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第133节

  中书省,户部都没有意见,这件事很快被推行下去。

  一共一百张面额为两千五百贯的、上面印着大明国债字样,盖着皇帝玉玺,以及中书省,户部印章的债券就此出现。

  期限四个月,利息为二厘,以夏税进行偿还。

  而这一百张的债券,刚一印出来进行发售,不到半日的时间就被抢购一空。

  甚至于还有不少后知后觉的人,在私下里找人托关系,加钱来向已经持有的人进行购买。

  但这样的想法,却都尽数落了空。

  不是说他们的关系不够硬,或是手中银钱不够多。

  而是那大明国债上面,明明白白的写着不得进行流转,不然作废。

  这让很多人怅然若失,懊悔的捶胸顿足。

  像是错过天大的好处一样。

  痛心疾首之余,就开始打听皇帝什么时候会再次发这种债券。

  这些想要购买国债的人,很多其实并不是真的看中了皇帝给的二厘利息。

  而是这件事情,那非同凡响的意义。

  当今的皇帝,那是出了名的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特别痛恨贪官污吏,也痛恨那些行贿的人。

  且皇帝一直以来都是高高在上的神仙般人物,哪里是寻常人能接触到的?

  更不要说是能和皇帝扯上关系了。

  现在,机会就这般明晃晃的出现了。

  国家缺钱了,皇帝亲自进行借钱。

  这哪里是在借钱?

  分明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上进机会啊!

  别说皇帝只是借三个月,且还给利息了。

  就算是皇帝连本金都不给,那他们也是心甘情愿。

  只能说,什么时候都不缺乏特别想要进步的人……

  新鲜走马上任的宣传使司的宣传使罗贯中,才上任

  顶级小说家出手就是不一样,不仅仅说明白了皇帝发国债的原因,经过结果,

  还给增加了一点故事性。

  又按照皇帝的专门要求,不准咬文嚼字,尽量写的浅白一点。

  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趣味性。

  再配合着皇帝这边,已经先一步的真发行了国债,不少消息已经在流传了。

  所以,这篇

  这还是因为大明日报才开始创办,还没有太大的名气,且宣传使司人手不够多,外加经验不够,印刷出来的报纸数量有限的缘故。

  不然,卖出去的报纸份额将会更多。

  罗贯中激动的来回踱步,并加急安排人手,增加发行量。

  接下来的七天,都要售卖这一期的大明日报。

  不仅仅要在京师售卖,还会运到苏州,以及江北等地售卖。

  如今大明日报,虽冠以日报之名,可实际上因为是才开始创办,基本上是六到七天才发行一期。

  而罗贯中之所以如此激动,不仅仅是因为他写的这文章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更为重要是,这报纸后面,可是有一个专门的版面来刊印自己老师的水浒传!

  这下子,自己老师的水浒传,得能被多少人看到啊!

  自己超额完成了老师对自己的嘱托!

  这宣传使做的真值!

  这个职位真适合自己。

  大明日报可谓是一炮而红。

  不说别的,仅仅只看这报纸的销售量就能知道,这一次朱元璋的这个举动,在大明引起了多大的轰动。

  许许多多的文人士子,乃至于不少官员都在讨论这件事。

  有人皱眉,觉得皇帝太不体面了,为了这点钱财,竟公然行借钱之举。

  也有人感动于皇帝拳拳爱民之心,为了不影响正事,竟不顾面子,以帝王之尊借钱。

  也有官员暗自警醒,看来皇帝在以民为本上,是要动真格的了,今后再做事,需要注意了,要努力的往这方面去靠。

  也有不少人觉得皇帝此举,未免有沽名钓誉之嫌。

  故意趁机做出这等事情,让人大加宣传,从而好给他自己邀名……

  ……

  “父皇,这……是否有些不太妥当?

  此等事情刊登在报纸之上,广而告之,必然会让人议论纷纷。

  其中肯定会有一些人,说些不好的言语……”

  武英殿内,太子朱标斟酌着言辞,说着他在这件事情的意见。

  “标儿,这没有什么不好的。”

  朱元璋伸手给朱标拉了一张椅子,示意朱标坐下说话。

  “这等善政,是不惧拿出来说的。

  咱现在算是明白了,只会干好事,弄善政是不行的,还得会宣传。

  要把国家做出来的善政,给宣传出来,让更多的人知道。

  这样,那些惯会说些怪话,会歪曲朝廷政令,并以此来误导众人的人,声音就会小上很多,影响力也会随之下降。

  咱们以民为本的决心,也不用遮遮掩掩,必须要旗帜鲜明给打出来,并付诸一些行动。

  如此,将会影响更多的人,让他们朝着这件事上靠拢。

  也尽可能的让百姓们知道,官府,至少咱这个皇帝,是真的想要他们过的好,也会为之努力,让他们过的好。

  不要怕别人议论。

  让那些狗东西们去说咱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还行吧!

  咱们与咱们大明众多的仁人志士,众多百姓们不屈不挠的努力,必将稳步的达到咱们的目的!”

  朱标看着自己父皇,显得有些怔愣。

  一股无法言说的东西,自心间瞬间涌起,并冲向了四肢百骸。

  心中的那些着急与一些不安,顾虑等诸多的情绪,瞬间荡然无存!

  父皇总是这样,认准的事情就能一往无前,和父皇相比,自己差太远了。

  自己还有许许多多的东西需要和父皇学!

  同时,也觉得现在的父皇,和今年之前的父皇有了不少的不同。

  以往父皇就让人敬佩,如今的父皇更加让人敬佩,或者说是崇敬。

  总是在不经意间,就展现出令人心折,又极其鼓舞人心,让人坚定信心,一往无前的信念!

  ……

  天界寺内,自从见了皇帝之后,回来就把自己关进禅房闭关的道衍,在看了大明日报之后,在原地怔愣了好一阵儿。

  随后长长的叹了一口气,就出关了,求见皇帝。

  比一月之期,足足提前了二十一天!

  对于何去何从,他心中已经有了决断……

  ……

  “你真要这般做?”

  武英殿内,朱元璋望着道衍询问,带着满心的意外。

  话说,按照他之前所想,他这边又是说出藩王外封制度,又是把屠龙术这些都给说了出来。

  早就将道衍给整的道心破碎,把道衍的那些执念给消除了才对。

  那日道衍说,要回去好好的想一想,还说一个月为期限。

  他这边其实早就在心里认定了,道衍回去想也是白想,肯定还会按照自己所想的那样开始当官,为大明做事。

  可哪能想到,事情居然出现了一个天大的意外。

  道衍这家伙,居然做出来了一个,朱元璋在此之前,从未想过的选择!

  他要前去南越,给那里的统治者出力做事。

  “陛下,小僧所言为真,这是小僧深思熟虑之后,做出来的决定。

首节 上一节 133/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词条:朕乃崇祯,千古一帝!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