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挖玉,整个河床都是我的矿场 第262节
“行嘞阳哥,那我这就去村里叫人了。”
哈孜克憨憨一笑,偷偷瞄了一眼王桂芹,立马大跑了。
“对了,林晓倩下个月结婚,这事你知道不?”
“害~提她干嘛,我也不想知道,我今年也会结婚了的,到时候你一定要来喝杯喜酒。”
王桂芹虽然心里有些不痛快,但还是笑着点点头:“我一定会来的。”
说着,北大窑传来了一股香味。
“今天留在这里吃顿便饭吧,下午再回去。”
“那就太谢谢你了,苏阳同志。”王桂芹笑着揪着自己的麻花辫:“那我就先去忙了。”
“行,到了饭点记得来啊。”
苏阳来到了热巴嫂子屋里,屋里水蒸气浓郁,由于是窑洞改造的厨房,所以排烟功能并不好,看来有必要装一个抽油烟机了。
随即爬到了窑洞上方,将上方填煤的口子给扒开,还好当初粉刷的时候留了几个孔。
果然,扒开孔洞后,烟气迅速从里面飘了出来。
王寡妇这会在外面井台上刷洗碗筷,热巴嫂子正弯腰操着铝勺搅动面汤。
“嫂子,忙着呢?”
热巴嫂子回头一看,面露微笑:“阳子来了啊,今天做的西红柿疙瘩汤,中午在这吃不?”
“行啊嫂子,多加点水,今天广场上来了几个人,宣传种棉花的,也一起吃个便饭。”
“放心,做的多,够吃的。”热巴搜子扎着高马尾,额头前飘着几缕细丝,“阳子,我这会臭不出手,帮我把围裙松一下,可能是最近吃胖了....”
“好嘞嫂子。”
苏阳看着热巴嫂子弯着的盈盈细腰,上前帮忙解了围裙,忽然想到了什么。
“嫂子,你是不是有了?”
“嗯?”
热巴嫂子忽然一愣,缓缓直起了身子,放下勺子摸了摸自己的平平无奇的小腹。
“阳子,不会吧,才两次就...”
苏阳下意识的伸手摸了摸,不知为何,脑子一热,搂住了热巴嫂子的盈盈细腰。
顺手往自己怀里一揽。
热巴嫂子整个人趴在自己怀里,脸上立马涌出一抹潮红。
“阳子,你干嘛....”
“嫂子,到这边来,我帮你系一下围裙。”
“阳子,不是系围裙吗。”
“唔唔....”
北大窑的窑室,现在很多都是空关的,中间用一层砖墙相隔,特意让木匠留了一个木门,这边也是为了预防发生火灾,好方便逃脱。
锅里的疙瘩汤咕嘟咕嘟冒起了泡,王寡妇端着碗筷从外面回来,看见屋里没人,便把火拒灭。
过了一会,苏阳和热巴嫂子从小门出来。
王寡妇转身看到热巴嫂子面带微红的从里面出来,说道:“嫂子,我还以为你不在呢,刚才锅里都咕咕叫了,我把锅底下的火灭了。”
“嗯,行。”热巴嫂子低着头来到灶台,“阳子,你去叫大家来吃饭吧。”
“嫂子,我这就去叫。”
苏阳走出门外,王寡妇看了看他们,皱起了眉头,“嫂子,你们在里面干什么呢?”
“那个....阳子说这个屋里烟太大散不出去,想给咱们换个屋子,就去那边看了看。”
王寡妇看了看屋子上方漂浮的白气,点点头:“确实散不出去。”
中午吃饭的时候,苏阳跟刘小成在一旁来到屋里,小声嘀咕了两句:“小成哥,我怎么感觉嫂子像是有了呢?”
刘小成一听,顿时一喜,“真的假的?我咋没发现呢?”
“小成哥你这是太忙了,得多关心下嫂子,回头有时间去医院查查....”
“行!我明天就去。”
刘小成高兴的扒拉着碗里的疙瘩,有种当爹的喜悦,吃过饭,把饭碗一撂就紧忙来到厨房,来到热巴嫂子跟前:“媳妇,阳子说你有了,咱们明天就去医院查查。”
“啊?”
