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56节

  李世民轻轻地笑了,然后缓缓的闭上一眼。

  耳边响着所有人都在念诵的大唐,他的眼前,这一瞬间,也仿佛出现了整个大唐江山的影子。

  他整个人高坐在白马之上,骑着他在苍茫的高空之上,不停的奔腾,奔腾。

  仿佛永远没有穷尽。

  突然,一道在他心底无比想念的身影,出现在他的眼前。

  “观音婢,观音婢,朕来了。”李世民轻轻地笑着,然后对着伸手一拉,将他的观音婢拉上白马,然后带着她朝着天边的尽头而去。

  ……

  武德殿中,悄然蹲在一侧角落里的上官仪,清晰的听到了太上皇念诵长孙皇后名字的声音。

  然后,太上皇的手,无力的垂了下来……

第504章 钟鸣三万,送太上皇宾天

  李承乾跪在地上,眼睁睁的看着那双苍老而疲惫的手无力滑落下来。

  他的耳边仿佛依旧在回响着李世民轻轻的念叨声:“观音婢,观音婢……”

  声音戛然而止。

  李承乾身体顿住了。

  一时间耳边“轰”的一声,就像是无数的声音在响,但又像是彻底寂静了下来一样。

  他缓慢的抬头,目光落在靠坐在软靠上,头已经彻底的低了下来,眼睛彻底的闭上的李世民身上。

  他的泪水不受控制的涌了出来。

  张开口,彻骨痛心的哀恸不知道为什么,被一股莫名的力量堵在了嘴里,就是发不出来。

  他在无声的嘶吼。

  痛苦反而被送返回了心底深处。

  越发的撕心裂肺。

  跪在一侧的张宝藏轻轻起身,来到了李世民的身侧,右手小心的按在了李世民的脖颈上。

  他闭上眼睛,轻轻地转身,然后看向眼神中带着一丝希冀的李承乾,缓缓摇头。

  泪水更加疯狂的涌现了出来,李承乾体内的哀恸终于彻底的爆发了出来:“父皇……”

  就像是被冲垮了的堤坝一样。

  一声痛哭之后,就再也控制不住。

  “父皇,父皇,父皇……”李承乾狠狠的捶打在了床榻上,痛苦的叫喊道:“父皇啊!”

  殿中的所有禁卫,早就已经跪了下来。

  还有殿内殿外的所有人,全都忍不住的痛哭起来:“太上皇啊,太上皇……”

  满殿的痛哭声在耳边不停的回荡,上官仪坚持着用笔下了几行字:

  永惟元年,五月戊午。

  二十三日己巳,太上崩于武德殿。

  帝号恸将绝。

  ……

  不知道过了多久。

  长孙无忌挣扎着站了起来,

  同样悲痛无比的他,满脸的泪水来不及擦干,他抬头看向一侧的张阿难,摆摆手。

  同样痛哭的张阿难看了长孙无忌两眼,才反应了过来,他对着长孙无忌拱手一礼,转身出了武德殿。

  长孙无忌有些踉跄的上前,来到了床榻之前。

  看着坐在那里已经彻底的没有了生命迹象的李世民,长孙无忌差点忍不住的再度痛哭出声。

  抽泣了几声,长孙无忌才勉强收拾住了情绪,转身看向李承乾。

  跪在地上的李承乾一下一下用力的捶击着眼前的床榻,不停的在叫喊着:“父皇……父皇……”

  长孙无忌颤颤巍巍的低下身,然后轻轻的搂住了李承乾:“陛下!”

