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金伐宋,将北伐进行到底 第547节
如此下去,山东就真的不归国家所有了。
刘淮站在魏胜的左手边,手里握着文书,负手而立,默默的看着众人,直到所有人落座之后,方才轻咳了两声,随后看向了魏胜。
原本还在窃窃私语厅堂伴随着这两声轻咳变得瞬间安静,落针可闻。
魏胜眼见这一幕,只觉得欣慰,他抚着长须说道:“诸位一路辛苦,此番还是由大郎来主持会议。”
见到魏胜如此表态,陆游有些失望,然而座中却不乏有人长舒一口气。
二元政治实在是太不稳固了,虽是义父义子,今日其乐融融,明日刀兵相向也不是不可能。
例子都是现成的,就是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和他的宝贝儿子,两人再亲密无间,待到一人主政一人主军时,也会逐渐起了生分,结果就是赵武灵王活生生的饿死在沙丘宫。
但如今看来,魏胜与刘淮这对父子终究还是妥当的。
刘淮对魏胜躬身一礼,随后打开了手中文书说道:“此番大军议,由山东义军元帅,忠义军节度使魏公主持。应到六十五人,实到六十三人。”
“具体参会人员为权京东两路宣抚使陆游、靖难大军节度府长史何伯求……”
刘淮将人员名单念了一遍之后,也不由得喘了几口粗气后方才继续说道:“此番军议,首要之事,是要确定北伐议程,统一思想;第二件事则是要对高阶文武官员进行职位任免,军职也要划分清楚;第三件事是要确定军中法度;第四件事,也是最重要的……”
刘淮环视一圈之后方才说道:“要如何恢复北地民生。”
“从第一件事说起,各位皆可畅所欲言。”
刘淮所举出的议题的确是十分重要,而且也都是所有人隐隐约约意识到的问题。
尤其是第一条与第二条,大家基本上都听到了风声。
但第三条却让人有些犹疑起来。
军中的事情难道不是刘淮一言堂吗?尤其是确立军中法度之事,如何要拿出来议论?
这要是议论出一个军为私有的结果,你刘大郎认不认?
当然,事实上倒也没有人如此找死。
而第四条就更让一些聪明人惊愕了。
因为要议论的并不是如何恢复山东民生,而是北地民生。
这两者差距太大了,北地可是把淮河以北全都囊括进去了,这刘大郎究竟是说错话了,还是真的雄心壮志至此?
就在众人沉默思索中,一人已经起身说道:“当然要北伐,如今河北士民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如何能弃之不理?”
众人望去,果不其然,率先发言的正是王友直。
作为传统意义上的河北人士,王友直还在天平军的时候,就已经找好了自己的政治定位。
那就是河北武人的老大哥,以及他们在汉军中的引路人。
因此,也只有往河北打,才能体现出他的价值来。
虽然王友直也知道这两年山东得继续积攒家底子,很难立即就发兵北伐,与金军在河北决战。
但他却必须要做出姿态来。
这就是所谓的题不一定要会做,但卷子翻得一定要响。
“正是如此!”随之应声的则是另一个意料之中的人,正是刘淮的‘军师将军’梁肃。
这厮乃是河北奉圣州出身,也就是后世的涿鹿附近,此时出来为王友直帮腔,也是在情理之中。
甚至以后河北人在中枢的派系首领,差不多就是梁肃了。
但见到梁肃出言,王友直并没有打狗棍跟上,反而满脸犹如吃屎的表情,随即扭头不言语了。
这两个人虽然都是河北人,但一个是金国降人,一个是起义军头,可谓是恨比天高怨比海深,在没有并肩作战过的情况下,王友直对梁肃虽然称不上是仇恨,但膈应却是免不了的。
见到一文一武两人几乎将矛盾摆在台面上,李通起身打圆场道:“我军自然是要向河北北伐的,却要从长计议。”
“确实如此。”
“等到完颜雍与完颜亮那厮两败俱伤的时候,咱们积蓄完实力,再一齐向北,到时候一举将河北拿下来。”
“说的有理,只不过完颜亮与完颜雍打不起来如何?”
“呵,金贼要有相忍为国的心思,我将门口马粪吃干净!”
“完颜雍我不敢说,完颜亮一定会要闹幺蛾子的。这厮的心性就是如此,从他疲敝天下也要南征就能看出来,他就是个只想自己过痛快的主。”
众人议论纷纷,而陆游则是愈加不安起来。
自山东北伐河北的计划倒也不算错,但到时候还有宋国什么事呢?
