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733节

  “陛下登基这些年,其实河北百姓的日子已经好过了许多,科举河北士子的机会多了不少,尤其是府兵,虽然是因为东征高句丽,但是大量的河北子弟成了府兵,家中的负担也少了许多。”崔综轻轻叩首,有些激动道:“如今河北百姓为未来心中充满期盼,对陛下的东巡,也是翘首跂踵,日夜企盼。”

  其实有句话,崔综没有说出来。

  此次朝廷东征高句丽,有大量的河北府兵调到了军前。

  这些河北府兵仅仅是指河北折冲府的府兵,便是府兵中的河北人。

  这种府兵多数是突厥,契丹,奚这些外族,虽然他们也为大唐征战尽心竭力,但是河北百姓对他们却没有多少喜欢。

  他们去了高句丽,河北的地面一下子反而干净了下来。

  虽然说因为东征,百姓的负担依旧很重,但实际上他们的心里却没有那么沉重。

  李承乾轻轻点头,说道:“岳丈请起,朕此番来河北,实际上,更多的,还是推动一些在河北生活艰难的百姓去辽东,去菟州生活,如今去辽东能免三年赋税,去菟州,能免六年……算是朕尽尽心,让河北百姓的负担能更少些。”

  “陛下仁德。”崔综有些话想说,但还是咽了回去。

  迁移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除非是活不下去了。

  但皇帝的出发点是好的,这些年,河北百姓身上的枷锁的确松了不少。

  李承乾侧身看向帷帐之后,说道:“朕此番去定州,带上爱妃,一方面是想让她回老家看看,毕竟日后这样的机会不多,另一方面,也是想要让河北百姓将朕当成是自己人,毕竟朕当年还是恒山郡王。”

  恒山就在河北。

  李承乾还没有成太子之前,他的封地就在河北。

  虽然说那个时候,他的封地是归他的父皇管理,但那终究是他和河北的牵连。

  崔综有些明白了皇帝的用意,他躬身道:“陛下是天下之主,于河北百姓而言,是君亦是父,只有陛下,能让河北重归安定。”

  “河北一直安定。”李承乾稍微纠正了一点崔综的错误,然后说道:“河北局面艰难,朕也只能一步步慢慢来,朕能做到让河北百姓一年比一年好,但没办法一口气解决所有的问题。”

  “陛下英明圣德,虽尧舜亦不能及。”崔从沉沉叩首。

  “好了,说说江南的事情吧。”李承乾走到了中央的长榻上坐下,然后看向崔综道:“岳丈此番去婺州,务必协助衢州做好春种之事,相关物资,朕已经让杜构从杭州调送,婺州只需要出人力协助便是。”

  “臣明白。”崔综神色认真的拱手,说道:“崔寺卿已经之前有过交代,大理寺正崔玄籍会等臣到任之后,再启程北上。”

  因去年婺州战功,崔义玄升任大理寺卿。

  本来崔玄籍要升任婺州长史的,但李承乾直接下旨,升崔玄籍任大理寺正。。

  但是却将崔鸾的父亲崔玄籍调任婺州刺史。

  崔玄籍出身博陵崔氏,而崔义玄出身清河崔氏,双方虽有关联,但也没有那么深。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事情既然安排妥当了,那么爱卿就启程吧,婺州那边还在等着。”

  稍微停顿,李承乾认真的说道:“朕最后只有一句话,今年秋,婺州的秋收必须保证。”

  “臣领旨!”崔综微微起身,然后拱手道:“臣告退。”

  “嗯!”李承乾微微点头。

  崔综目光抬起,看向竹帘之后,神色认真的一拱手,然后转身离开。

  李承乾看着崔综的离去的背影,神色严肃起来。

  然而,如今朝中有崔敦礼这个兵部尚书,又有崔义玄这个大理寺卿,在定州还有个前吏部侍郎崔仁师,其他各方还有许多崔氏官员,尤其之前连续两年朝中的状元都是崔氏子弟。

  不出意外的话,这两人很快就能走到李承乾的身边。

  崔氏,在朝中的比重越来越重了。

  李承乾转身看向一畔的岑长倩,说道:“传户部侍郎张大象。”

  岑长倩和上官仪同时会意的起身,拱手道:“喏!”