  李承乾顿时抱住长孙无忌,嚎啕大哭:“舅舅,父皇,父皇他走了,舅舅,父皇他只留下了外甥一个人啊,舅舅,父皇他……他怎么那么狠心啊……”

  长孙无忌轻轻地拍着李承乾的肩膀,轻声说道:“寿途有终,天命有归,太上皇的天命已经尽了,所以上天才将他召回了九天之上。

  这是天命,谁也没法逆转。”

  李承乾痛哭一声,终于,他的抽泣声断断续续的减弱了下来。

  长孙无忌继续劝道:“陛下,太上皇已经将天下彻底的交给了陛下,那么陛下就不应该让太上皇失望,应当鼎立起社稷和宗庙,支撑起整个天下。”

  李承乾轻轻地抽泣了两下,对着长孙无忌缓缓点头,悲痛终于被他稍微压了下来。

  稍微擦了擦脸上的泪水,李承乾对着长孙无忌说道:“舅舅,按礼制处理吧。”

  “臣领旨。”长孙无忌沉沉的躬身,他等的,实际上也就是皇帝的这句话。

  从这一刻起,长孙无忌便是太上皇,不,是先帝,先帝葬礼的治丧大臣。

  松开李承乾,长孙无忌神色沉重的走到了武德殿的门口。

  面对群臣,长孙无忌轻轻点头,然后才抬头高声道:“太上皇宾天,敲景云钟!”

  长孙无忌话音刚刚落下,远处承天门东侧的钟楼上,钟声紧跟着响起。

  “咚,咚,咚……”

  一下一下,钟声连响四十五下。

  钟鸣九五,皇帝驾崩。

  “太上皇啊,先帝啊!”房玄龄跪在地上,忍不住的嚎啕大哭了起来:“先帝啊,你怎么就走了呢,你怎么就先臣走了啊,先帝啊!”

  “先帝啊!”武德殿内外的群臣,这一刻终于不用再压抑,全部嚎啕大哭了起来。

  长孙无忌轻轻抬头。

  景云钟的钟声在皇宫不停的回荡。

  钟响四十五下之后,天地骤然间肃静了下来。

  这一刻,宫内宫外,长安城内外,整个雍州,整个关中,乃至于整个天下,都已经明白,天圣可汗,太上皇李世民,驾崩了。

  下一刻,无数的钟声在整个长安城中响起。

  皇帝驾崩,钟响三万。

  长安城中所有的道观寺庙,在同一时间敲响钟声。

  每间寺庙,每间道观,都有准确的数字要求。

  所有的道观寺庙敲响的钟声加起来,要达到三万下。

  三万钟声,送太上皇宾天。

  长孙无忌终于再也控制不住,泪水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忍不住的低声哭泣起来。

  好在,哭泣几声之后,长孙无忌终于回过神来。

  收敛心情,长孙无忌看向在嚎啕大哭的群臣,神色肃穆的开口:“传令,令襄邑郡王李神符,莘国公窦诞即刻入宫。”

  “喏!”一侧的李安俨立刻拱手,然后转身安排千牛卫快速的前往传令。

  殿内殿外,群臣的声音下意识的轻了下来。

  襄邑郡王李神符是高祖皇帝的亲堂弟,是他们那一辈在世的,身份最贵重,年纪最长的宗室,前宗正寺卿。

  莘国公窦诞,高祖皇帝次女襄阳公主的驸马,高祖皇帝太穆皇后的堂侄,先帝发小,秦王府旧将,前宗正寺卿。

  虽然两个人都已经年纪不小,儿臣沉疴缠身,但是现在这个时候,他们两个必须入宫。

  皇帝虽然默许了长孙无忌为治丧大臣,但他不可能一个人做所有的事情,还需要有人辅助。

  李神符和窦诞都是长孙无忌请来坐镇的。

  李神符是宗室之长,有他坐镇,宗室诸王谁都不敢乱来。

  窦诞是诸驸马之长,有他坐镇,足够让诸驸马和他们背后的家族,在现在这个时候,为天下稳定效力。

  长孙无忌侧身,看向群臣当中,开口道:“礼部尚书,宗正寺卿,太常寺卿。”

  李袭志,李百药和赵元楷,三人齐齐站出拱手。

  “商量丧仪吧。”长孙无忌一句话说到最后,几乎悲痛到窒息的地步。

  “喏!”李袭志,李百药和赵元楷三人齐齐领命。

  长孙无忌看向一侧,说道:“宿松县公。”

  “臣在!”郑仁泰从一侧站出拱手。

  长孙无忌侧身看向了殿中的皇帝。

首节 上一节 556/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