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87节
群臣下意识的抬头。
“荆王是朕的王叔,宗室之长,不能光凭高阳的供词,就直接将他治罪,但是,高阳的供词,加上姑丈的举告,还有那份亲笔信,朕想要已经足够查抄荆王府了,诸卿以为如何?”李承乾直直的看着众人。
“喏!”群臣拱手赞同。
“先清查荆王府,同时撬开房遗爱的嘴,找出高阳公主府和荆王府的一切罪证。”说到这里,李承乾稍微停顿,看向群臣道:“若是在这两家,能找到任何杨思讷参预谋反的证据,再抓杨思讷。”
“喏!”群臣忍不住的躬身。
这个时候,谁也说不出反对之意。
“很好,查抄荆王府,以彭城郡公为主,刑部,大理寺,御史台,宗正寺,还有雍州府一起参与。”李承乾转身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至于杨思讷,派人先盯死他的府邸,若是有人逃出即刻拿下,若是有人焚烧什么,即刻冲入府中,禁封全府。”
“喏!”长孙无忌凛然拱手。
“诸卿。”李承乾抬头看向众人,说道:“朕之所以果断决定动手,一方面是因为局势逼迫,不得不如此,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这个时候,他们那些人的计划都还只在谋划阶段,还没有到动手的时候,若是那个时候再动手,杀的人可就真多嘞。”
群臣瞬间凛然,齐齐拱手道:“陛下贤明。”
“都去忙吧。”李承乾坐在御榻上抬手,然后说道:“七日之后,朕正常前往洛阳,七日之内,查到哪步是哪步,不做过多牵连。”
“陛下仁德。”群臣这一次终于轻松了下来。
皇帝如同预期一样的离开长安,那么事情就能够达到最大程度的控制。
这事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
……
两仪殿中再度安静了下来。
李承乾侧过身,看向一侧。
许敬宗,刘仁轨,李义府,裴炎等人下意识的起身拱手。
李承乾淡淡的开口道:“你们觉得,朕这一次会不会太过心慈手软了,会不会留下有太多隐患?”
四人相互对视,面面相觑。
最终还是许敬宗率先拱手,道:“臣以为陛下处置甚为妥当。”
“为何?”
“今日陛下将所有一切都说的清楚明白,群臣自然感激,同时也会警惕。”许敬宗拱手,说道:“他日其他人再想做什么,就难了,起码在大军东征之时,天下安定,至于以后,东征大胜,人心自然安定。”
“还是许卿会说话。”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淡淡的说道:“传旨下去,从今日开始,在大军东征期间,各州县录事参军,每月上呈地方情治之事于门下省,用以监察地方不法。”
“喏!”许敬宗,李义府,刘仁轨和裴炎下意识的拱手,然而,李义府和裴炎的眼睛,率先亮了起来。
录事参军,掌总录众曹文簿,举弹善恶,监察地方官吏事。
一下子,皇帝的手,通过门下省,插入到了地方州县监察内部。
门下省,权力同时大涨。
然而可惜,只是大军东征期间。
第611章 王叔,手托日月的梦,做的美吗?
夕阳西下。
余晖遍照宫城之中。
两仪殿中,一摞摞的奏本摆在御案之上。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认真的处理一本本奏本。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殿外传来,李承乾下意识的抬头。
一身紫色官袍的马周,手里捧着一本奏本进入殿中。
“陛下。”马周将手里的奏本递给张阿难,然后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荆王已经被关入宗正寺,刑部,大理寺,御史台,还有宗正寺已经全面开始在荆王府连夜察查,相信不久之后就有结果。”
“嗯!”李承乾看着马周点点头,道:“今日便如此,爱卿回去休息吧,你的病不能熬夜。”
“是!”马周认真拱手,神色感激。
马周在永惟元年被查出来消渴症,是李承乾亲自参与治疗,他的病才逐渐的好转。
然而也仅仅是好转,消渴症无法痊愈。
好在李承乾刻意照拂之下,马周每日担负的朝事并不多,加上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消渴症才没有继续恶化下去。
马周转身要离开,但走了两步,他还是回头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放下手里的奏本,看向马周道:“怎么,还有事?”
马周深吸一口气,然后认真拱手道:“敢问陛下,陛下打算如何处置荆王之事?”
“应该最后是会被囚禁北苑,永世不得出,诸子流放振州,不牵连诸县主和驸马,不牵连亲家和内外属官,当然,前提是他们没有介入其中,也不知道这里面的事情。”李承乾微微抬头,问道:“怎么,如今外面声音很大吗?”
