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25节
剧变陡生。
面前的长槊力量竟然,凶狠异常,角度诡异。
是密卫。
袁天罡心里一惊,下一刻,他整个人猛然间向后一倒,在半空中直接朝着身后倒去。
丝毫不顾身后是陡峭的山道。
然后就在袁天罡翻身的一瞬间,两条绳索突然间飞了出来,然后如同灵蛇一样,缠绕在了袁天罡的双腿上。
同时,两只铁钩紧贴地面飞了出来,狠狠的勾住了袁天罡的双肩。
庞大的力量传来,袁天罡在半空中被直接拉了回去。
两支长槊凶狠的在袁天罡腹部猛力一杂,袁天罡体内憋着的最后一口气,被彻底打散。
最后,他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孙武开从后方平静的走了上来,满脸憎恨的他,一脚狠狠的踩在了袁天罡的脸上。
第561章 隋灭,不过是余波大些而已
眼前的视线陡然亮了起来。
头罩被摘下的袁天罡,终于睁开了眼睛。
冰冷的宫殿,虽然清洗过,但不是很彻底的血腥味。
还有一丝酒味。
被绑在木架上三天的双臂早就没有了知觉。
饿了三天的袁天罡也没有了任何的力气。
“吱呀”一声,宫殿大门被打开。
一身黑底金丝长袍的李承乾步入了大殿之中。
整个大殿所有的光彩都集中在了李承乾的身上,还有他的双眼中。
李承乾站在门口,目光落在披头散发,一身狼狈的袁天罡身上。
从袁天罡从关于掖庭开始,他就没有吃过一口饭,喝过一口水,可即便是如此,早已经奄奄一息的他,还活着。
……
午后的阳光从窗户中射入殿内。
照在地上,光影斑驳。
李承乾平静的坐在短榻上,稍微侧身看着袁天罡。
已经喝过一碗米汤的袁天罡,抬起头,声音沙哑的看着李承乾道:“先帝在世时,也喜欢这么坐。”
李承乾看着袁天罡,平静的开口道:“手下人粗鲁,让袁先生受罪了。”
袁天罡轻轻低头,自嘲道:“如何敢得陛下如此称呼?”
“应当的。”李承乾抬头,说道:“毕竟一句话就能够让父皇和朕念念不忘十几年,先生也算是手段了得。”
一句话。
唐传三代,有女主武王代唐而立。
袁天罡嘴角闪过一丝微不可查的得意,他看向李承乾,说道:“陛下可是有什么事情想问?”
“感业寺和杨氏的事情,朕都已经知道了。”李承乾很平静的看向袁天罡。
袁天罡身体一愣,随即难以置信的看着李承乾。
“朕明年准备开修洛阳紫微宫,以后可能每年都会有半年的时间在洛阳,而在洛阳影响力巨大的弘农杨氏,自然在朕的关注之内,所以朕开始琢磨弘农杨氏。”李承乾看着袁天罡,轻轻笑笑,说道:“朕开始关注吴王,蜀王,赵王和曹王。”
这四位先帝之子的母族全部都是弘农杨氏。
“朕无意间发现,那句谶言出现的时候,吴王恰好就在安州,安州吴王。”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谶言嘛,无非就是拆字和合字,你说父皇当初怎么就没有看出来呢!”
“贫道不知道陛下说的什么,贫道的那句谶言,是贫道随先帝游历关中之后,某一日夜间惊醒,突然得出的,之后便告诉了先帝。”袁天罡看着李承乾,说道:“安州吴王或许和女主武王很相似,但陛下真的就不害怕万一之错。”
“所以,朕在感业寺布了局,而你去了。”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之后,先生布局弘农杨氏,朕已经看穿了,先生不必再多说什么,不管那句谶言究竟有怎样的天命,朕毁了弘农杨氏,那句谶言还会在吗?”
