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三国:王业不偏安

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262节

  距沟渠越近,熏天腐臭越浓,刘禅几番欲呕,还未至沟渠边,便望见沟渠上蚊蝇漫天飞舞,密密麻麻黑压压一片,堪称骇人。

  再勒马数步,刘禅骤然一滞。

  “这……”他向适才那名回报的虎骑投去质询的眼神。

  “陛下,卑职该死!”那虎骑直接双膝跪地,叩头不已。

  赵广与麋威诸将也上前请罪。

  刘禅眉头一皱:

  “以后是什么就与朕汇报什么,不要含糊其辞。

  “这些百姓尸身遭弃于此,不是我大汉官吏之过错,也不是你们的过错。

  “有什么不能让朕知道,不能让朕看见的?

  “难道朕看不见这些,就会以为关中承平无事,百姓安居乐业不成?

  “难道等你们以后犯了错,你们的挚爱亲朋犯了错,你们也要这样蒙蔽朕听不成?”

  “臣有罪,臣不敢!”赵广与麋威二人闻言一骇,双双跪地谢罪。

  马背上,刘禅将目光从地上三人移开,再度挪向那道沟渠。

  他以为那虎骑说的沟渠有尸体,是有一具尸体。

  而现在就在他眼前,七八具赤条条的尸体横七竖八堆在沟里,腐烂严重的已露出白骨。

  且无一例外,这几具尸体没有一具覆有衣衫的,大约是弃尸于此前被人扒去了。

  衣衫在这种年节,这种地方,对于最底层的苦命百姓而言,也是重要的资产。

  将目光从沟渠里的腐尸中移开,刘禅看回跪在地上的三人。

  前来禀报的虎骑位卑职轻,不可能有蒙蔽圣听的想法与动机,所以显然是赵广与麋威二人不想让他这天子看到这种人间惨象。

  “好了,都起来吧。”刘禅仍戚戚于沟渠里白发苍苍赤条条的几具尸体,神色略有些黯然。

  “龙骧中郎将,虎骑护军,你们二人罚俸半年。

  “虎骑熊大郎罚俸一月。

  “小惩大诫,下不为例。

  “再有下次,朕便只能以蒙蔽圣听治罪了。”

  事情虽小,也没有真的欺君,甚至是真的担忧离这些腐尸太近会让刘禅染上疫疾。

  但刘禅还是希望能听到真话,看到真事,所以不得不小题大做,上纲上线了。

  单膝跪地的赵广、麋威,及双膝跪地的熊大郎三人连连谢恩,而后才听天子之命起身。

  待熊大郎离去,刘禅才又对着麋威、赵广道:

  “布武,辟疆,朕此番带你们巡行关中,为的不就是和你们一起看看这些真正发生在民间的疾苦,然后让你们与朕一起想办法,解决这些民间疾苦吗?

  “桓灵之世,天下所以崩坏,难道全是桓灵二帝的错,那些假托忠君之名,暗藏祸心之实,蒙蔽天听,妄言天下太平的佞臣贼子,难道就没有责任吗?

  “朕现在难得巡行四方,若朕仍旧居处于深宫之中,怎么才能见到天下之事,又怎么才能知道,朕该为天下做些什么呢?

  “只能靠你们这些忠良义勇的腹心股肱当朕的眼睛,朕的耳朵,替朕看一看、听一听真实的人间,再把真实的人间给朕带回来。

  “有丞相在,有一众大臣在,有你们这些腹心股肱在,朕相信天下会越来越好,但即使不好,你们以后不要粉饰太平。”

  言及此处,刘禅忽然再度一叹:

  “你们现在都跟在朕身边,这样的日子恐怕不会太久。

  “迟早有一日,你们会成为大汉的封疆大吏,替朕,替大汉镇守四海八方。

  “希望到时候收到你们的来信,见到你们派来的使者,朕看到的都是最真实的天下,听到的都是最真实的声音。”

  闻听天子此言,非但赵广、麋威这犯了天子忌的二人动容作色。

  就连在旁边一言不发的关兴、姜维、赵统几人,亦不禁心潮翻涌,感念丛生。

  若桓灵二帝能像陛下这般体察苍生苦楚,天下还能崩坏至此吗?

  又如陛下所言,倘桓灵二帝若能走出深宫,感受到真实的天下,看到真实的苍生苦楚,他们还会是原来的桓灵二帝吗?

  历史不容假设。

  桓灵已矣,仁君临朝,天下得君如此,岂非苍生之幸,臣子之幸,亦复何求?

