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02节

  他看着自己写出的一行行字,神色已经认真起来。

  从来没有注意到,李承乾轻轻的瞥了他一眼。

  ……

  “驾驾!”一匹快马径直冲入了朱雀门,马上骑士手举令牌,急促的高声喊道:“司空急奏陛下,所有人让开。”

  沿途的所有人惊愕的抬头,看到马上之人面目的时候,更是眼神惊恐。

  长乐公主驸马,司空、尚书左仆射长孙无忌长子,秘书监长孙冲。

  长孙冲没有理会这些人,起码直接冲进了承天门,甚至直奔两仪殿而去。

  李承乾已经听到了声音,从两仪殿内走了出来。

  长孙冲这个时候,已经冲到了大殿之前,他直接从马上跳下来,然后跪倒道:“陛下,舅翁……他不行了。”

  一句话,李承乾脑中“嗡”的一声,瞬间就是眼前一黑。

  他转身看向侧畔,急促的说道:“备马,朕现在去申国公府,告诉皇后一声,朕就不过了。”

  “喏!”徐安立刻拱手。

第542章 世家贪婪,科举开始,风暴来袭

  一队千牛卫在长安城中央驰道上狂奔。

  长安百姓就这么看着他们的皇帝一路从皇宫,狂奔到了申国公府,满脸愕然。

  李承乾不管不顾,直接冲到了国公府后院。

  来到了后院,李承乾刚要进屋,高士廉有些虚弱的声音传了出来。

  “……陛下年纪大了,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主见,有的时候,你不要和陛下硬顶,无忌,陛下他终究是皇帝,要不最后吃亏的还是你。”高士廉的声音里满是担忧。

  “舅舅,无忌知道了。”长孙无忌抓住高士廉的手,说道:“陛下和外甥什么事情都能说的开,舅舅不用担心。”

  站在门外,李承乾轻叹一声。

  脑海中闪过往昔高士廉在他最艰难时对他坚定维护。

  而如今,不过是一场冬寒,一夜功夫,高士廉便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或者更准确的说,他瑞纳七十五岁,已经到了享尽天年的地步。

  他的寿命已经走到了自然的尾声。

  如果不是人参吊着,高士廉都不一定能撑到李承乾来。

  “咳咳……”高士廉的咳嗽声传来,李承乾迈着沉重的脚步走了进去。

  内屋中的高士廉一眼就看到了李承乾,他强行要撑起身体:“陛下!”

  长孙无忌回头,看到李承乾快步走到了床榻前跪倒,抓住高士廉的手,嘴唇颤抖的说道:“舅翁。”

  “陛下!”高士廉轻轻笑了,然后放松的躺了下来,他看李承乾说道:“老臣还以为临终前见不到陛下了。”

  “舅翁!”李承乾看着神色豁达的高士廉,心里越发的难受起来。

  “见到陛下,老臣这辈子便圆满了。”高士廉一句话说完,嘴唇已经完全的发白了,但他依旧看着李承乾,喘息了许久,才缓缓的说道:“老臣的几个不孝子,虽然都不是什么成才之辈,但好在也没有什么悖乱之人,老臣不用担心后事。”

  “舅翁。”李承乾嘴唇轻轻颤抖,现在这个时候,他不想说什么假话。

  高士廉宽慰的笑笑,说道:“老臣看的出来,陛下用人,重地方实务,地方做的不好,陛下就算是用人也不会常用,真行便是如此。”

  李承乾轻轻点头,高真行多年前便是他的太子通事舍人,如今十几年过去了,也不过是李象的太子舍人。

  李象还没有入住东宫,东宫诸官,不过是个虚职。

  原因就在于高真行没有地方实务经验。

  “所以,陛下,看顾点他们就行了。”高士廉喘息着,然后坦然的说道:“要用人,就用渤海高氏的人,高季辅,高侃,都是人才,陛下好好用,这样渤海高氏保住了,臣的几个不孝子也就不会有事。”

  “嗯!”李承乾用力的点头,泪水不由得滑落了下来:“朕会给表舅他们机会的,便是有什么时候,朕也会保他们的。”

  高士廉满意的笑了,他的呼吸这一刻,彻底的变得极轻极缓,

  他的目光看向上方,喃喃的说道:“老臣……老臣如今便是见到皇后,也无愧了。”

  李承乾,还有长孙无忌,同时一愣,随即忍不住的轻轻哭了起来。

  高士廉目光稍微侧向,看向李承乾:“陛下……你和观音婢真的很像……”

  高士廉直直的盯着李承乾,他的手,这一刻,彻底无力的滑落了下来。

  “舅翁!”