第226章 寻宝墨钰县
“阳子咋跟你说的?”热巴嫂子眼神似乎有些躲闪,感觉跟偷人似的。
“也没说什么,就说让咱们去查查,兴许是有了,这几天你可要当心啊,别干重活累活。”
“嗯,那过两天再去查查吧。”
苏阳吃过饭,回到家里收拾了一起,便骑着摩托车前往墨钰县了。
墨钰县距此有几百公里的路程,开车也要两个小时,不由得佩服起那些瓜农了,天南地北的到处跑。
好在是柏油马路,通到了墨钰县,但是下了马路,就要走一段距离的土路。
土路都是砂石,这里地处昆仑山北麓冲积扇平原,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前洪积区,北部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
只有一条“墨带河”从中穿过,是他们最主要的水源。
墨钰县曾经还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于阗国”的属地,所以墨玉也被称为阗玉。
深入墨钰县,映入眼帘的都是大片的农田,这里根据土壤的情况不同,种的也不一样,主要是红枣、核桃和西瓜。
这会正是西瓜的季节,放眼望去,戈壁滩上绿油油的西瓜秧跟深绿色的海水一样。
地头上有一些人正拉着地板车摘西瓜,一袋袋的往车上扛。
田间地头也没有人看管,压根不用担心偷西瓜的,东西多了就不珍贵了。
到了中午两点半,苏阳才来到地方,墨钰县的旺什村。
以前苏老汉来这边打过水井,上次那个卖瓜的老头姓杨,顺着村户一打听,就能打听到,这里并非是移民村,大都是当地的维族人。
苏阳沿着打听的路来到了老杨的家里。
在门口敲了敲门。
一个小孩子从屋里跑了出来,给苏阳打开了木门。
小男孩深眼窝鹰钩鼻,应该是个混血。
“你找谁?”
“找你爷老杨,家里有人吗?”
小男孩也没有什么防备之心,冲着屋里叫喊:“爷,有人找你。”
老杨从嘴里出来,看到苏阳立马迎了过来:“哎呦巴郎子,你怎么到这里来了嘛?”
苏阳从摩托车后座取下一箱牛奶,递给小男孩:“去喝吧。”
“老叔,我是想你的西瓜了啊,这几天你也没去我们那送瓜。”
老杨笑眯眯的招呼着坐在葡萄棚下面,沏上了一壶茶。
“哎呦,说来不巧啊,就是上次从你们那回来,路上崴了一脚嘛,年纪大了走不了远路。”老杨拍了拍自己的腿:“现在好的差不多了,正准备着往你们那送呢。”
苏阳笑笑,问道:“对了杨叔,你上次说你们这里,好多人家里都有一些料子,我就来看看。”
“好嘛好嘛,你要收俺们这边的石头嘛?”
“是啊,我在城里开了个门店,把料子雕刻好就可以卖了嘛。”
老杨端起茶喝起来:“上次你帮我卖西瓜,这次我帮你收石头嘛。”
老杨起身指着门口,“那你就在我家门口支个摊子,我跟邻居们喊一声,一会就准就来人了。”
支摊子收料子“”
苏阳内心一笑,没想到自己也干起了地皮子的活了。
“那就谢谢老叔了。”
“哎呀不谢不谢。”
随后,老杨帮忙从屋里搬来一张桌子架在门口,上面铺上一个羊皮子,苏阳往旁边一坐,像模像样。
老杨随后开始来到邻居家门口喊了一声:“阿达西,收石头的来了,就在俺家门口,卖不卖嘛?”
大家伙一听有收石头的,便走出家门出来看看。
以前也经常有地皮子下乡收料子,但是价格都是胡里麻汤的给,把价压的死死的,大家自然是愿意卖,就只好在留在手里。
“老杨,这地皮子给价实在不?”
“绝对实在,人家可是上过电视的,还是咱们和田的劳模嘞。”
“那行,这就来了。”
上一篇:钓鱼佬的重生日常
下一篇:我不是戏疯子,我是真能穿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