如果发展到那种形势,就是刘淮进攻河北,宋国北伐中原。两方势力各打各的,一起对付金国俩皇帝。
可是陆游毕竟是在山东义军与宋军中都待过一段时间,更是担任过镇江府参谋军事,成为叶义问事实上的副手。
他是清楚知道宋军与汉军战力区别的。
一句话总结就是:指望宋军能独立北伐中原,还是他妈的算了吧。
宋军中不是没有能打的,但襄樊与两淮能战敢战的宋军全都塞进巢县绞肉机里去了,没几年工夫根本缓不过来。
这在某种意义体现了一种悖论。
敢战之人本来就稀少,但每次逆境之时,所要付出牺牲的都是敢战之人。到最后登上高位都是怯懦之人,敢战之人将会更少。
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了属于是。
就比如说采石五统制,最为英瑞之人乃是时俊,可偏偏是他要在巢县大战中承担大任,也要承担最大的风险,以至于死得最为壮烈。
到如今,淮西大军中能挑大梁的除了李显忠之外,积功而上的竟然是张振与戴皋两名一败再败的败军之将。
单单靠他们,难道真的能北伐成功过吗?
因此,宋国如果想要收复中原,还于旧都,是一定要有山东义军来作配合夹击的。
“诸位。”陆游知道自己不出头不行了,起身对魏胜拱了拱手,随后来到了舆图之旁:“且听我一言。”
陆游的威望还是很高的,众人立即停止了议论。
陆游用剑鞘指着舆图说道:“我听闻大家都想要北伐河北,我也想,但其中有一个重要风险。”
“河北地势一马平川,却又有山西形胜,居高临下,我军自山东北上,侧翼与后路几乎全都漏了出来,如果有一支兵马自山西东出,截断我军后路粮道,那后果不堪设想。”
“我思来想去,若是想要直下河北,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说着,陆游用剑鞘指了指太行山脉:“其一,太行八陉不能放着不管,最起码要派兵堵住白陉……”
陆游指向了太行山最南端,靠近洛阳的一处山口,随后剑鞘向北:“滏口陉,井陉,蒲阴陉几处。从而堵住晋地兵马来河北参战。”
“其二,要有大量的骑兵,不是那种只会骑马的步兵,而是弓马娴熟之辈,在河北撒开,保护粮道。”
“其三……”陆游剑鞘在河北平原画了个圈之后,一路向北,直直指向燕山:“大军主力一刻不停,越快越好,直接杀到幽州,攻破幽州城,并且将军都陉与榆关堵住,截断关内与辽东的交通。如此才能将河北金军一扫而空。”
榆关就是山海关,军都陉上有居庸关。皆是险要之地。
“这,这得需要多少兵马……”在座的不乏战略能力超群的人才,闻言喃喃说道:“而且还得要这么多骑兵……”
陆游朗声说道:“我算了算,非得八万正军,十万民夫不可。”
刘淮有些瞥了一眼陆游,心中逐渐了然。
在从军许久之后,陆游的战略战术能力已经练出来了,这番谋划也算是可圈可点,而且有一定可取之处。
历史上南朝北伐到河北的时候,就总会遇到兵锋顿挫,粮食不济的场面,以至于功亏一篑。
唯一成功的明朝北伐,徐达还真的如同陆游这番谋划的一样,直接杀到燕山,攻克大都,方才能平定河北。
即便如此,但刘淮还是肯定陆游玩了花活,因为他发现,陆游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心,竟然忽略了两点。
其一是山东水军非常强盛,再发展几年,无论是通过河北的运河还是直接海运,以水军押送粮草,都可以极大的减少金军骑兵威胁。
其二则是,既然大前提乃是东金西金大战到疲敝,那么完颜雍哪里还会在晋地剩下许多兵马?早就派出来跟完颜亮拼命去了!
陆游肯定是要为宋国说话,阻止汉军率先北伐河北。
果然,陆游下一刻就继续说道:“如此多的兵马,就算将整个山东刮了地皮,也养不起。
而另一番谋划则要轻松许多。”
陆游用剑鞘指向了太行八陉之一的白陉。
“既然无论如何都要堵住白陉,那就不如直接向西收复中原,攻打洛阳,随后与大宋一起,清扫河南地。”
陆游先是指了指洛阳,随后剑鞘又指向了襄樊,自襄樊向南阳盆地,随后在汴梁上点了点,以示宋国的北伐路线。
这条北伐路线很经典,就是隆中对中的“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也是岳飞的第四次北伐路线。
关羽的威震华夏,岳飞的郾城大捷,足以证明这条北伐路线的可行性。
这还没完,陆游再次指向了宋国的两淮,随后沿着汴河一路向北,直达汴梁。
宋国两路北伐大军,在地图上会师之后,陆游仿佛已经看到这个光明的前景一般,笑着说道:“如此,中原可复。”
“再之后,大军合军一处,从洛阳渡河北上,沿着汾河一路向北,直扑太原,收复雁门关!至此,晋地可定!”
话说到这里,再愚蠢的政治白痴也发觉事情不太对了。
会场中一时间鸦雀无声,众人皆是面面相觑,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套计划的可行性很高,但前提是山东真的为宋国所有,以半包围的态势围剿中原金贼,足以称得上势如破竹了。
可如果将山东义军算作独立势力,那么这番场面就成了山东义军冒着被完颜雍从河北偷家的风险,向西进攻中原打硬仗,随后又一路向北,在山西崎岖地形中与金军重步兵厮杀。
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结果全都是为宋国火中取栗,什么都捞不着。
上一篇:大明:我才是皇太孙
下一篇:三国:神级选择,我召唤千古一相