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55节
中书舍人刘仁轨拿着一张兵部绘制的地图从朝中每位重臣的眼前走过。
窦知节也将一张地图放在了李承乾的眼前。
“这样的大迂回!”李承乾忍不住的倒吸一口凉气,看向李勣,直接问道:“英国公,这样可行吗?”
李勣站出拱手道:“陛下,当是可行的,所以卫国公现在就提前开始从张掖训练士卒。”
殿中不少人都赞同的点头。
他们中有不少人当年跟着李靖一起灭亡吐谷浑,很多秘密,他们可比现在的人知道多了。
“若是这样能行,一旦松赞从高原率军而下,鄯州方面又处于守势,岂不是他的后路都要被抄掉。”李承乾说完之后,整个人不由得有些兴奋。
一旦西北这一战,大唐能够获胜,李承乾的皇位就能够彻底坐稳。
“有卫国公在,吐谷浑也不敢首鼠两端。”长孙无忌站出拱手,道:“如此,陛下也就不用担心灭了吐谷浑之后的人口问题。”
东吐谷浑少说有五十万人,这些人一旦全部交给大唐来管理,光是粮草就能拖垮大唐。
“东吐谷浑的事情再说。”李承乾摆手,说道:“现在的关键是不让松赞察觉到西北有战,这样他才能够入局。”
“陛下!”礼部尚书李道宗站出拱手,说道:“年底洛阳封禅,可以将地方刺史召回洛阳,反正大军作战,一时也用不到他们,反而可以从夏州,灵州等地迂回调兵。”
灵州都督,右监门卫大将军钱九陇早年的时候,曾经和李靖一起共事过。
夏州刺史李德謇更是李靖的长子。
将它们迂回的从北边调过去,出其不意之下,松赞干布要吃大亏。
“就这样吧。”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兵部将大策做好,什么时候该调兵,什么时候该调将,不要延误了。”
兵部尚书崔敦礼站出拱手道:“喏!”
李承乾看了崔敦礼一眼,继续问道:“高句丽那边的情况怎样了?”
崔敦礼拱手,说道:“启奏陛下,现在陛下登基的消息,应该还没有传到高句丽,所以那边暂时安静。”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如今入秋了,让牛进达和苏定方派人清扫一遍大同江以北,免得他们在什么地方又种了农田,再往水军总管刘德敏,清洗一下高句丽海疆,别让他们的水师成了气候。”
“喏!”崔敦礼肃然拱手。
李承乾抬起头,继续说道:“到了冬天,朕登基的消息传过去,他们也该反击了,前线的兵力有些不足,传旨调右骁卫郎将高侃,率三千骑兵,从幽州支援军前。”
“喏!”崔敦礼和站出的程知节两人同时拱手。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说道:“诸卿回去之后,多用心在辽东战事,大张旗鼓一些。”
“臣等领旨。”群臣全部拱手笑笑,他们都知道,皇帝是要狠狠的坑松赞干布一把了。
东西线的战事,重心在西线。
……
秋风微拂,凉意清爽。
李承乾在阎立本和丘行掩的陪伴下,行走在大明宫。
四周到处都是搬运砖石的民夫和工匠。
甚至一部分右屯卫也调了过来。
大明宫是李治在登基中后期经常居住的地方,他们甚至用含元殿替代了太极殿。
当然,这里面根本的原因是李治犯了风疾。
风疾。
李承乾的眉头不由得轻轻皱起。
他的姑母长广公主是此症,他的父皇现在的情况,也有几分此症状的原因。
另外,还有他的祖父,后来也有几分类似症状。
李承乾微微低头。
他日后,也需要小心这些事情。
前行之间,不远处就是含元殿。
从皇帝去翠微宫避暑开始,大明宫便已经开始修建,但因为在含元殿在贞观八年和贞观九年,修了一年半,后续虽然慢了下来,但一直在修。
如今十多年过去了,很多地方还崭新如故。
户部度支郎中薛仁方在一旁介绍道:“陛下,按照预定,翠微宫应当能够在明年年末完成,只是如今陛下高句丽和吐谷浑要同时开战,少府和太府一切以军前用度为先,若是这一战旷日持久,那么恐怕要往后延长年余。”
“一切以军前为先。”李承乾直接做了定论,他看向阎立本和丘行掩,淡淡问道:“二位爱卿觉得,这一战应该会持续多久?”
阎立本看向丘行掩,丘行掩想了想,站出拱手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此战最多不超过三个月,应该就会结束了。”
“继续说说!”李承乾很平静的前行。
“是!”丘行掩拱手,继续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松赞要想动手,绝对不会选择在正月,正月依旧天寒,高原更是如此,吐蕃后续骑兵下高原容易,但是下了高原,没有足够的水草支持,几千里路,他们会死的。”
“嗯!”李承乾停步,对着丘行掩点点头:“爱卿继续。”
“是!”丘行掩点头,说道:“若臣是松赞,会在正月和二月派兵袭扰,做出要进攻鄯州河州的迹象,引动前线紧张。
一直到三月,前线绷紧的形势稍微放松,再突然雷霆一击,撕破防线,重重一击之后,再胁迫吐谷浑和党项助力,如今便又是二十万大军。”
李承乾惊讶的看着丘行掩,问道:“这是爱卿自己的看法,还是令兄的看法?”
