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王业不偏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172节

  “你们二人,从蜀寇军容中,可看出来什么吗?”

  司马昭思索一二,摇了摇头。

  司马师想了想,也跟着摇头。

  司马懿冷冷哼了一声:

  “寨外列阵蜀寇两万余人,约一万三四千人,可称精锐练卒。

  “列阵速度快而军容齐。

  “持械肃立时,整体上纹丝不动,秩序井然,隐隐可见杀伐之气蒸腾其上。

  “至于撤退之时,见旗而行,闻金而走,也并无混乱产生。

  “唯有外围五六千士卒,小有散乱与喧哗。

  “却也并非不明旗号金鼓,不知进退,也并非军纪散漫,而是未练阵法的新卒罢了。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诸葛亮练出来的这支队伍,几可算得上一支强军了。”

  司马师与司马昭惊疑不定。

  他们二人自打见世面以来,见到的就是他们父亲练的兵,所以见到城外的蜀军,也并不觉得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司马昭问:“强军?能比阿父练出来的兵还强?”

  司马懿沉吟不语。

  司马昭又问:

  “阿父,诸将尽皆请战,阿父却不命他们出寨与蜀寇一战,难道我大魏真不是蜀寇对手?”司马昭硬着头皮问。

  司马家家教很严,所谓不曰进则不敢进,不命坐则不敢坐,不有问则不敢言。

  他是真被激得不行了,这才胆敢以如此语气对父亲发问。

  司马懿看了一眼司马昭,思索片刻后,也不去斥责次子的逾越无礼,只扯起嘴角勉强一笑:

  “若我三万部曲尽在此地,诸葛亮何敢猖狂?

  “只是确实没想到,诸葛亮会冒着腹背受敌的风险,越过我营垒往长安去罢了。

  “以寡击众,是为不智,故不战耳。”

  虽不愿承认,但他确实中了诸葛亮计策。

  州泰、陈圭、孙礼他们领一万二千多人去了渭北。

  本来是想以此诱使汉军攻寨。

  却没想到,即使偃旗息鼓,示敌以弱,汉军仍然不来强攻。

  只一味挑战,最后竟还真的举军东去了。

  说实话,一直到魏延的殿后部曲离开前,他都觉得,这不过是蜀军诱他出营的计策罢了。

  可现在蜀军的殿后部曲都已经离开二三里远,先头部队,更是完全望不见了。

  由此可见,蜀军或许是真的要去攻打长安。

  诸葛亮越来越让他想不通了。

  司马师问:“阿父,现在怎么办?要召回陈圭、州泰他们吗?”

  司马懿早有定计:

  “不必,命陈圭、州泰他们去夺诸葛亮上游两座营垒,彻底断了诸葛亮归路。

  “我倒要看看,他有没有不惜代价攻打毌丘俭营垒的决心。”

  申时,吴班前军渡过涝水。

  又过了半个时辰,丞相所统中军也安全渡过了涝水。

  到了酉时,魏延与殿后的五千部曲成功抵达渭水河畔,竟没受到任何阻碍。

  丞相的三万五千战卒,赵云、王平、关兴的九千战卒,终于合兵一处,聚于长安以西最后一座魏军营垒,沣水营。

  东方五六里外,毌丘俭、令狐愚二将或许能猜到,这是司马懿故意放蜀寇过来的。

  可沣水魏营中八千魏军将士俱是大骇。

  骠骑将军败了?!

  还是说,蜀寇一边拦住了骠骑将军,另一边又派人攻击长安?!

  蜀寇……究竟有多少人?!

第113章 物勒工名,营造法式

  落日。

  赵云、魏延、吴班、陈式、王平、孟琰、爨习、关兴等一众汉军大将簇拥着丞相的车驾,率四万五千大军来到了魏军营垒前。

  气势汹汹。

  杀气腾腾。

  按理说,数万大军连日行军跋涉,已然疲惫。

  此时又是落日时分,怎么也该先休息一日,明日再战。

  可眼下,汉军举军尽出,似乎并不打算给此座营垒中的魏军以喘息之机。

  这出乎了毌丘俭、令狐愚等人的意料,更出乎了这座营垒中八千将士的意料。

  汉军昨日举上万甲士,并两三万辅卒役夫组成的辎重队,来到沣水大营以西,已经使得整座营寨八千将士军心变得不稳。

  不论什么时候,敌军突然绕开前线出现在腹地,都是一件能令人感到骇恐的事。

  而如今汉军天兵已至,司马懿那座营垒却没有消息传回来。

  理智之人或多或少能猜到,这多半是骠骑将军放蜀寇过来,使其腹背受敌之策。

  可当个人融入群体后,独立思考的能力便急剧下降,情感和本能开始主导行为,变得轻信,盲目,理智也就不复存在。

  更别提,这座营垒里的人,本就是遭受过大汉毒打的败军溃卒。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传谣,骠骑将军已经败了,还有人说,骠骑将军跟张郃一样,被属下砍了脑袋,整支大军全都降了。

