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53节

  “你的身子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你就是生三四个孩子,也没问题。”李承乾轻轻捏了捏王幽兰的鼻尖。

  神色有些黯淡的她顿时笑了,笑的如同鲜花一样灿烂。

  “而且这样也没有什么不好,起码,你的心能更多放在朕的身上,不至于被孩子分走。”李承乾将王幽兰搂进怀里,同时说道:“你没发现,这段时间,朕在各个宫里,就属来你这边最多吗?”

  “啊!”王幽兰顿时又恍然又惊讶的看着李承乾,顿时她的眼中满是浓郁的喜意。

  李承乾抱着她,低声问道:“对了,最近你阿耶有没有给你来信?”

  “有!”王幽兰点头,然后有些疑惑的看着李承乾问道:“阿耶说了,陛下通过妾身家中的渠道,将大量的粮草军械运到了松州,妾身不明白,陛下为什么这么做?”

  “大唐和吐蕃要开战了,但为了不让吐蕃知道大唐在准备,所以用太原王氏的渠道在遮掩。”李承乾起身,一把将王幽兰抱了起来。

  他一边往外面走,一边说道:“告诉你阿耶,王家若是有什么想从军立功的子弟,好好抓住这次机会。”

  “嗯!”王幽兰也不知道听到没有,身子紧紧的缩进了李承乾胸膛中。

第419章 清洗门阀,皇室丑闻,酷吏丘神勣

  晨光斑斓,清风微扫。

  内殿之中有些浑浊的气息被一扫而空。

  李承乾侧身看向一旁睡在被单之下的王幽兰,不由得轻轻笑笑。

  不知道是不是他昨晚说了什么,以致于她昨夜多少有些痴缠。

  李承乾伸手在她的脸颊上轻轻抚过。

  这个可怜的姑娘,她做妃子可比她做皇后要自在多了。

  李承乾稍微收敛神色,王仁祐可比她的女儿要聪明多了。

  不管是松州方向,还是兰州方向,都开始准备战事,但实际上,现在往军前调动的兵力都不多。

  现在这个时候,李承乾还不想让松赞发现他的真正布局。

  士卒方面好说,一旦开战,骑兵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杀到军前,但各种粮草和军械,却是必须要提前就运到的。

  李承乾的确通过太原王家的渠道送了一部分粮草军械到松州,但到现在,效果还没有显现出来。

  他这么做,除了隐藏真是目的以外,同样也还有一个想法。

  那就是希望太原王家也能够在这方面出些力气。

  毕竟他今年登基,免了天下所有百姓的田税和租税,朝中收入大减。

  当然,如果是开战,挤开始能够挤出来的,但是一旦消耗过大,就难免要影响以后。

  这个时候,太原王氏如果能主动的进献一部分钱粮,那么李承乾也会在其他方面进行弥补。

  官职便是其中的一部分。

  对王幽兰的格外宠爱,是另一部分。

  王仁祐听懂了李承乾的暗示,他甚至已经着手在做了,所以让王幽兰在他面前刻意的提了一句。

  李承乾接受到了这个信号,同时也传话,日后,王家在入仕方面,李承乾会进行很大的优待。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别的算计。

  关中门阀这些年在朝中占据的位置太多了,从稳定李唐“以关中制天下”的大局,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这些年,他们也有些懈怠了,良莠不齐的什么人都往朝廷里塞。

  李承乾做太子时,还能忍受,尤其前几年,皇帝东征,需要各方效力,便没有怎么在意。

  但是如今,李承乾已经登基,他需要他的大唐,如同一个正在冉冉上升的大日一样,需要的托起的动力,而不是往下拉的累赘。

  这个时候,引入河东派系,让他们相互对撞,清洗一些残渣,是很有必要的。

  李承乾躺在床榻上,轻叹一声。

  上一世的时候,李治做皇帝,就是发现了这些,所以最后和长孙无忌翻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李承乾实在不知道,他如果要进行关中门阀自身的自我清洗,长孙无忌会不会成为他的阻碍。

  如果是的话,那么他免不了也要对长孙无忌动手了。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在殿外响起,徐安的语气急促的在殿外喊道:“陛下,出事了,长广大长公主快不行了。”

  李承乾猛然起身,看到王幽兰迷迷糊糊的要醒过来,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说道:“没事,你继续睡。”

  “哦!”王幽兰重新躺了下来,迷糊之间,又睡了过去。

  李承乾小心的起身,换上衣服来到殿外,直接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公主府刚刚传来消息,公主突然间昏厥了过来,然后延请御医,御医一到,竟然说公主已经是性命垂危,命在顷刻。”徐安拱手,面色沉重。

  长广大长公主不仅是李承乾的姑母,还是是洋州刺史赵节的母亲,而赵节是李承乾的绝对亲信,赵节如今还在洋州,长广公主的事情,李承乾不能不在意。

  而且,长广公主还是前相,如今的工部尚书杨师道的夫人。

  这里面不管是哪层身份,都不由得李承乾不着急。

  快步走到了承恩门下,李承乾的脚步突然慢了下来,他抬头道:“备马,现在朕就去公主府!”

