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43节
只有金吾卫在沿街持槊警戒。
两侧的街坊之中,隐约能听到一阵阵的喧嚣。
太上皇今日出宫,造访郑国公魏征府邸的消息,已经如同涟漪一样的朝着天下四方扩散而去。
之前的那些谣言,也迅速的散去。
御乘之内,李世民坐在御榻上,闭着眼睛微微休憩。
一侧的张宝藏正在替他细细把脉。
李承乾跽坐在短榻之下,眼神低垂。
他依旧在想着张予敬的事情。
心善手黑。
这样的人,其实是最好的臣子人选。
长孙无忌,房玄龄,刘仁轨,甚至是他的父皇,本质上都是这样的人。
李承乾自己也是这样的人。
他渴望大唐能够统领四方。
他渴望大唐能够风调雨顺,四海安定,百姓富足。
但这很难,他有太多的敌人。
内外诸藩,天下世家。
他要用人,又要防人,这里面的尺度拿捏很难。
所以,张予敬这样的人要用,而且将来可能要大用。
除此以外,还有丘神勣。
这个人,李承乾还在摸索当中。
当然,也少不了李义府和许敬宗。
但这些人,谁能跟上他的脚步,谁又会在前进的路上,彻底倒下呢?
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
御乘在武德殿门口停下,李承乾小心的扶李世民下马车,然后坐在御辇上被人抬进殿中。
殿外台阶上,李承乾停下脚步。
张宝藏上前,拱手道:“陛下,太上皇的脉息已经彻底的安稳平缓了下来。”
李承乾轻轻点头,眼底带出一丝轻松。
今日,他做的不多。
剩下的多是魏征,高士廉和萧瑀他们这些人在说服皇帝,让他彻底放下了想做什么的心思。
脉息平缓,就是最大的证明。
日后,李承乾再也不用担心,李世民会突然间召人入宫,再行玄武门之事了。
他彻底放下了这个心思。
李承乾不担心再有任何反复。
因为他是李世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说这句话的虽然是魏征,但它能被千古铭记,是因为李世民做到了这一点。
李承乾相信自己今日做的一切,足够让李世民放下所有的心思。
一来因为他是李世民。
二来因为他老了,李世民已经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处置朝政事务了。
李承乾登基已经快一年了,这个时候胡乱做什么,是会天下大乱的。
“你继续。”李承乾微微抬头。
张宝藏拱手,说道:“但这一次的脉息剧烈冲击,对太上皇的身体五脏恐怕都造成了不小的影响,臣请陛下不要抱太大的希望,臣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帮太上皇调养和拖延。”
李承乾神色微微一变,然后低下头,眼角带出一丝痛苦。
张宝藏在一旁清晰的看到了这一幕。
从他的角度来看,皇帝为了让太上皇能够痊愈,几乎是竭尽全力。
尤其是在太上皇说了那句话之后,天下还有哪个皇帝敢让太上皇出宫。
光是这一件事,李承乾就值得张宝藏心中无比敬服。
李承乾回过神,侧身道:“卿尽力替父皇治疗,说不定什么时候,父皇就突然好了。”
“是!”张宝藏身侧躬身。
李承乾轻叹一声,目光看向前方,然后一步迈入了武德殿中。
……
张阿难和韦氏小心的照顾李世民在床榻上靠坐起来。
李承乾上前,拱手道:“父皇,不知道还有哪里不舒服,可以让儿子做的?”
李世民抬眼看向李承乾,眼神中带出一丝复杂和欣慰的神情。
他看的很清楚,今日一切都是李承乾的刻意安排。
说好听点,这叫心理安慰。
说不好听点,这就是釜底抽薪,杀人诛心。
但,李世民还能怎样呢。
一切已然如此了。
整个长安,除了执失思力和契苾何力这些胡将,谁还会为他不顾一切的出生入死呢。
但是这些胡将,李世民真的敢放任他们搅乱整个长安城吗?
况且,皇帝就真的没有手段应对吗?
李世民感受着自己的身躯,他的下半身已经没有任何知觉。
他失去了控制。
不只是对自己的身体,也是对整个朝野的一切。
他彻底的失去了控制。
或者更直接的说,在大唐这条不停向前狂奔的战车上,他李世民已经到了快被彻底甩下去的时候了。
李世民转过身,目光看向前方,平静的说道:“明日让长乐来吧,朕想她了。”
长乐公主李丽质,李承乾的长妹,长孙无忌的儿媳。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第三个孩子。
李承乾和李泰的妹妹,李治和城阳,晋阳,新城的姐姐。
李承乾躬身,说道:“儿子让皇妹和驸马,带着延儿一起来吧,同时也让舅舅一起照看。”
李世民似笑非笑的看了李承乾一眼,随即点点头,说道:“好了,便如此吧。”
李承乾再度拱手,说道:“父皇,儿臣让城阳和晋阳,还有新城,也都一起来探望父皇,其他的诸位皇弟,还有皇叔,不管是谁也好,父皇想见谁,让张阿难和儿臣说一声,儿臣便安排人进宫探视。”
李世民惊讶的看向李承乾。
这句话,就等于李承乾彻底放开了对李世民一切的管制。
虽然他依旧无法离开武德殿,也依旧会有人盯着看着,但李世民能见任何人,足见李承乾的心胸。
他对着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就按皇帝说的去办吧。”
“是!”李承乾认真的拱手,说道:“父皇请早些休息,儿子告退。”
李世民坐在床榻上,就这么看着李承乾离开,他侧过身看向张阿难说道:“皇帝越来越像朕当年了,不,他比朕当年也要做的更好。”
张阿难轻轻躬身,默然不语。
李世民目光看向殿外的黑暗,脑海中不由得闪过两条人影。
李承乾虽然说他能够见任何人,但有两个人,他是绝对不能见的。
甚至就连提都不能提一下。
……
两仪殿中,清光明澈。
李承乾目光望向殿外,不知不觉中已经好几日过去了。
宫中内外一切安定。
越发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