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95节
李承乾抬头看向李钰,平静的说道:“最后一件事,便是李钰举告房相谋反案,李钰,孤再问你一遍,你确认要举告房相谋逆吗?”
李钰猛然间一个哆嗦,一个忍不住直接跪倒在地。
朝中群臣齐齐的看了过去,眼神无比惊讶。
三日时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第284章 殿中反口
武德殿中,两名金吾卫拖着李钰来到了大殿中央。
李钰跪倒在地,神色微不可查的轻轻颤抖。
群臣目光收回,转身对着李承乾微微躬身。
他们明白,李钰和杨虎,郑涵的死必定有所关联,所以太子提及的时候,他才会如此害怕。
房玄龄谋逆,具体怎么查,只有皇帝能够抵定。
这件事情,他们都压不下来,甚至李承乾身为太子,也只能利用大雪为由,能够稍微拖延一点时间。
但如今,已经拖不下去了。
……
李承乾看着李钰,神色淡漠的开口道:“诸罪之首,是为十恶: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
李钰跪倒在地,李承乾每说一项,他就忍不住颤抖一次。
他的脸色已经难看的可怕,仿佛这十恶,是他自己所犯一样。
“十恶之首,是为谋反。”李承乾低头,看着李钰,平静的开口道:“李钰,陇西狄道人,举告司空,长安留守,尚书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谋逆,孤问你,可有此事?”
“有!”李钰的声音不知道为什么,有些沙哑。
李承乾平静的点头,然后看向侧畔:“马周,拿奏本,让他签押。”
一侧几案之后的马周,拿着写着李承乾刚刚说的话写成了奏本,起身走到李钰身前,将奏本放在地上,毛笔摆在他的眼前。
李钰看了一眼奏本,奏本上是李承乾以刚才那些话为基础,写就的关于李钰举告房玄龄谋反之事。
上面写着,下面附有大理寺呈送的公文。
公文上有李钰的签押,如今李承乾的公文上,也要李钰来签押。
李钰看着眼前的毛笔,想要伸手去拿,但在这一瞬间,却像是碰触烫红的烙铁一样,瞬间又收了回去。
朝中不少群臣眼中忍不住的带出无比的嘲讽。
到如今,谁看不出来,李钰举告房玄龄谋逆,这里面猫腻很大。
但究竟是谁指使他举告房玄龄谋逆的,群臣都知道千牛卫在查,但时间太短,根本什么都没有查出来。
“父皇英明神武,洞彻万里,此中之事事关重大,不管如何,父皇都是会彻查清楚的。”李承乾看着李钰,身体微微前倾,然后淡淡的说道:“你放心,只要事情属实,该是怎样,就一定会是怎样。”
李钰莫名的再度打了个寒战。
皇帝英明,皇帝英明吗?
李钰他之所以举告房玄龄,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实际的证据,他所仪仗的就是杨虎曾经说过的一句话。
房遗爱曾参与魏王谋逆。
本来他还有所犹豫,但是杨虎说要去找房玄龄勒索,加上后面赌场追的很凶,所以他没有丝毫犹豫就去大理寺举告,但偏偏碰上了大雪,一切又被拖延了三日时间。
三日时间,杨虎死了。
三日时间,李钰对于皇帝也有了更深的认知。
原本在他的想象中,皇帝一旦知道房玄龄谋反,立刻就会勃然大怒,然后掀起大狱,最后杀戮无数。
他这个举告者,自然会得到皇帝的无数赏赐。
然而,先是跟在房玄龄的身边,亲眼看着白发苍苍的房玄龄,每日辛苦的处理公务,自身也不贪图享乐,同时,在房玄龄的书房,他也亲眼看到了房玄龄在处理无数隐秘至极的事情。
这些事情,是全部都要禀奏到皇帝那里的。
皇帝也并没有民间传言的那么圣明。
那么他举告房玄龄谋逆,皇帝真的会信吗?
尤其杨虎死了。
杨虎一死,他原本的心中无比笃定的事情,也不再笃定。
房遗爱真的参与到魏王谋逆案中了吗?