  “现在?”徐安一愣,随即面色微微有些难看的说道:“陛下,马上早朝了。”

  “告诉诸卿,今日早朝延后,又不是大朝。”李承乾说完,然后快步的朝着东宫外面而去,也不管其他人是不是准备好。

  ……

  长安大街上,晨钟轰响。

  不少百姓刚刚从坊门中出来,恰好走到了大街上,就看到一身黑底金丝衮龙袍的皇帝,骑马朝着胜业坊方向,急奔而去。

  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瞪直了眼睛。

  虽然后面有无数金吾千牛在紧随,但是皇帝独自一人在前面狂奔。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这是怎么了。

  是太上皇有事吗?

  太上皇有事应该去南面的终南山啊,怎么去了东面了?

  直到李承乾进入了长广公主府,长安城中的百姓和官员才知道,长广公主突然不行了。

  一时间,长安城中议论纷纷。

  李承乾没时间管长安城的百姓在议论什么,他进入长广公主府后,就直接朝着后院而去。

  杨师道已经接到了消息,带着儿子杨豫之从里面走了出来,看到李承乾,两人还有一众仆人侍女立刻躬身道:“参见陛下!”

  “不必多礼。”李承乾直接摆手,快步朝房中走去,同时问道:“姑母身体如何?”

  杨师道稍微犹豫,但还是跟着一起进入房中,低声说道:“御医说,也就是个半时辰的事情了。”

  李承乾脚步微微一顿,面色沉了下来,随即他脚步轻缓的进入了内屋。

  内屋床榻之上,已经年过四旬的长广公主就躺在床榻上,闭着眼睛,面色苍白,呼吸微弱。

  一旁的侍御医李秦依旧不停的在长广公主的脸上用着针。

  听到旁边的侍女口呼“见过陛下”,李秦这才稍微侧身,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直接摆手,说道:“不必多礼,姑母这是怎么了,还有救吗?”

  李秦点头,然后说道:“公主突发风疾,而且病的很重,至于说有救……”

  李秦下意识的看向了杨师道。

  “直说。”李承乾有些不高兴的皱眉。

  杨师道对着李秦点点头。

  李秦松了口气,直接说道:“陛下,也不是没有办法,但是需要冒些风险,需要在公主头顶百会穴下针……”

  “百会穴?”李承乾现在终于明白其他人为什么迟疑了。

  百会穴是人体要害,一旦在百会穴动针,是可能会要人命的。

  所以杨家人自然不愿意冒险。

  但是不冒险人又活不了。

  局面就僵在这里了。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然后他突然转身,看向杨师道,还有杨豫之等人,问道:“姑母怎么会突然至此?”

  杨师道神色哀伤的轻轻摇头,说道:“臣也不知道,这些日子,臣都在忙碌工部之事,昨夜回来的晚,是在书房睡的,今日还没起,就听到了外面的叫喊声,等到臣赶来时,公主已经晕倒了。”

  李承乾对着杨师道微微点头,然后目光扫向了杨豫之。

  相貌堂堂的杨豫之,这个时候的眼神却莫名的有些闪躲,他快速的低身拱手道:“陛下,阿母是出门的时候,突然遭了冷风,这才不慎遇险。”

  李承乾深深的看了杨豫之一眼,然后转身看向李秦,说道:“爱卿,动手吧。”

  “是!”李秦长长的松了口气,拿出一根七寸长的银针,然后在火焰上轻轻炙烤,片刻之后,他用丝绢稍微擦拭,然后在来到长广公主身后,一针瞬间伺候长广公主的百会穴。

  速度奇快无比,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银针已经刺入。

  “呼!”躺在床榻上的长广公主突然长出一口气,随即,浑身松软了下来。

  “母亲!”杨豫之下意识的就要扑过来,李承乾身体一侧,挡住他说道:“姑母的气已经通了,现在,所有人都出去,留下李卿慢慢调理。”

首节 上一节 453/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