袁天罡嘴唇不由自主的颤抖了起来。
李承乾的话,他听不懂很多。
什么感业寺布局,还有他布局弘农杨氏的事情为什么会被皇帝知道,但他明白,他的谶言太过依赖弘农杨氏,同样依赖皇帝每年前往洛阳就食之事。
只要皇帝每年有半年在洛阳,那么弘农杨氏在朝中的势力,就会不受控制的膨胀起来。
势力,从来不是最顶层的中枢高官有多少,而是在整个中底层,弘农杨氏,还有他们的姻亲家族能占据多少位置。
天下的世家很多,又有开国功臣和皇室一族,还有寒门和无数世家。
弘农杨氏如果真的在顶层争,能够争得一席之地便已经很不错了,所以,他们真正的目光放在了地方。
在一些地方关键位置的争夺,有用而且争斗没有那么剧烈和引人注意。
这才是弘农杨氏真正的发展之道。
再加上先帝诸子中,有吴王李恪,蜀王李愔,赵王李福和曹王李明四人的母亲出身弘农杨氏,还得加上一个越王李贞。
李贞的母亲燕德妃之母,也是弘农杨氏女。
在如今,还活着的先帝诸子,加上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也不过是十人。
若是去掉李泰和李治,那么便只有八人。
只有李承乾,李恽和李慎,他们三个和弘农杨氏无关。
五比三。
这个数字,足够让人起野心了。
……
“弘农杨氏要做什么,必然要依赖吴王,蜀王,赵王,曹王和越王五个人。”李承乾看了袁天罡一眼,淡淡的说道:“而同样的,只要朕毁了弘农杨氏,那他们五人就什么都做不了。”
有弘农杨氏作为中间联系,而吴王李恪,蜀王李愔,赵王李福,曹王李明和越王李贞就能联合起来。
没有了弘农杨氏,五人各自为战,只能被一一拿捏。
更别说,赵王李福和李承乾关系一直不错,而曹王又深受恩惠,最后是越王,他的母亲终究姓燕。
看着袁天罡想要再说什么,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先生,感业寺的事情,先生交给了弘农杨氏,那么从今往后,这些还是事情,就都是朕和弘农杨氏的游戏,和先生没有关系,先生就不要在关注了。”
接下来,天下不管发生什么事情,都和袁天罡没有了任何关系。
这一句话,让袁天罡的心口一阵发闷发堵。
稍微缓了缓,袁天罡这才开口问道:“陛下让人抓贫道,想来是有什么问题要问?”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弘农杨氏有野心,这不是什么难想的事情,杨氏是前隋皇族,如今入唐以来,父皇虽然多有信重,但实际上还是以打压为主的。”
袁天罡轻轻颔首,先帝不过是用杨恭仁和杨师道将弘农杨氏架起来而已,实际上对他们根本不信任。
到了李承乾,也是一样。
“但终究是大唐本身出了问题,这样才会给别人可趁之机。”李承乾深吸一口气,问道:“这便是朕最想问的,先生在得出那句谶言的时候,究竟看到了什么大唐必然会出现的危机,让先生如此笃定,杨氏一定有机会代唐而立?”
袁天罡编造了那个谶言,根本的目的还是想要让弘农杨氏复国,那么不管是李恪,还是其他别的什么人,都不过是他们的工具而已。
看着神色笃定的李承乾,袁天罡轻叹一声,然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然后一言不发。
李承乾笑了。
在他的面前玩一言不发这一套,难道朕会以为,他会将他关上几十年,然后再给他逃出去的机会吗?
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然后淡淡的开口道:“先生,朕是皇帝,你也是道门高士,朕没有对你随意动酷刑的打算,也没有将袁客师带来这里的想法。”
袁天罡忍不住的想要睁眼,但在最后关头,他还是死死的闭住了。
“但这里是掖庭,对于逼问,掖庭有自己的手段。”李承乾目光看向一侧,轻轻摆手,同时说道:“先生应该已经闻到了这里的酒气吧,是的,这里存了不少酒。”
李承乾说话之前,一只满是酒的酒缸已经被抬到了袁天罡的眼前。
袁天罡闻着浓重的酒气,听着挪动的声响,他不需要睁开眼睛,就知道眼前是什么,但他不明白,李承乾究竟要做什么?
“来人,帮袁先生降降火。”李承乾微微摆手。
四名内侍立刻上前,手里拿着小刀,小心的在袁天罡的左右手十指和左右脚十趾上,各划开一道深深的口子。
鲜血立刻流了出来。
“来人,帮袁先生褪去衣服,送入酒缸。”李承乾神色冷漠。
袁天罡终于再也忍不住的睁开眼睛,他死死盯着李承乾,咬牙道:“你究竟要做什么?”
“汉时,戚夫人得罪吕后极深,汉高祖死后,吕后将其剃发、断手足、挖眼、熏聋、灌哑药,弃于厕中,是为人彘。”
李承乾看向袁天罡,有些忍不住咬牙的说道:“先生编造了一个谶言,害的父皇差点弄死军中大将,而且死前还依旧惦念不休,先生的这点恩德,朕总是要好好报答的,不然朕留你活着做什么。”
若是没有袁天罡的谶言,大唐或许将来会出事,但绝对不会那么快。
看着满腔愤怒的李承乾,感受着浑身血流不止的冰冷,袁天罡的呼吸越发的重了起来,然而,他就是不开口。
“所以,朕效仿吕后,将先生送入酒缸。”李承乾的目光落在袁天罡流血的伤口上,眼神冰冷的说道:“先生血流太多,自然需要东西补充,那么酒缸当中的酒,就会流入先生体内,代替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