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76节
“出错了!”
“太子的意思很明白,也很直接,人老了就要服老,不然真要是出了大错,就后悔莫及了。”长孙无忌神色淡然。
“父皇?舅舅?”李治惊讶的看着长孙无忌。
“是的。”长孙无忌点头,平静的说道:“太子就是这个意思,臣和陛下都老了,老了就容易犯错,若是都不服老,将来治理天下出了大错怎么办?”
李治的神色更加惊讶:“皇兄那么说,舅舅你竟然就这么接受了。”
“人都在变老,不管是陛下还是臣都是如此,这是天道之理,是无法避免的。”长孙无忌看向李治,摇摇头,说道:“况且就算是老了又怎样,年轻的一辈,想要做到替换臣的地步,起码需要十年。”
李治微微一愣,随即缓缓的点头。
现在的年轻一辈,最出色的,无过于故郯国公张公谨的长子户部侍郎张大象。
这一位是朝中年轻一辈最有机会成为宰相的。
然而即便是张大象,想要从户部侍郎升为户部尚书,起码需要五年的时间,这还是他立下大功的时候,而想要做宰相他需要立下更大的功劳,又得是五年。
这中间不能一点错误,不能调到地方历练,不然起码还要耽搁十年的时间。
一来一去二十年过去了。
“况且,就算是有人能够替代臣,又会是什么人呢。”长孙无忌看了李治一眼,淡淡的说道:“长瑞如今已经是太子家令,而大郎,已经是秘书监。”
李治明白了,如果以长孙无忌大唐以关中而治天下的说法,那么将来顶替他们的必然是他们的子侄一辈,和他们自己又有什么区别。
“至于陛下!”长孙无忌微微摇头,说道:“陛下的身体没有那么好,如今的情况,最多支持半年,就要放下政事到山中休想,到之后天下治理就是太子的事情了,然后再过半年,陛下再回来……”
“所以,那日的那件事情,其实是父皇和皇兄在达成默契,日后父皇和皇兄各掌天下半年。”李治面色淡漠,随即,他抬头看向长孙无忌,问道:“舅舅,皇兄为人是不错,但这种事情,他真的能够忍下去吗?”
长孙无忌看着李治,轻叹一声,说道:“殿下太不了解太子了,太子早几年虽然犯了一些错误,但如今却最是知道天下治理之事,所以,他不是在忍,他是在利用陛下,一步步的掌握天下……同样的,陛下也在一步步的将天下传给太子。”
李治咬着牙低下了头。
他没有想到,在他看不见的地方,皇位的传承已经开始了。
“陛下和臣说过,高祖皇帝在六十岁的时候,退位为太上皇,若是陛下他自己能够活到六十岁,也会在六十岁的时候退位为太上皇的。”长孙无忌看着李治,摇头道:“也就十年,十年时间,足够陛下将天下完全交给太子了,然后他就做他的太上皇安享晚年。”
李治低着头,轻轻点头,然而他的眼底却闪过一丝冷笑
十年,皇帝还能活十年吗?
第357章 愿武才人早生贵子
夜色之中,马车晃晃悠悠的朝晋王府而去。
李治靠坐在马车深处,看着前方,一动不动。
他的眼神中满是冷漠。
皇帝已经开始逐渐的将权力移交给太子。
太子同样利用皇帝在逐渐的掌控天下。
他们相互给彼此的默契时间是十年,十年之后,皇帝就会退位为太上皇。
皇帝对于太子继位,已经不会再有任何别的想法。
太子将会是他唯一的继承人。
不是李治。
是啊,李象都已经是皇太孙了,皇帝怎么可能还会想着要废太子。
但是,他们真的能够顺利的完成权力交接吗?
他们就真的对彼此那么信任吗?
皇帝就不害怕太子突然间等不及强行逼宫继承皇位吗?
太子就不害怕皇帝突然间想要换人,代替他成为太子吗?
李治拳头紧紧的握住。
他从来没有想过,父皇和皇兄之间还有这样的默契……
李治微微一愣,他们真的有这样的默契吗?