  一时群议沸腾,人情汹汹。

  更令一众魏军惊慌的是,短短半个时辰时间,大汉数万甲士便已迅速列阵完毕。

  四五万人的队伍,如此短的时间内便在寨前集合完毕,列阵成型,给魏军士卒带来的震动不可谓小。

  部分人一开始听到司马懿败军的谣言,还觉得大魏的骠骑将军不可能败得那么干脆。

  可如今,这凶神恶煞如狼似虎的汉军,刚从骠骑将军那边过来,也不稍事休息,就在寨外列好阵势,作势欲攻。

  这部分不信谣不传谣的将士,终于也对这谣言信了几分,随即也终于变得惶恐起来。

  待谣言已大规模传开后,毌丘俭才终于听到,旋即迅速行动,擒杀了三十几名传谣之人,悬首示众。

  又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诱之以利,胁之以灾,终于安抚了众心,并当众分发绢帛作为赏赐,这谣言总算止住,拿了赏赐的魏军将士,也终于安定些许。

  见将士总算重拾战心,毌丘俭、令狐愚、夏侯儒三员魏将登上寨墙,齐齐朝寨外列阵以待的汉军望去。

  却见汉军甲光曜野,刀枪如林,旌旗猎猎,阵如铁壁,肃杀之气可谓扑面而来。

  再往远处看,又见运送辎重还是什么的车辆缓缓朝汉阵行来,随军役夫辅卒或拉或推,往来奔走,却也井然有序,丝毫不显慌乱。

  而更远的地方,则是烟尘滚滚,隐约可见大团骑兵在逡巡游弋。

  “蜀寇这是打算连夜攻寨?”夏侯儒声音都有些哆嗦,方才军中谣言大起,军心大乱之时,他一度以为要控制不住局面了。

  好在毌丘俭是个能持重的,否则真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忧蜀寇来攻,但忧蜀寇围而不攻耳,今蜀寇倾巢而来,我大魏无可忧者。”毌丘俭神情冷峻严肃。

  看在夏侯儒眼中,颇有些古名将风采了,随即也点点头:

  “仲恭言之有理,料想骠骑将军把蜀寇放过来,正是存了让蜀寇来攻我营垒之心。

  “而他若真敢来攻,便已堕骠骑将军彀中矣,籍时攻我不下,损兵折将,骠骑将军大众夹击而至,蜀寇岂有幸理?

  “只是确实没想到,蜀寇竟连休息也不休息一番便倾巢而来,如此心急自大,难道不怕「灭此朝食」之事复现于此?”

  祸莫大于轻敌,齐顷公认为消灭晋军以后再吃早饭也不迟,结果大败亏输,仅以身免。

  如今蜀寇虽众,其势虽凶,却未免太过心急,太不把他们这座营垒放在眼里了。

  须知,这座沣水大营经过近月营造,虽比不上骠骑将军几万大军营造出来的堡垒坚固,却也足称得上是一座坚寨。

  三重一丈多高的土壁,四重三丈多宽的壕沟,鹿角又是四五重,最里面,还有一重高大厚重的木栅。

  加上北依渭水,东临沣水,只有南面与西面接敌。

  寨中有八千战卒,还有四五千辅卒、役夫、徒隶,调度应付起来可以说绰绰有余。

  “蜀寇好像在打造器械?”令狐愚突然发声,一手遮额,另一手遥指约一里外某方军阵中间的空地。

  众人齐齐望去,只见几十名蜀寇围在一起,几辆辎重车置于一旁,不断有人将车上的物什搬下来,在地上组装了起来。

  毌丘俭眉头微皱,专注地在汉军阵中扫视起来,才发现这样的场景到处都是,百处不止。

首节 上一节 172/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