  等到两人走出船舱,李承乾这才转身走入到竹帘之后。

  “陛下!”眼中含着泪花,一身淡绿色的崔鸾起身行礼。

  李承乾走到短榻上坐下,拍了拍侧畔,崔鸾这才走到李承乾身边坐下。

  看着因为离别而梨花带雨的崔鸾,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朝制,南官北任,北官南任,这是历来的规矩,多年来只有类似你的伯父那样,在战事,被特殊委任,才会到定州任职,可即便是如此,他这个定州刺史,今年就得调任。”

  崔仁师任定州刺史,守定州仓,这是因为平穰战事而做的临时妥协。

  有他在定州,整个河北都会安定一些。

  如今平穰战事已了,崔仁师已经不适合再在定州待下去。

  李承乾这一次去定州,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将崔仁师调任辽东。

  同时,他也要崔家做出表率,遣一部分族人前往辽东和菟州,然后吸引更多的河北百姓前往辽东和安东。

  正是因为如此,李承乾才对崔家人特别重用。

  “你阿耶将来不可能只停留在刺史任上,他将来总是要受到更多的重任,你若是想要让他未来走的更长远,那么现在就需要适应离别这种事情!”李承乾侧过身,轻轻托起崔鸾的下颚。

  崔鸾用力的收回眼泪,她脸上挤出笑容,对着李承乾用力的点头。

  李承乾轻轻笑笑,说道:“等到了定州,朕和你好好出去走走,说不定到时候就有了孩子了,等你为人父母的时候,年月之间的变化会比你想的更快,离别在你心中就会是最正常的事情。”

  “是!”崔鸾有些懵懂的点头。

  轻微的脚步声在门口响起,崔鸾立刻收敛神色,起身福身道:“陛下,臣妾告退。”

  李承乾看了一眼门口的徐安,微微摇头,说道:“无妨的,爱妃坐着听一会也可。”

  崔鸾诧异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手指按在嘴唇上,轻声道:“嘘!”

  ……

  李承乾坐在了长榻上。

  张大象跽坐在一侧,认真说道:“今年二月,第一批五千骑兵已经从菟州起行,押送从平穰缴获的大量金饰,银器,返回河北,其中还有三万斤铜。”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高句丽有铜矿,积攒下这么多的铜也是正常。”

  “是!”张大象点头,说道:“他们三月到了辽东,这个月初的时候,已经到了平州,估计陛下抵达定州不久,他们就能够抵达定州。”

  “英国公什么时候能够抵达定州?”李承乾跟着问道。

  “若是快些的话,得到七月了,不过赶一赶的话,六月底就能到了。”张大象微微躬身。

  “还好,到了七月就秋收了,真要耽搁了秋收,反而是大麻烦。”李承乾稍微侧身,问道:“河北春种秋收的情况怎样?”

  “平穰城虽然已下,有所收获,但朝中粮草运输已经很重,只是稍微减缓了一些。”张大象抬头,说道:“不过因为秋后,粮草运输至少降低一半,徭役也要减轻很多,加上臣已经将陛下今年要免租税的风声放了出去,百姓期待之中反而更有干劲。”

  李承乾点点头,他今年要在河北免租税的事情,是他让张大象放风声出去的。

  皇帝北巡,自然要对当地百姓有所表示。

  这样在李承乾在河北的这段时间,河北的百姓就能够充满期盼。

  当然,最后他必须要兑现。

  一旦他食言,立刻就是滔天的反噬。

  不过一旦他兑现诺言,期待了一个夏天的河北百姓,立刻就会爆发出巨大的感恩。

  一件事情,轻轻操作,就能获得别人超过半年的感激。

  这就是皇权手段。

  就在这个时候,张阿难出现在舱门前,对着李承乾肃然拱手。

  “什么事?”李承乾直接抬头。

  “陛下,邢州刺史许圉师有奏。”张阿难上前将奏本放到了李承乾眼前的桌案上。

  李承乾打开一看,随即,他的脸色微微一变。

  “陛下!”张大象神色紧张了起来。

  “不是你那边的事情,是刑州,刑州有人私铸开元通宝。”李承乾侧身看向张阿难,说道:“叫丘神勣来。”

  “是!”

第646章 官,才是最重要的

  黑暗的矿山突然举起了无数的火把。

  一身红衣金甲的丘神勣骑马冲了出来,长槊挑起上面的尸体,同时怒吼道:“杀!”

  无数的金吾卫如同潮水一样的从他的身后涌了出来,对着对面持刀上前,满目茫然的矿山护卫杀了过去。

  没有任何的宽容,没有任何的怜悯。

  一句劝降的话都没有,但凡出现在大军冲锋眼前的人,全部都被斩杀。

  杀戮血腥。

  ……

  邢州驿馆。

  后院大堂。

  李承乾坐在中央主位上,于志宁,高季辅,卢承业当人站在左侧。

  一身浅紫色官袍的许圉师站在右侧,他的身后站着房遗直和张大象。

首节 上一节 733/74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王业不偏安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