这些话都是舅舅跟他说的。
而舅舅的目的,自然便是如同他最后说的那样,希望李治能够安心的在地方做一辈子的牧守。
或许,那些话都是舅舅编出来骗他的。
李治轻轻的闭上眼睛,脑海中思绪纷飞。
父皇和皇兄之间一定是有默契的,但是这样的默契未必就是舅舅说的十年。
以父皇的身体,能够撑的了十年吗?
五年便已经是顶天的了。
皇兄等五年可以,等十年,他等不下去。
李治的心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也就是说,舅舅和父皇都认为父皇能够再撑五年不成问题。
至于五年之后,能够撑得一年是一年。
李治抬起头,他必须打破父皇和皇兄之间的默契。
他需要让父皇活的很久。
不,要让父皇自以为自己可以活得更久。
让皇兄以为父皇可以活的更久,然后让他失去耐心,最后动手作乱。
李治轻轻的笑了。
他不需要皇兄真的作乱,只需要让父皇以为皇兄会作乱就足够了。
然后以父皇的名义诛杀皇兄,最后拿着皇兄的人头,逼父皇退位为太上皇,将皇位传给他。
“咦!”李治轻轻一愣,这一切怎么感觉这么熟悉啊!
“哈哈哈!”李治突然大笑了起来。
很快,李治的笑声就收敛了下来,不过他脸上的笑容一刻也没有放下过。
一直到回到府中。
“殿下,宫中有信传出来了。”姬家福低声在李治耳边说了一句。
李治神色顿时肃然起来。
……
书房之中,李治将一封密笺放到了火烛上轻轻点燃,然后看着一点点的燃成了灰烬,慢慢飘落在火盆中。
一杯水从上方直接浇了下去,直接将灰烬冲散。
和火盆中剩余的灰烬搅和在一起。
李治抬起头,看向姬家福:“皇兄前几日见高句丽国使,然后从玄武门入宫,前往两仪殿,但是在路上,皇兄遇到了曹王,告诫他要好好读书,将来替父皇镇守地方。”
“殿下,太子这是在收买人心。”姬家福看着李治,目光飘向东宫方向,眼底全是愤恨。
李治点头,说道:“皇兄伪善,行事历来如此,但可惜,不仅父皇看不透,舅舅一样也看不透,还想着将来皇位传给皇兄呢。”
“是!”姬家福很赞同的点头。
“不过皇兄的伪善也不是没有效果的。”李治微微摇头,如今皇帝哪怕认为自己还有十年寿命,他也需要开始思索自己的身后事。
皇位只是其中一样,还有皇帝所生的众多子嗣。
太子此番如此对曹王,加上他和赵王的关系也不错,和纪王也友善……
该死的,李治紧紧的握住拳头,咬牙道:“皇兄他很多年前,就已经开始表演孝悌了。”
姬家福微微一愣,想明白了李治的话,他的脸色瞬间就阴沉了下来。
“太子如果真的孝悌,那么魏王又何至于被逼谋反。”姬家福看向李治,问道:“殿下,为何陛下就是看不透这些呢?”
“父皇想的自然很多。”李治摇摇头,轻声冷笑道:“父皇的嫡子当中,只剩下皇兄和本王,若是废了皇兄立本王,父皇自然便要考虑其他方面,就比如皇兄如今已经五个儿子,一个女儿,而且太子孺人张萱又怀了一个,若是本王继位……”
李治继位,恐怕不仅会杀了李承乾,甚至李承乾的几个儿子女儿,一个都不会活着。
这一点,皇帝自己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当年玄武门事变,皇帝可是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子嗣都杀了个干干净净的。
皇帝都是如此,他怎么会不担心李治也会学他。
而且相比于太子有五六个子嗣,他李治却连一个都没有……
“该死。”李治突然恨恨的咒骂了一句。
他突然间想到了三年前。
那个时候,他差点娶了太原王氏的女儿为王妃,是太子说年纪大点的女人好生养,他才娶了赵氏……
咦,不对,太原王氏的女儿如今也没有怀孕。
这一次东宫怀孕的太子孺人张氏,入东宫的时间,可比李治大婚还要早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