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24节

  按照张筹交代,前去安排宣传使司的一应事务去了……

  ……

  “还得是应天,真够热闹的。”

  在应天府城晃荡了大半日后,来到天界寺挂单的道衍,忍不住出声说道。

  “那是自然,自从陛下攻下集庆路,改为应天之后,这里就开始恢复繁荣,不复往日破败。

  而今又有明确旨意传出,今后应天就是我大明都城,不再迁去中都,一些以往还在别处观望的富商大户,纷纷来京师这边安家落户,购置产业。

  更增添了几分繁华。

  且看着吧,今后这应天只会变得更好。”

  边上一个僧人闻言搭话,言语之中有着一些骄傲与自豪在。

  他是天界寺的僧人,和道衍这种行脚僧人又有不同。

  天界寺位于应天城内,京师繁华,那天界寺也就会跟着繁荣,香火更加旺盛。

  就算分不到什么好处,但身为天界寺之人,面对道衍这种行脚僧时,还是会自然而然出现一些本地僧人的优越感。

  道衍笑着应是,并接着和着僧人说些话。

  其实,他方才所说的应天府城热闹,和这个本寺僧人,完全是两码事。

  他所说的热闹,是刚一来到京师,就听到皇帝和大将军徐达,宋国公冯胜联姻,以及秦王妃认卫国公邓愈为父的消息。

  早在中都城皇帝离去的时候,他就知道,这场大戏并不会彻底完结,还会接着往下演。

  凭借着李善长的身份地位,以及势力,还有对中都城的重视程度,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而如今的皇帝朱洪武,也是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宁折不弯,性格强硬坚毅,很有魄力。

  这二人势必要打起来。

  如今才来到京师,便已听到这等消息,无疑证实了他的猜想是正确的。

  这下子有好戏看了。

  而且,依照他来看,这一次的事情,精彩程度只怕不亚于中都城。

  但这些与他也无什么关系,他只是一个方外之人,只管在这京师之中坐着看戏也就是了。

  但道衍很快就不这么想了,因为有两个内官打扮的人,在寺院管事僧的带领下,一路走了过来与他相见。

  确认身份无误之后,便开口口,说是皇帝请他入宫一叙。

  饶是道衍心性好,却也一时怔愣当场……

第77章 朱元璋摊牌了

  道衍怔愣当场,在完全没有想到的消息冲击之下,整个人都懵住了。

  说话,一开始看到管事僧引着两个内官往这边走的时候,道衍丝毫没往心里面去。

  完全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

  反正这内侍又不是来找自己的。

  他只在心里面盘算着,接下来皇帝和李善长之间将会如何交手,真的交手了,皇帝该怎么做,才能干脆利落的赢了李善长。

  这些事情,可比经书,比什么内侍要有意思多了。

  就是在这种心态下,那内官被管事僧领着来到了他的面前,并且告诉皇帝请他入宫一叙的话。

  道衍岂能不懵?

  这位脑子一向好使,转的很快,且又因为经常外出化缘,练就了一张厚脸皮的人。

  此时居然在原地愣了足足十来息的时间,方才勉强回过神来。

  而后以手指着自己鼻子相询:“你是说,陛下要见贫僧?确定没有说错?没有寻错人?”

  却是极度惊讶之下,连一些必要的礼仪这些都全然忘记了。

  “大师若是法号道衍,俗名唤作广孝,那便没有任何错漏。

  这确实为陛下亲自吩咐下来的。”

  内侍面带一丝笑容,无半分不耐的向道衍进行解释。

  一来他能够理解眼前这和尚的心情。

  另外一方面,这是皇帝专门吩咐下来,让自己前来寻找并邀请入宫中的人。

  别管这人此时是什么身份,又是什么表现,那都是贵客,都要好好相待。

  “行,那这便去吧,劳烦两位了。”

  就在这打头的内官,觉得自己需要再出声说上一些话,进行相劝,细心安抚才能让这人随自己入宫时,道衍却是忽然一口应了下来。

  而且,竟是连必要的收拾与停留都不做,直接就要随他们而往。

  内官微愣了一下,却也没有多言,做了一个请的手势,便引领着道衍而去。

  管事僧,和另外一些僧人自觉跟在一侧相随。

  大多心里惊疑不定,不知道这唤作道衍的家伙,究竟什么来历,竟然能被皇帝专门请去宫中相见。

  尤其是那方才与道衍说话,言京师繁华的僧人,更是心中震动的厉害。

  目瞪口呆之余,不住的在回想自己方才和道衍说话时,是不是哪里神态语气不对。

  自己是真不该起了轻视之心,在那道衍面前有了优越感啊!

  越想他就越是后悔,心中惶惶不安,既希望这道衍大人不记小人过,肚大能容,不和自己计较这些。

  又觉得今后再遇到这道衍师弟,不,道衍师兄,不!道衍大师的时候,一定要诚心诚意的和他认个错。

  ……

  且不说僧人如何心乱如麻,患得患失,只说道衍随了两个内官出了天界寺,朝着皇城而去,一路上竟是一言不发,只是一手钵盂,一手禅杖的跟在后面行路。

  这让两个内侍都不由的暗赞一声,大和尚好心性。

  从得到陛下邀请入宫时,这大和尚的反应来看,这和尚只怕在此之前并没有见过陛下。

  对于陛下的召见,更是全然不知。

  他们已经做好了前来皇宫的路上,被这道衍大和尚问东问西的打听了。

  可哪能想到,这大和尚定力竟然这般好。

  连一句话都没有问。

  这份定力,不知道超过了多少被陛下召见的文臣武将。

  “敢问两位施主,不知陛下召小僧有何事?若是不犯忌讳,有劳两位檀越透露一二。

  也让小僧心里有个底,不至于接下来面圣之时,忙中出错,一不小心惹了陛下。”

  道衍宣了一声佛号,一脸诚恳的开了口。

  前面引路的内官,面皮微微抽动了一下,默默收回了之前的想法。

  “大师,非是我等不愿意说,着实的陛下那里没有多交代。

  只是着人说,让我等来到天界寺寻大师,请大师您入宫中一叙。”

  为首的那名内官出声回应。

  道衍和尚觉得对方很大可能是专门不说,想要趁机从自己这里要点好处。

  所以便道了一声谢,不再多言。

  他多少还是要顾虑一下自己僧人形象的。

  平日里酒肉不忌,行事有些不羁的道衍,此时在意僧人形象,倒也显得稀奇。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这个贫僧是真的贫,除了一身僧衣,一双僧鞋,一个禅杖,一个钵盂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

  就算是想要塞点什么,也是做不到的。

  早就被这突如其来事情扰乱了心绪,心中升起了无数念头的他,只得继续暗自思索皇帝见自己所为何故。

  不过,刚刚询问内官也并非一无所得。

  从他们口中,道衍确认,自己只怕早就被皇帝给盯上了,行程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不然何至于自己来到天界寺连半个时辰都没有,皇帝派遣的人就来了?

  而且,还直接与这些人吩咐,来这里寻自己。

  这让道衍心中愈发疑惑起来。

  自己何德何能,居然能让朱元璋这等皇帝记挂在心上?

  究竟何时,自己入的皇帝法眼?

  一番思索之后,心里倒也有了一些想法,却又不能确定。

  总是觉得这件事哪哪都不对劲。

  ……

首节 上一节 124/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