“是!”马周拱手,道:“高阳公主和驸马被抓之后,内外朝臣便开始议论纷纷,及至荆王被抓,宗室开始不安起来,尤其是韩王,他是王族,又是房遗爱的姐夫,所以有些担心牵涉其中。”
如果仅仅是高阳公主和房遗爱被抓,那么长安的百官和群臣会想是不是高阳公主又做了什么荒唐事。
但当荆王李元景也牵涉其中的时候,敏感的人立刻开始怀疑,是不是有人要谋反?
李元景是房遗则的岳父,和房遗爱也是亲戚关系。
但是,李元景有一层身份非常特殊,他是高祖皇帝在世诸子当中的最年长者。
这一层身份,足够他在一些敏感的问题上拥有代表皇室的权力。
一个公主,一个亲王,接连被抓,绝对不是巧合,是真的有人在谋反。
“还有呢?”李承乾淡淡的问道。
“韩王已经闭门自守,吴王和蜀王也开始闭门自守。”稍微停顿,马周继续说道:“其他诸王有的去了纪王,赵王和蜀王那里去打探消息,有的设法通到了太子那边,另外,就在刚刚同安大长公主已经去求见皇后了。”
如今太子大婚刚过去没几天,诸王公主都还在长安,事情一下子闹开,立刻就传遍了开来。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宗室便已经如此人心惶惶,外面恐怕不知道要乱成什么样子,现在这个时候,也应该将消息逐渐公布出去了。”
“臣也以为如此。”马周终于松了口气。
李承乾侧身看向一旁,道:“刘卿。”
刘仁轨认真肃然的站了起来,拱手道:“陛下!”
“你来起草公文,将掖庭令陈玄运窥伺宫禁窥测天象之事写明,然后将他供出是高阳公主指使也写上去,从高阳公主那里牵连到了荆王的事情也写上去,但就此而已。”李承乾认真的看向刘仁轨,说道:“其他武安郡公薛万彻和刑部侍郎杨思讷涉案之事,一概不提。”
“喏!”刘仁轨肃然拱手。
李承乾转身看向马周,说道:“马卿,你传话下去,这一次高阳公主谋反案,一切以实据论罪,只要没有涉案的,哪怕是房遗直,朕也不做丝毫追究。”
“陛下仁德。”马周彻底放心下来,然后拱手道:“臣告退。”
……
看着马周离开的背影,李承乾轻轻笑笑。
他侧过身,问道:“杨思讷那边如何了?”
“启奏陛下!”徐安从一侧走上,然后认真拱手道:“张监如今在那边亲自盯着,府外,千牛卫,金吾卫,雍州府已经全部盯死,府中,百骑司也已经潜伏到位,其他只等陛下一声令下,后者府中有了异动,立刻抓人。”
“也就是说,杨思讷那边,到现在没有任何异动?”李承乾目光不由得一挑。
“是!”徐安拱手,说道:“他或许已经察觉到了什么?”
李承乾轻轻抬头,随即,他淡淡一笑道:“要么是他真的什么都没有察觉,要么就是他已经提前销毁了所有的一切,十有八九,在他的府上不会有任何收获。”
“是!”徐安点头,他小心的问道:“陛下,要不要做些什么?”
“不必。”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他和高阳,房遗爱,荆王一起密谋是必然的事情,光是这一点,朕就可以将他流放振州,他的两个兄弟也会受到牵连,而这已经足够了,大战在即,一切还是以稳定为主。”
“喏!”徐安拱手退下。
李承乾目光看向许敬宗,刘仁轨,李义府,裴炎等人,说道:“公文弄好后,直接发布出去。”
“喏!”众人齐齐起身,拱手道:“恭送陛下!”
李承乾迈步走下御阶,刚要离开,他又停步,说道:“传话下去,朕七月初一启程洛阳时间不变,朝中事情不要耽误。”
“臣等领旨。”刘仁轨,李义府,许敬宗,裴炎等人拱手领命。
等他们抬起头的时候,李承乾已经不见了踪影。
裴炎小心的看向其他几个人,眼神带着询问,一场谋逆案,就这么简单的结束了。
刘仁轨,李义府,许敬宗平静的处理着手上最后的事情。
平静的让裴炎感到一股冷然。
……
夜色笼罩了整个宫城。
李承乾站在立政殿前的台阶上,目光眺望整个长安城。
即便是发生了谋逆大案,整个长安城已经非常熟练的进入了夜色的静谧之中。
仿佛整个谋逆大案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一件披风从后面披到了李承乾的身上,李承乾轻轻侧身,看向苏淑道:“今日姑祖母今日来过?”
“嗯!”苏淑温和的点头,说道:“姑祖母在旁敲则击荆王的事情,不过妾身这边知道的不多,也就没什么好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