万一最后皇帝查出房遗爱没有谋逆,那么该死的就是他了。
最后,就算是皇帝查出房遗爱牵连魏王谋反,但仅仅是牵连,最后只处置房遗爱,而且是轻拿轻放,甚至根本不处理房玄龄,那个时候,李钰他自己还能活吗?
无数的想法这一刻不停的冲击在李钰的脑海中,握在马周手里的毛笔,在他的眼里,就是有千斤重一样,一点也不敢接过。
……
看着已经彻底动摇了的李钰,李承乾心中却是不由得叹息。
如果给他足够的时间,让他跟在房玄龄身边一个月,亲眼去见房玄龄一个六旬老人是如何处理无数朝中公文。
最好房玄龄还能病上两场,李钰恐怕就真的要痛悔了。
可惜了,一来房玄龄并不是真的呕心沥血的处理朝政,二来,这一切给他的时间太短了。
所以只能将种种巧合凑起来,来对他进行恐吓。
李承乾看着李钰,再度开口道:“人做事,最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如果你觉得自己是对的,签字画押,孤立刻将奏本送到辽东,交由父皇如此,但如果你觉得自己良心不安,愿意回头是岸,那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孤还是那句话,假如你觉得是自己错怪了房相,有意收手,那么孤保证,日后不会有任何人去骚扰你,打扰你的生活。”
“任何人吗?”李钰突然间抬头,神色间带出无比的惊喜。
“是的,任何人!”李承乾点头,然后看着李钰,皱眉头道:“怎么有人打扰过你吗?”
群臣顿时跟着看向李钰。
“没有,没有!”李钰赶紧摆手。
“那便好。”李承乾看向房玄龄,然后摇摇头,说道:“房相心胸广阔,眼里恐怕也没你这号人物。”
房玄龄面色平静的拱手。
李承乾转身看向李钰,神色平静下来,开口说道:“诸事从实,按照你自己现在掌握的东西,还有自己的判断,你自己来做决定,签押或者不签押!”
一时间,群臣齐齐的看着李钰,眼神幽深。
李钰一时间无比的迟疑起来,三日之前,他还信誓旦旦的举告房玄龄谋逆,还要太子将他送到皇帝那里去,现在,却要他反口,哪怕是有良心,事实什么的作为依据,但这个口,他真的不好开。
“殿下!”李钰突然抬起头,看向李承乾,然后叩首道:“草民……”
话刚说了两个字,跪倒在地上的李钰突然身体一歪,直接倒了过去。
李承乾猛然间从长榻上站了起来。
马周伸手探了探李钰的鼻息,随即转身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他无恙,只是晕了过去。”
晕了过去?
李承乾微微一愣,马周在这个时候对着李承乾轻轻摇头。
李承乾顿时便明白,这个所谓的晕了过去,也是假的。
李承乾顿时感到无比的好笑,现在这个时候,他竟是直接“晕”了过去。
人才啊!
李承乾直接摆手,说道:“宣太医,将人救醒!”
“喏!”
……
李钰“幽幽”的醒了过来,看了面前的马周一眼,然后抬头,看向长榻之上的李承乾。
最后李钰转身看向房玄龄,对着他直接叩首道:“梁国公,这几日跟在国公的身边,亲眼见国公每日忙碌公事到深夜,生活朴素,吃用简单,甚至比一般百姓也没好多少,草民便知道自己可能错了,而今日听到坊正之死,草民这才发觉自己可能被人利用了。”
房玄龄微微一愣,被人利用,这样一句话就将自己的所有责任全部都撇清了吗?
不过房玄龄知道,事情能到这里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实际上从那日李承乾让李钰时刻跟着他,房玄龄就敏锐的察觉到李承乾的意图。
宰相从来就不是一个容易做的事情。
每日有无数的公文需要处理,里里外外要见无数的人。
也就是房玄龄的身体还算不错,不然他早就倒下了。
看看高士廉,请求致仕已经好几次了。
所以,李承乾才让李钰跟着房玄龄,让他知道,房玄龄不可能去谋反。
至于说那些百骑司的事情,有的是房玄龄自己需要处理的,有的是李承乾放过去的。
这便有些恐吓的味道的。
加上今日的杨虎之死,李钰已经吓破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