,十二岁年纪,模样清秀的小李治,还有后面只有七岁模样,穿一身金粉色小襦裙,但却装的很严肃的晋阳公主。

  “见过皇兄,皇嫂。”李治和晋阳公主同时对着李承乾认真行礼。

  站在李治和晋阳公主身后的两人,也同时拱手:“臣太常博士、晋王侍读许叔牙;臣监察御史,晋王文字李义府,见过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殿下千秋。”

  李承乾下意识的抬头,目光落在了身前一身恭敬的李义府身上。

  李义府,笑里藏刀李义府。

  对了,李承乾想了起来,这个被后世称作“人猫”,现在看起来一脸忠厚正直的奸相李义府,他很早就是李治身边的人了。

  实际上,李承乾前世对李义府并没有多少关注,真正对李义府印象最深的是李乾。

  长孙无忌被李治流放之后,真正开始掌握朝政的人,就是李义府。

  可惜李义府做的有些过了,最后被李治罢官流放而死。

  很多后人以为,李义府能走到后来的位置,是因为他投靠了武后,在废王立武之事中坚定的支持武后,但实际上李义府是李治的人,他很早就是李治身边极少的亲信之一。

  李义府后来能成为宰相,全是李治的提拔。

  甚至在废王立武风波当中,李义府坚定的支持武后,就是因为他本就是李治的亲信。

  不过,如此一来,后来李义府被罢相……

  “殿下。”许叔牙这个时候开口,说道:“本来今日是应当让殿下和晋王兄弟相处,但晋王还有功课没有做完……”

  “无妨。”李承乾温和的摆摆手,说道:“孤今日和太子妃,就是来看看稚奴和兕子,一会就回去了,来人,把东西都拿下来吧。”

  “喏!”身后众人立刻开始从步辇上搬运东西。

  李承乾伸手,一手揽住李治的肩头,一手拉住晋阳公主,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你皇嫂亲自缝了两件衣裳,另外还带了几套其他制式的衣裳,也不知道合不合适,你们两个待会试一下,其他还有一些糕点,还有些中午特意做的小菜……”

  ……

  李义府小心的站在许叔牙的身后。

  认真的看着太子和太子妃将带来的大量东西,一件件的交代给晋王和晋阳公主。

  之后,又关心的问了他们的学业,仔细看了两人的书法。

  甚至在立政殿提早用了晚膳,这才离开。

  临走前,太子妃又拉着晋阳公主说了很多女儿家的贴己话。

  家人情谊,在短短的一下午,温馨的充斥在了立政殿的每个角落。

  李义府忍不住的看向了许叔牙。

  他们两人今日之所以会在这里,就是因为如今东宫和魏王府明争暗斗激烈,许叔牙担心事情会牵扯到晋王,这才强行留了下来。

  不过看的出来,太子并没有将晋王拉扯进去的意思,他们有些过于担心了。

  ……

  立政殿前,夕阳层霭。

  李承乾拉着李治的手絮絮叨叨说了许多,一直到苏淑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夫君!”

首节 上一节 18/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