  “这些百姓尸身…稍后命人将此沟渠填埋了吧。”刘禅望着沟渠中那八具赤条条的腐烂尸身吩咐道。

  这些尸身腐烂太过严重,近距离接触恐怕要生出疫病来,就地填埋大概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扭头看向田野尽头破败的村落,刘禅又道:“去村里借些锄头,再问问这些人是如何死的,又是谁把他们丢到此地的。”

  诸将当即领命。

  前方的田埂已不适合骑马。

  赵广留部分人看守马匹,复遣龙骧虎骑在前,再与诸将护着天子徒步跟上前去。

  然而还不等前方开路的龙骧虎骑行至那座村落最外围那间围屋,刘禅便看见一佝偻的老妇从破败的围墙后探出身来,看着他们一行人略显无措地搓着手。

  刘禅忽然有种即视感,随即目光朝老妇身后的围墙内望去。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该不会这老妪以为他们一行人是来抓壮丁的吧?

  底层老百姓消息很不灵通,所谓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事实上不是什么桃花源,而是这年头底层百姓思想的真实写照。

  待刘禅凑近,赵广上前想要问话之时,那老妇率先用沧桑的嗓音忐忑地问道:“你们…你们是陈县君派来的人吗?我家老头…我家那老头回来了吗?”

  陈县君?

  赵广闻之一滞,随即扭头把目光投于天子。

  刘禅若有所思,走上前来,对着佝偻的老妪温声问道:“老人家的意思,陈县君已经来过了吗?”

  那老妇抬头朝刘禅看去,打量了一番后道:“郎君说笑了,陈县君哪能来我们这么远的地方,但陈县君手下人来过了,他们说…说我们家老头会回来的。”

  刘禅大致听明白了。

  老妇的家人,应该是前段时间被曹魏强征当役夫去了。

  华阴那边,宗预已经遣人去长安给丞相送函。

  希望丞相那边能安排人把关中诸县被征走的役夫派回原地,重新进行编户。

  临晋这边也类似,陈祗、郭攸之应该已经开始做事了。

  只是…陈祗动作也太快了吧?才刚刚上任两三天,就已经安排手下过来安抚百姓了?

  刘禅看了眼身前这位衣衫破败不完的老妪,摒弃这些念头,转身命赵统、关兴等人各自分散,率众在这座村落中调查一番百姓民生。

  至于要调查什么,刘禅也已经拟出了一些条例,诸如户口几何,田亩几何,农具粮种如何,是否已是豪强大宗的佃户等等。

  “老人家,我们能到你家里坐一坐吗?”待关兴等人离开,刘禅对着老妪问道。

  那老妪矮小佝偻的身躯微微有些发颤,片刻后难看地笑着拒绝道:

  “郎君,我们家…我们家实在没有什么地方能让你坐的。”

  刘禅闻言一滞,忽然又听到围墙里似乎有什么动静,随即视线越过半人高的围墙往里看去。

  却见一张脏兮兮的脸正从半掩的门扉后探出来看他,头发糟乱,教人分辨不出男女老少。

  将视线收回,刘禅从腰间掏出一块面饼,一块肉干递给老妪:

  “老人家,我们是陈县君派来的手下,刚才在村外遇到一条沟渠,看到里面有乡亲的尸体,我想问问,你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而见天子掏出东西来,赵广赶忙也把腰间的肉干递上前来,开口让老妪拿着。

  那老妪看了眼刘禅及赵广手里的东西,却是不敢接过,片刻后昂头看着刘禅:

  “郎君真是陈县君派来的人?刚刚郎君所问,陈县君的人昨天不是来问过了吗?”

  刘禅为之一滞。

  既然问过了,为何也不处理?

  而就在此时,刘禅忽闻背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扭身一望,却见不是临晋令陈祗又是何人?

  陈祗大步急趋值钱天子身边,气喘吁吁问道:“陛…刘将军,您怎么来了?”

  “怎么,我不能来吗?”刘禅着实有些惊讶于陈祗会出现在此,“是魏昌的人给你报信了?”

  陈祗连连摇头:“不是,祗适才就在隔壁三合里,听手下说看到数百骑忽至,便过来看一看是谁,未曾想竟是陛…刘将军。”

  刘禅看了眼老妪,与其道别,而后带着陈祗来到一株大槐树下:“奉宗,你该听说了那沟渠里的尸体是怎么一回事,是谁弃尸于那里,为何死而不埋?”

  陈祗闻之神色一黯,道:

  “陛下,那些尸体,不是被谁扔进去的。

  “是他们没有活路了,自己投渠自溺而死的。”

  刘禅神色一沉:“投渠自溺?”

  陈祗再度一叹:“陛下说得对,坐在官寺里,什么也做不成,只有走到田间地头,才能知道这天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首节 上一节 262/28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1566:摄政天下

下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