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54节

  “喏!”杨师道拱手,然后目光死死的瞪了儿子一眼。

  杨豫之这才缓过神来,对着李承乾拱手道:“臣领旨。”

  ……

  后院门外,李承乾看了眼被赶出老远的杨豫之,然后才看向杨师道说道:“杨相,姑母的情况虽然有所好转,但日后还是需要照顾,朕今日看,表弟他的性情有些急躁,便算了吧,杨相先忙碌几天,朕现在就下旨将赵节调回来。”

  杨师道沉沉的点点头,拱手道:“谢陛下关心。”

  “不必如此。”李承乾稍微笑笑,说道:“姑母身体安康,才是对孤最好的报答,毕竟父皇还病着呢。”

  杨师道脸色微微一变,他很认真的拱手道:“臣领旨。”

  太上皇现在身体怎样,杨师道这个曾经的宰相还是知道几分的。

  长广大长公主,怎么说也是太上皇的亲妹妹,如果长广大长公主真有个万一,影响到皇帝……

  杨师道想也知道情况会是怎么样的可怕。

  “好了,朕该走了。”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宫中早朝还都在等着呢。”

  杨师道这才想起,今日还有早朝,而皇帝却是连早朝都顾不上就直接来了他家中,一时间,他忍不住感激的拱手道:“多谢陛下!”

  “不用这样,都是自己人。”李承乾摆摆手,说道:“郡公,家里注意点。”

  杨师道有些茫然的抬头,但李承乾已经大踏步的远去。

  ……

  公主府外,金吾肃立,长槊如林。

  李承乾平静的走了出来,就在这个时候,一辆黄篷马车在他面前缓缓的停了下来。

  随后,一名身穿绿色襦裙的三旬美妇走了下来,赫然是李承乾的六姑母,永嘉公主。

  看到李承乾,永嘉公主的眼神不由得微微一缩,但她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上前对着李承乾福身道:“臣妾见过陛下。”

  “姑母不必多礼!”李承乾疑惑的看着永嘉公主,问道:“姑母怎么过来了?”

  “臣妾听说皇姐病倒,所以前来探病。”永嘉公主说完,赶紧低头。

  “长广姑母已经醒了过来,姑母现在进去便是。”李承乾稍微让开一点路。

  “多谢陛下!”永嘉公主赶紧福身,然后快步的从李承乾身侧走过。

  看着永嘉公主的背影,李承乾的眉头紧紧的皱起,不应该是先恭送他这个皇帝先离开吗?

  怎么作为一个公主,还能在这样的礼节上出问题。

  李承乾轻轻闭上眼睛,然后睁眼,冷声说道:“来人,传右千牛卫郎将丘神勣,宫中见驾。”

第420章 丘神勣,皇帝的黑手套

  朱雀门下,御乘缓慢而入。

  李承乾背靠在御乘之内,脑海中不停的浮现出永嘉公主从他身侧走过时,那有些慌乱,甚至已经到了狼狈的脚步。

  身为公主,礼法早就应该深入到骨髓之中。

  但是永嘉公主见了他,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躲的很厉害。

  这里面有鬼!

  李承乾的眼神冷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徐安的声音在车帘之外响起:“陛下,右千牛卫郎将丘神勣到。”

  “宣!”李承乾微微抬头。

  随即,一身红衣金甲,面色谨慎的右卫郎将丘神勣出现门口。

  丘神勣单膝跪倒,对着李承乾行礼道:“臣,右千牛卫郎将丘神勣,参见陛下!”

  李承乾看着丘神勣肃穆的神色,心中不由得轻叹一声。

  他现在终于有些明白,为什么历史上的帝王,都喜欢用一些酷吏的。

  因为他们这种人真的很少受人情往来的影响。

  行事果断,又肯背锅。

  实在是皇帝最佳的黑手套人选。

  “丘卿,右千牛卫的职责是什么?”李承乾微微抬头。

  “奉旨,掌执御刀,宿卫侍从。”稍微停顿,丘神勣拱手道:“右千牛卫另有暗责,监察诸王公主事。”

  李承乾轻轻点头,道:“前些年,朕和魏王,晋王,闹的实在有些不成样子,让你们难做了,但现在,一切安定,该做的事情,都要去做。”

  “喏!”丘神勣神色肃然起来。

  “朕今日去探望长广大长公主,发现她的病情很有些异样,去查一查,究竟是怎么回事?”稍微停顿,李承乾眯着眼睛,问道:“右千牛卫知道该怎么行事吧?”