  “舅舅!”

  长孙无忌和李承乾同时心里一痛,两个人叩首在地,然后大声的痛哭起来。

  整个申国公府,顿时陷入了一片哀恸的哭声当中。

  片刻之后,长孙无忌和李承乾被人搀扶出了后院。

  李承乾还好,长孙无忌已经有些瘫软的站不起来了。

  高士廉对他而言,已经是如今这个世上最后一个长辈了。

  如今,也走了。

  一直到前院,长孙无忌才缓了过来。

  “陛下,陛下回宫吧,这里有臣看着,不会有什么事情的。”长孙无忌拱手,说道:“长安城,满朝官员都在盯着,陛下需要回皇宫安定人心。”

  李承乾目光看了眼后院,的确,这里他也帮不上什么忙,反而容易让人分心。

  “好吧,这里就交给舅舅了,朕明日再过来。”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不过回宫之前,朕得先去趟郑国公府和宋国公府,他们两个的身体也不是太好。”

  “是!”长孙无忌拱手,然后看着李承乾大踏步的从院中离开。

  看着李承乾离去的背影,长孙无忌不由得轻叹一声。

  魏征,萧瑀。

  要么身体有病,要么年纪真的偏大。

  谁知道谁哪天就熬不住直接走了。

  他们这一辈人,从前隋,武德,还有贞观,一路走来的老人是越来越少了。

  而且将来还会更少。

  ……

  郑国公魏征府邸。

  李承乾翻身下马,然后大踏步的朝着院中走去。

  这个时候,魏叔玉从府里慌忙的迎了出来,赶紧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怎么来了?”

  李承乾脚步突然一停,诧异的看向魏叔玉:“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魏叔玉满脸茫然。

  李承乾彻底的停了下来,然后直直的看着魏叔玉。

  魏叔玉被李承乾看了一阵发毛:“陛下,怎么了?”

  “没事!”李承乾赶紧摇头,说道:“既然什么都不知道,那么就什么也不用知道了,从现在开始,将后院封起来,外面的消息,一点也别传到后院。”

  一旁的徐安立刻拱手,然后开始找人安排了起来。

  “陛下,可是发生什么事情了吗?”魏叔玉忍不住的问道。

  “申国公就在刚才过世了。”李承乾看着无比震惊的魏叔玉,轻轻摇头道:“朕担心岳丈受到刺激,所以赶紧过来看看,不过他现在什么都不知道,也好,干脆就什么也别知道的好,这样免得伤感累身。”

  “臣明白了。”魏叔玉赶紧拱手,李承乾的处置是最妥当了。

  “另外,朕会派人多送些人参过来,府里不要节省,该用的用。”李承乾转身朝外走,同时说道:“宋国公府里,大概也是一样还什么都不知道,朕需要去做安排。”

  “喏!”魏叔玉拱手,说道:“恭送陛下!”

  李承乾大踏步的朝着院外而去。

  长安城原本有些小了的风雪,这一刻,竟然有再大的迹象。

  ……

  风雪从年底吹到了年初。

  转眼已经是永惟二年了。

  申国公高士廉病逝,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文献,陪葬于昭陵,灵位配享太庙。

  其长子东阳长公主驸马高履行袭爵申国公,守孝三年。

  整个皇宫内外一派静肃之色。

  皇帝自从高士廉病逝之后,神色就一直恹恹的。

  便是正旦大朝,他的神色都没有好过多少来。

  满朝群臣看在眼里,忧在心里。

  便是先帝病逝,皇帝已经稳稳的把握天下,但申国公高士廉一去,皇帝反倒像是受了心伤一样。

首节 上一节 602/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