第421章 普通百姓的命也是命
含元殿宏大壮伟。
李承乾等人站在金阶下,气氛微微有些凝重。
丘行掩看了李承乾一眼,苦笑着拱手道:“陛下下过圣旨,群臣私下不得商议此事。”
“嗯!”李承乾惊讶的点点头,随即说道:“朕只是没想到,爱卿竟还有兵部侍郎之能。”
丘行掩是已故谭国公、左金吾卫大将军丘师的四子。
丘行掩长兄是左监门卫将军郿城县公丘和,他的二兄是前右金吾卫将军,现在的雍州都督丘行恭,他的三兄是现任左金吾卫中郎将丘孝恭,他的侄子,是右千牛卫将军丘神勣。
一家人都是军中出身,唯独丘行掩走了工匠一道。
但偏偏还卓有成就。
“臣也不过是听家中多年所说,如今又站的远些,看的清楚一些罢了。”丘行掩摇摇头,道:“若是真的要臣前线领兵,臣是不行的。”
“那也比朕强。”李承乾稍微摆摆手,说道:“父皇虽然多年一直教导朕兵法,但朕纸上谈兵,算计一些人心还行,大略也能说上一二,但具体到实策上,就只能依照兵部的谋士和军前的将领了,军中厮杀更是如此。”
“能算计人心,便已经是一等一的兵家手段了。”丘行掩叹息一声,说道:“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故攻心为上,攻城为下。”
李承乾轻轻笑笑。
“此战若是能够得胜。”丘行掩抬头可怜李承乾一眼,然后说道:“高原能平静十年,东西吐谷浑打通,陛下就能稳定安西四镇,之后便是西突……”
“好了!”李承乾突然打断丘行掩,平静的向前走去。
阎立本看了有些发愣的丘行掩一眼,在他身边低声说道:“恭喜了!”
丘行掩微微有些苦笑,抬头看向李承乾,对于他们这位新皇,朝中大臣更多的还是琢磨不透。
皇帝太子做了二十年,中间嫡亲兄弟争位,不管是晋王还是魏王,全部都被败在他的手上,但他偏偏还是群臣眼中的仁孝太子。
可是如今他做了皇帝,他就是怎样的皇帝,一切就不能从他做太子时看起了。
王莽谦恭未篡时,杨广贤明做晋王。
皇帝虽然不至于如此,但到那时他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还要看日后行事如何。
但丘行掩,他今日忍不住的迈出第一步,就是他在赌,皇帝能够成为下一个天可汗。
至于结果……
“这里铺的是什么?”李承乾在紫宸殿后方站定,看着工匠们在廊柱下面撒东西。
“陛下!”阎立本上前,拱手道:“这些是硫磺,雄黄,砒霜、氯丹等一些东西,一起研磨而成的粉末,因为宫殿多用木桩,为了防止蚂蚁侵蚀木桩,所以用这些东西铺地,来杀灭蚁虫。”
稍微停顿,阎立本说道:“还有种方法,就是将这些东西,掺杂在涂漆当中,不过那就需要有长时间散风。”
李承乾点点头,看了眼北面一座还没有开始修建的宫殿,问道:“那里是蓬莱殿吧?”
“是的!”薛仁方上前,说道:“大明宫三大殿,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都已经完工,但是后殿,还有左右偏殿都没有完工,尤其是蓬莱殿,紧邻太液池,水汽潮湿,要求极高,其所用木料,甚至需要从滇黔之地运来,所以花费才极大。”
从滇黔,不管是顺长江出三峡,还是从巴蜀过栈道到长安,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最大的。
李承乾转过身,看向薛仁方,问道:“之所以需要从运来,是因为在终南山,还有附近其他山脉中,找不到类似的木料吧?”
“是!”薛仁方点头,说道:“陛下,多年宫殿修建,从前隋时,北方的山野之间,就已经再难寻如此大又高的木料了。”
“昆仑山和祁连山没有怎么去找过吧?”李承乾突然抬头。
薛仁方一愣,下意识的说道:“那边运输不便啊!”
“明年有一场大战,若是获胜,少不了有大量俘虏,而且用黄河运输要方便的多。”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吐谷浑若是没有,就往南,顺着黄河往上找,总能找到的。”
“那么这边?”薛仁方下意识的问道。
“按照步骤来吧。”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若是能用到高原的木头,就用高原的木头,若是高原的木头现在用不着,那就运下来藏着,太极宫这么大,总有需要更换的地方。”
“是!”薛仁方拱手低头,突然他又抬头道:“陛下,若是真的能行,日后宫殿修建的花费就要少不了,洛阳……”
李承乾微微抬手,薛仁方立刻住口,但是他的眼底已经满是兴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