  “臣知!”丘神勣凛然躬身。

  “去吧。”李承乾微微摆手。

  “臣告退。”丘神勣对着李承乾抱拳,然后转身走出了御乘。

  抬眼,不知不觉中,御乘已经来到了太极殿侧畔。

  丘神勣快步从马车跳下。

  御乘继续朝着前方的两仪殿而去。

  丘神勣站在太极殿的阴影中,目光看向两仪殿的方向。

  赵国公长孙无忌站在大殿门口等着皇帝,旁边还有梁国公房玄龄和英国公李勣,一众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高官。

  丘神勣从人群的阴影中,看到了自己阿耶、雍州都督丘行恭的身影。

  ……

  御乘停在了两仪殿的门口,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随即在迈上金阶的一瞬间,他的脸上已经满是温和的笑意。

  两仪殿门口,长孙无忌等人,看到李承乾,齐齐拱手道:“参见陛下!”

  “众卿平身,有劳众卿今日久等了。”李承乾有些抱歉的点头,同时步入两仪殿。

  长孙无忌起身,跟在李承乾身侧,低声说道:“臣等等等倒是没有什么,但陛下这一声不吭的突然出宫,着实吓倒了臣,万一出了什么意外,怎么办?”

  “朕知道是朕的不对。”来到了丹陛下,李承乾转身看向长孙无忌,叹声说道:“但朕今日也是迫不得已,若是朕今日没有去长广大长公主府,恐怕今日,诸卿就都要去公主府了。”

  李承乾话在最后稍微隐了一下,但在场的群臣,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长广公主快不行了。

  “陛下,究竟是怎么回事?”长孙无忌神色终于凝重了起来。

  “姑母今日突患风疾,病倒不能起身,朕到的时候,已经艰难到甚至只剩下半个时辰。”李承乾摇摇头,道:“李秦说,用银针刺百会穴,或许可能救命,但杨卿,还有他的家人都不敢做决定。”

  做了决定,人可能立刻就死,也可能会活过来。

  不做决定,拖着,人可能在半个时辰后死。

  他们宁肯要那半个时辰的安心,也不愿意要可能会致死导致一辈子的不安。

  就这么回事。

  “是朕果断的下了决定,李卿这才及时用针,姑母最后缓了过来,李秦还在那边治疗,但相信仔细调养,再有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走上丹陛,在御榻上坐了下来,然后说道:“若是朕今日不去,姑母一旦出事,消息传到翠微宫……”

  有句话,叫做哀伤是会传染的。

  长广大长公主,毕竟是太上皇李世民的妹妹,而且年纪相差也不是太多。

  如果她出了事情,消息传到太上皇的耳朵里,心伤之下,难免会对他的身体造成影响。

  在场的众人都是久经世事的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尤其太上皇如今年龄大了,因为病情又躺在床榻上动弹不得,一旦长广公主病逝的消息传过去,谁知道会不会导致他的身体支撑不住。

  一旦皇帝出事,整个天下都会出事。

  “陛下仁孝。”长孙无忌反应过来,立刻有些后怕的对着李承乾拱手。

  “这是朕该做的事情。”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殿中监!”

  “臣在!”殿中监豆卢怀让站了出来。

  李承乾看了豆卢怀让一眼,这一位也是他的姑父,高祖皇帝六女万春大长公主的驸马。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下朝之后,让尚药局和太医院,派人去朝中重臣家中请诊,日后定为常例,每十日一次。”

  “臣领旨!”豆卢怀让有些感激的拱手,他的老父亲豆卢宽的年纪也不小了,皇帝的关心让他很感动。

  “好了,说正事吧。”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

  “喏!”群臣齐齐拱手。

  ……

  司徒,梁国公房玄龄站在殿中,拱手道:“启奏陛下,卫国公分别从沙州和肃州抽调了五千骑兵,然后在祁连山进行高原训练,之后还会从甘凉抽兵,最后尽力选出五千能够适应高原环境的骑兵。”

  “高原瘴。”李承乾点点头,说道:“高原瘴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够适应的,但一旦适应了,就不会有再大的问题。”

  “而且在祁连山练兵,能完全隔绝吐蕃人的窥视。”房玄龄拱手,说道:“卫国公回奏,说是在张掖往南有一条能够越过祁连山杀入西吐谷浑的小路,一旦吐蕃人大军南下,卫国公就会从西吐谷浑杀出,和兰州鄯州大军东西夹击吐蕃大军。”

首节 上一节 454/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